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年 制度建设将迎来一波高潮

2022-01-05 04:12: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年 制度建设将迎来一波高潮

  受访专家认为,深化混改、推进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央企专业化整合力度等将是重要着力点

  本报记者 杜雨萌

  一个月前,中国物流集团问世;半个月前,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可以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央企重组整合给足了市场惊喜。纵观全年,国资国企改革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尤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70%的预定任务顺利完成,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2年,是国企改革最关键的一年,三年行动将正式收官。此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提出,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如何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深化混改、推进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央企专业化整合力度等将是重要着力点。

  多领域全面开花

  董事会建设成最大惊喜

  2021年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可谓多领域全面开花,其中,尤以“董事会建设”最为业内关注。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央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进度较快,包括董事会建设、经理层的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中长期激励机制等,这些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快,具有明显的成效。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董事会建设方面,央企集团已全部建立规范运作的董事会,绝大多数二三级子公司也已完成董事会建设。此外,董事会授权同样取得明显进展。

  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是最佳佐证。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央企业及98.2%的子企业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超过70%的集团公司制定董事会授权制度,89.9%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制度建设是去年国企方面的一大亮点。”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之年,尤其是去年年底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的催化剂。从内容上看,其充分吸收国企改革成果,并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升级至国家法律层面。其中,针对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制度、高管责任等做出重大修改,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重要法律支撑。

  朱昌明也指出,目前,虽然大部分国企董事会已经应建尽建,但董事会职权落实、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董事考核评价等改革仍相对滞后。因此,可以预期的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继续向纵深拓展,并在巩固规范性的基础上着力增强有效性。预计2022年国资央企将围绕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进一步发力。

  事实上,加强董事会建设不仅是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近年来国资委工作的重点。记者注意到,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部署中央企业2022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

  吴刚梁表示,董事会应建尽建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落实董事会职权。

  央企重组整合

  捷报频传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持续推进,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以及相关并购工作按下“快进键”。

  如“两化”重组落地、中国普天并入中国电科、鞍钢“牵手”本钢、中国建材加快推进水泥板块业务整合等。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稀土集团亦相继亮相。

  从并购方面来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去年全年,剔除交易失败案例,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事件共861起。其中,278起已完成,583起正在进行中。

  “整体上看,2021年央企重组整合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刘兴国表示,一是在数量上较往年有较大增加;二是在方式上更多选择了专业化整合;三是不拘泥于简单做“减法”,而是适时组建了一批新央企集团。

  谈及重组整合后的“新央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毕马威国资国企改革服务中心负责人乔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间的重组整合只是第一步,此后的业务整合计划、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资本管理使用规划等,才是“新央企”需要密切关注、提前规划和落实到位的核心发力点,而相关举措的清晰度、可执行性与效率将成为影响央企重组效果的关键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仍是2022年国资委工作重点,而这显然离不开央企间的重组整合。

  例如,国资委提出,2022年要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加强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协同发展平台建设。

  对此,刘兴国表示,之所以会选择上述领域,一方面,客观来看,多家央企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布局,致使业务较为分散,存在较为突出的重复投资现象,难以体现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上述领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加快构建国际竞争优势,而分散化投资发展的现状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综合而言,刘兴国认为,未来央企的专业化整合或许不仅仅局限于剥离同类业务后组建新央企集团,而可能采取构建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

  在吴刚梁看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是打造协同发展平台,为核心优势企业、区域经济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生态链,构建经济共同体。目前,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流大数据、航空货运等领域的中央企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较好发挥“供应链链长”的引领作用。

  决战收官之年

  改革发力点清晰

  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无论是推进力度还是组织方式,均较以往有很大不同。用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的话说,国企改革行动不再是局部改革,而是全方位的改革,改革举措之间亦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联动。

  刘兴国表示,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既要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又要针对前期的改革痛点、难点、堵点加力推进。从具体的发力点看,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混改深化,包括混改方式、路径的创新,股权让渡比例边界的探索,国家特殊股制度的探索,混改企业内部改革的探索,以及建立混改企业差异化监管模式;二是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稳妥推进,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将国有企业负责人身份转换成完全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三是多元化激励机制建设,实现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市场化激励;四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加快组建,以及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五是国有资产证券化的稳步推进,打造更多优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朱昌明认为,2022年国企改革的发力点将主要聚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发国企活力效率,前者是后者的动力源泉。可以预期,随着新公司法的出台,国企制度建设将迎来一波高潮,即将新公司法和国企改革重要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和企业制度体系,实现新旧制度体系的转换,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活力效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考核评估检验和强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成效,今年一季度,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截至2021年底的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进行第一次考核,并对地方进行第二次评估。(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逆势猛增” 三亚贡献业绩超七成

      中新社三亚1月5日电 (记者 王晓斌)在旅游业整体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情况下,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消费逆势猛增。2021年,来自三亚的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61.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省离岛免税总销售额逾七成。2022年...

    时间:01-05
  • 福建漳州拟建“两国双园”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中新社漳州1月5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市长王进足5日表示,将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福建·漳州)——菲律宾“两国双园”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推动形成更...

    时间:01-05
  • 四川德阳始发中欧班列突破100列

      中新网德阳1月5日电 (胡志强 邓文鑫)1月5日10时许,一列满载着服装鞋帽、运动户外用品、数码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四川省德阳市黄许镇站缓缓驶出,开往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标志着德阳始发的第100列...

    时间:01-05
  • 报告称38城平均招聘月薪过万 看有你所在的城市吗?

      中新财经1月5日电(记者 吴涛)5日,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薪酬首次破万,达到10111元/月,环比上涨3.8%,较2020年同期的8923元/月高13.3%。图片来源...

    时间:01-05
  • 报告关注人群“理财成熟度”:冲动性投资、跟随性投资仍广泛存在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刘一)“整体来看,目前财富管理人群的投资状态‘较不成熟’,与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发展的态势不太匹配,理念认知明显落后于投资实践”,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冲动性投资”及“跟随性投资...

    时间:01-05
  • “改革激活力 建设强省会”济南改革融媒行活动举行 探寻济南改革成果

      中新网济南1月5日电 (吕妍)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改革办主办的“改革激活力 建设强省会”济南改革融媒行活动1月5日启动,探寻该市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推动济南高质量发展走向纵深。济南市委...

    时间:01-05
  • 国办: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中新财经1月5日电 中国政府网5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

    时间:01-05
  • 疫情预演了未来世界,虚拟现实中人类会更好吗?

      新冠大流行和数字资本主义的崛起  文/丹尼尔·科恩(Daniel Cohen)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面对面的交流接触成为了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可怕的行为。为了让人们远离感染的风险,并防止大面积的感染造成的卫生系...

    时间:01-05
  • 时评:“搭讪直播”损人利己,亟须法规喊停

      健强  靠路人赚取流量?“搭讪直播”引发严重关注。  近日,网络平台兴起了一种“搭讪直播”的网络直播方式——主播以各种噱头随机搭讪路人,同时将全过程直播给观众。街头路人一旦被主播的镜头对准,不论是...

    时间:01-05
  •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5%

      中新财经1月5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5日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5%等。  在具体指标上,全国农...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