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疆3000多万亩棉花已被陆续收购 棉花量稳质升 种棉收益增长

2022-01-08 07:29:43

来源:经济日报

  主产区3000多万亩棉花已被陆续收购——

  棉花量稳质升 种棉收益增长

  本报记者 刘 瑾

  近段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3000多万亩棉花,已被加工厂陆续收购。忙碌了大半年的棉农,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

  “目前,棉花收购已进入尾声。”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2021年12月19日,全国皮棉累计加工量约448.63万吨,同比减少2.8%,质量较上一年度明显提升。近期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给棉花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王建红表示,中国棉花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外部因素变化不会阻碍未来中国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稳种植:收益越来越好

  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库米什镇英博斯坦村,38岁的棉花种植大户克热木·艾合买提和棉花打了7年交道。2018年开始,克热木的棉田全部实现机械化种植,种植棉花越来越轻松高效、收益越来越好。

  “播种有北斗导航,浇水有自动滴灌,采摘棉花也实现了机械化。”克热木说,近几年自己种棉规模逐年增加,现在达到了600多亩,一年纯收入有60多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农机补贴和土地流转等各项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种棉收益不断提高,新疆植棉面积和棉花产量快速增长,在全国棉花产业中的占比不断加重。

  “现在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九成以上。”王建红介绍,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连续20余年居全国第一。

  与新疆相比,其他省份受种植效益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植棉面积连年下降。正在新疆查看加工进度的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爽告诉记者,以前银丰是在全国开展业务,现在整个收购加工业务都放在新疆了。

  为了稳定棉花生产,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各部门紧密配合,在甘肃省推广实施了“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证检验”工作。截至2021年11月30日,棉花预约入库量为1.38万吨,预计年度入库量将超过2万吨。

  稳质量:精细管理见效

  2021年,新疆棉花生长初期受冷空气影响,生长发育晚于2020年,长势较弱;6月至8月天气良好,长势由弱变强甚至好于2020年,11月底采摘基本结束,单产情况差于预期。

  从2021年11月底中国棉花协会对全国棉花产量情况的调查结果看,由于单产不及之前预期,总产量较上期略有下调。刘爽透露,从国家棉花质量监测中心统计入库数据看,新疆棉花2021年产量相较上年减少。

  天气虽然影响了产量,但没有拉低质量,2021年新疆棉花质量较上一年度有明显提升。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统计,新疆棉花的颜色级、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等指标和2020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刘爽说,新疆的光热条件较好,加上棉花补贴政策的完善,从种子到种植的水肥精细管理,都对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疆棉花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王建红介绍,2021年,北疆机采棉比例超过90%,南疆机采棉比例也接近80%。奔波在收棉一线的设备业主们收益颇丰。买了两台铲车的英博斯坦村村民阿布都外力·胡加买提,单在收棉季装卸棉花一个月,就能挣8万元。

  稳价格:加工企业期盼

  2021年籽棉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之后价格开始回落。11月18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最高达到22713元/吨,之后随着新棉大量上市,储备棉继续投放,企业可选资源较多,棉花价格呈下降趋势。

  “收购初期,国内外棉价涨幅加快,期现货价格均创下近10年新高。”王建红回忆说,2021年12月2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21947元/吨,仍高于进口棉价格。如果按照新疆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10.5元/公斤计算,折皮棉价格为22893元/吨,市场价格已低于加工成本,给加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风险。

  刘爽告诉记者:“2021年收购成本比上年应该是高了50%以上。”他认为,除了产能过剩,还有棉花减产,收购时出现抢收现象,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多方面因素推高了收购价格。

  高位棉价一方面可能造成轧花厂收购高价棉花亏损难销,另一方面给后期下游棉布、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埋下风险。

  据多家棉花生产商反馈,2021年度皮棉生产成本多在23000元/吨左右,但当前纺纱企业可接受原料价格多在21000元/吨至21500元/吨区间。往年大部分生产企业在期货价格给出套保机会后,能顺利解套现货库存,而2021年期现货价格严重倒挂,使轧花企业失去了套保机会。

  王建红建议,暂停储备棉的投放,加大进口配额,有助于缓解棉价期现货倒挂的压力,收窄国产棉花与进口棉差价,拉动国产棉花的销售。

  • 相关阅读
  • “包工制”仍变相隐秘存在 欠薪事件为何又见“包工头”

      实名制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已全面推行,但“包工制”在一些领域仍变相隐秘存在——   欠薪事件为何又见“包工头”?  本报记者 康劲  《工人日报》(2022年01月09日 01版)  甘肃省兰州市近...

    时间:01-09
  • 传统滋补是养生标配 健康消费渐成青年刚需

      在阿里健康大药房购买用户人群中,“90后”占比过半—   健康消费渐成青年刚需  本报记者 吴佳佳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大家对健康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健康消费更加受到关注。而“90后”已成为...

    时间:01-09
  • 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3.05亿人次 冰雪产业热起来了

      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3.05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达3233亿元—   冰雪产业热起来了  本报记者 韩秉志  “这个周末,无论如何都得去雪场释放一下!”滑雪爱好者马微娜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让这个北京...

    时间:01-09
  • 安徽宁国市进口火龙果新冠病毒核酸结果呈阳性

      中新财经1月8日电 据安徽省宁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8日10时54分,安徽宁国市疾控中心接外地协查函,一批越南进口火龙果外包装及表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流入宁国市。通报截图  宁国市疫情防...

    时间:01-08
  • 对接RCEP 中国边疆省区抢抓机遇下好“先手棋”

      中新社南宁1月8日电 (记者 黄艳梅) 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广西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边疆经济开放发展论坛8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广西等中国边疆省区的官员及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国际国...

    时间:01-08
  • 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刘文文)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股票平均上涨98.9%,几乎翻了一倍,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当天,第26届(2022年度)中国资...

    时间:01-08
  • 甘肃多部门投入抗震救灾:启应急预案核查灾情 服务滞留旅客

      中新网兰州1月8日电 (丁思 杨艳敏)受青海门源地震影响,甘肃多地震感强烈或明显。甘肃迅速启动省抗震救灾Ⅲ级应急响应,该省铁路、通信、水利、民政等多部门集结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核查灾...

    时间:01-08
  • 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刘文文)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8日在第26届(202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GDP将连续第三年超过1...

    时间:01-08
  • 助跨越“数字鸿沟” 广东移动政务平台新增23种方言搜索功能

      中新网广州1月8日电 (蔡敏婕 范琛)为提升用户检索服务的效率,助力老年人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广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粤省事”8日发布消息称,该平台升级语音搜索功能,在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和小程序首页搜索框实...

    时间:01-08
  • 湖北襄阳政协委员:“襄十随神”抱团发展中医药

      中新网襄阳1月8日电 (胡传林 余欢)“湖北‘襄十随神’城市群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许多中草药的重要产地,四地应抱团发展中医药产业。”在8日闭幕的政协襄阳市十五届一次会议上,翟超等政协委员提交了这一建议。...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