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2022-01-09 15:20:00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浙江台州1月8日电(记者陆健 通讯员陆雅婷)8日上午9时26分,两趟首发复兴号列车同时从台州站、嵊州新昌站开出,分别驶向杭州、温岭方向,标志着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杭绍台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杭台高铁连接浙江省杭州、绍兴、台州三市,北起杭州东站,杭州至绍兴段利用既有杭深高铁杭甬段,新建杭台高铁绍兴至台州段线路从绍兴北站引出,经绍兴市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和台州市天台、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等县区,引入既有杭深高铁温岭站。

  杭台高铁全线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超440亿元,由民营资本、中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2015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我国首批八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2017年9月,复星集团牵头组建民营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签署铁路PPP项目投资合同,其中民营联合体占股51%。社会资本参与合作期限共34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

  杭台高铁位于浙江省中东部,行经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单元。自2017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各参建单位科学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创造了椒江特大桥主墩钻孔桩深度达143米、国内没有先例的硅藻土施工、华东地区最长隧道(东茗隧道18.226公里)、首个单洞四线大断面隧道等多项高铁建设施工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杭台高铁途经“浙东唐诗之路”,沿线串联起鲁迅故里、天姥山景区、天台山景区、台州府城墙等一大批名胜古迹,是浙江省内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项目开通后,意味着嵊州、新昌、天台将进入“高铁时代”,并连通沪昆、商合杭、宁杭、杭黄、杭深高铁,接入长三角地区高铁网,使台州到杭州最快铁路出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扩大了浙江“一小时交通圈”范围。

  杭台高铁开通后,将加速温台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紧密城市之间的联系,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时,其在铁路投融资领域的成功探索实践也将为我国高铁投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杭台高铁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图定动车组列车线条35对,其中日常线22.5对、周末线3对、高峰线9.5对,主要方向为:上海方向6.5对、北京方向1对、福厦深方向5对、合肥方向4对。杭州至台州最快运行时间为1小时3分钟,较经由杭深高铁最快运行时间压缩47分钟。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9日 03版)

  • 相关阅读
  • “虚拟人”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最近,虚拟人刷屏了!比如演唱会上和周深合唱的“邓丽君”、登上某综艺节目的“爱加”、出演短剧两个月内吸粉800多万的“柳夜熙”等,各行各业都在推出虚拟人。未来,虚拟人的应用场景、商业化潜力有哪些?在职场...

    时间:01-10
  • 电力碳减排要开好局

      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电力和供热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0%以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领域任务很重。  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十四五”是关键期、窗口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时间:01-10
  • 近40亿元差额补足未及时披露 光大证券收证监会警示函

      近40亿元差额补足未及时披露等  光大证券收证监会警示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年报净利润预告由13亿元变1亿元,近40亿元差额补足义务不披露……1月8日,光大证券披露,因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时、重大...

    时间:01-10
  • 线上红利消减 阿里健康加速回归线下

      阿里健康大药房连开南京、广州两家公司  线上红利消减 阿里健康加速回归线下  据天眼查显示,阿里健康大药房(南京)有限公司、阿里健康大药房(广州)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两家公司均由阿里健康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

    时间:01-10
  • 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北交所股票平均上涨98.9%

      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财富效应初步显现  北交所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交所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效应不断发挥,重大改革取得积极成果,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股票平均上涨98.9%,几乎翻了一倍,财富效...

    时间:01-10
  • 时评:严守海外上市安全底线

      严守海外上市安全底线  王轶辰  我国始终支持境内企业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发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无论在哪里上市,必须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安全。 ...

    时间:01-10
  • “知产”变资产 破解融资难

      新疆优化金融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知产”变资产 破解融资难  本报记者 马呈忠  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生产水处理相关产品。本报记者 马呈忠摄  近日,位于新疆...

    时间:01-10
  • 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广东将构筑陆海一体“一核、两极、三带、四区”空间布局——  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本报记者 庞彩霞  2021年12月14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到2025年,广东将实现海洋生...

    时间:01-10
  • 运价波动 何以解“箱愁”

      运价波动 何以解“箱愁”  航运业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航运业带来冲击,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和海运需求恢复,集装箱运价持续上涨,市场环境也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

    时间:01-10
  • 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 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增强

      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增强  本报记者 于泳  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实体经...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