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A股新年首周开局不利 沪指四连阴

2022-01-10 11:06:53

来源:南宁晚报

  A股新年首周开局不利 沪指四连阴

  “开门绿”不期而至,市场转机何时到来

  本报记者卢道明

  2021年,A股震荡分化,沪指累计上涨4.8%,实现1994年以来首次年线三连阳,让不少股民对新一年的行情充满了期待。然而,2022年首周A股未能再上台阶,表现低迷,短短4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惨遭四连跌,沪指失守3600点,创业板指跌近7%,前期赛道股大幅杀跌。“开门绿”行情不期而至,这无疑让投资者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北向资金在上周五开始大幅吸筹,净流入近百亿元。那么,经过上周的大幅回调后,本周大盘能否止跌反弹,A股市场转机何时到来?

  盘点 开年市场四连跌 创业板指一周大跌6.8%

  1月7日,A股三大指数再度收跌,广大投资者盼望的新年开门红还是没有在上周出现。当天,上证指数收跌0.18%,创业板指跌0.98%。虽然周五指数下跌,不过,北上资金在上周五开始大幅吸筹,净流入近百亿元。

  上周是2022年开年后的首个交易周,由于上周一为假期,上周仅交易四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四个交易日全部下跌,虽然周四收出的是阳线,但仍是收盘下跌的假阳线,上证指数全周下跌了1.66%,深证成指也是四连跌走势,全周下跌3.46%,创业板指表现最差,全周大跌了6.8%,这也是创业板指自2021年3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新年开局不利,让不少投资者遭遇当头一棒,“基金”一词在上周甚至因持续下跌两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入选热搜榜前十。据wind数据统计,股票型基金平均跌4.9%,主动型基金在上周均跌幅超4.1%,有42只主动型基金跌幅超10%,其中去年公募基金股、混双料冠军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在4个交易日里大跌9.44%,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更是暴跌11.65%,前海开源公用事业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股份、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个股,这些个股开年后大幅调整。

  数据显示,去年主动权益基金全年收益为8.81%,而去年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收益为10.04%。这意味着4天时间里,不少基金跌去去年大半年的涨幅。有投资者调侃,去年A股市场投资者人均赚5万元,而今年首周已经出现了人均亏5万元的既视感。开年首周行情低迷,有不少基民已调整收益预期,将新一年的投资目标由“2022年赚大钱”,调整为“2022年争取回本”。

  热点 新能源股大回调 四大行业指数逆市走强

  2022年首周,A股市场持续回调,虽然锂电、新能源车、光伏板块的大幅杀跌打压市场人气,但市场依然呈现诸多亮点。沉寂许久的房地产行业指数异军突起,表现出色,周涨幅居首达4.46%,紧随其后的家用电器、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行业指数周涨幅均超3%,四行业指数都具有低位、低估值的特点逆市走强,备受市场关注。

  A股2022年开年第一周,新能源龙头个股成为市场杀跌主力。上周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宁德时代下跌8.18%;比亚迪下跌8.06%;天齐锂业下跌13.86%;赣锋锂业下跌10.51%,光伏产业链的阳光电源下跌12%。

  在经历了2021年的低迷行情后,房地产板块一改颓势,开年第一周Wind板块指数累计涨4.18%,万科A累计涨幅达10.78%。此外,开年第一周,基建板块和金融受到资金追捧。上周五,北向资金净买入93.35亿元,净买入三一重工9.17亿元、中国电建4.61亿元。从行业来看,北向资金近期主要增持的行业为金融、消费等板块。数据显示,1月1日至1月6日,北向资金净买入位居前三的个股是兴业银行、伊利股份、中远海控,分别获净买入5.38亿元、4.64亿元、4.38亿元。

  国泰君安表示,近期,在市场高低切换背景下,稳增长板块成为资金新的挖掘对象。目前,稳增长成为主线是市场共识,稳增长亟须传统基建表现,新基建强度也将保持。市场所担忧的资金来源、地方意愿、项目储备三个维度都已经发生边际变化。综合来看,公路运输、水利工程、能源类基建是后续发力主要方向。

  分析 “开门绿”不期而至 大盘何时企稳反弹?

  “开门绿”行情不期而至,这无疑让投资者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经过上周的大幅回调,本周大盘能否止跌反弹,A股市场转机何时到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华泰证券南宁营业部投资顾问曾博寒表示,2022年首周市场没有出现大家期望的开门红,去年大涨的高位个股的不断下跌,主要原因是去年在“双碳”政策驱动下,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等板块涨幅较大,积累获利盘较多,投资者和机构兑现利润所致。此外,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转向,预计今年开始加息,全球资金风险偏好降低。目前,上证指数在3650点~3580点的箱体范围内震荡,重点关注沪指在3580点、创指在3085点支撑点能否有反弹出现。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市场本身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关注大盘能否在本周止跌企稳。总体上,在稳增长的政策预期下,市场回落空间有限,需要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情况,耐心等待指数支撑点位的企稳确认。目前市场热点转换频繁,考虑到春节假期临近,投资者短期在操作上应注意规避风险和控制仓位,关注近期调整较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的修复机会,短线关注数字货币、元宇宙、冬奥会、水泥建材以及食品饮料等活跃题材的轮动机会,中线则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兴业证券广西分公司投资顾问卢宏锋认为,开年以来市场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机构换仓效应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扰动造成市场连续的、结构性的调整。短期市场风格是从高位、高估值转向低位、低估值,情绪偏防御。从宏观面来看,稳增长是当前比较主要的目标,央行通过适度宽松来释放流动性,支持经济复苏,同时将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来稳定宏观经济基本面。政策发力的视野将从货币政策逐步转向财政政策,2022年是信用预期改善的一年。而结合信用与历史上的成长风格指数来看,成长风格可能见顶。展望2022年,需要更多的聚焦到基本面改善甚至反转的方向,投资重点由高增长向低估值切换。今年低位高增长的成长机会仍在,价值重回舞台。

  海通证券分析称,市场开年下跌源自对稳增长政策力度的担忧,但担忧终会消散。过去20年有八次开年大跌。除了2010年、2016年,在开年大跌后一蹶不振,其余六年均在短期下跌后迅速企稳反弹。再结合宏观经济层面,一样的增速放缓、类通胀、稳增长、微宽松,预计2022年走势跟2012年、2019年相似的可能性较大,A股长牛格局未变,2022年是休整蓄势阶段,全年股市资金供求偏平衡。2022年可能是放大版的2019年,因为2022年稳增长的压力可能会比2019年大得多,宏观和结构政策的积极程度可能要明显超过2019年。

  天风证券认为,预计政策纠偏将是2022年经济和市场的主线之一,部分政策压力较大的行业如互联网、传媒、教育等,有望在有序发展中迎来政策的适度纠偏。整体上,由于稳增长政策托底,2022年上半年经济有望取得开门红,但实现路径比2019年更复杂。一季度可能是全年交易的窗口期,总体对高景气成长有利。

  • 相关阅读
  • 国开行去年发放700亿元专项贷款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记者10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1年,该行发放700亿元(人民币,下同)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重点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研...

    时间:01-10
  • 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首超千万千瓦

      中新网长春1月10日电 (记者 郭佳)近日,随着松原市金风集团龙湖风电场机组并网发电,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1010万千瓦。官方形容这是“历史性突破”,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10日从国网吉林...

    时间:01-10
  • 福建漳州举办招商大会 现场签约项目187个总投资1183.5亿元

      中新网漳州1月10日电 (记者 张金川)10日上午,2022年漳州市招商大会暨项目签约活动举行。此次大会采用主会场+16分会场签约模式,共签约项目187个,总投资1183.5亿元。  据悉,本次招商大会签约项目涵盖了食品加...

    时间:01-10
  • 报告指2021年武汉首店引进数量创新高

      中新网武汉1月10日电 (记者 梁婷)2021年武汉首店经济持续发力,首店引进数量创新高,分别较2019和2020年增加约36.8%和13.2%。国际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10日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记者获悉上述消息。 ...

    时间:01-10
  • 中国石油呼图壁储气库本周期累计采气超10亿立方米

      中新网新疆呼图壁1月10日电(薛梅)截至1月10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本轮采气超过10亿立方米,达10.8亿立方米。其中,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5.8亿立方米,向北疆环网供应天然气5亿立方米,辐射新疆、河南、...

    时间:01-10
  • 甘肃拓展工程咨询服务产业链 更好服务轻工行业

      中新网兰州1月10日电 (记者 杨娜)记者10日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轻工院特长的基础上,甘肃拓展工程咨询服务产业链及市场占有率,更好地为轻工行业提供一流工程咨询服务。  当...

    时间:01-10
  • 上证指数结束四连跌 中药板块再掀涨停潮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刘文文)在2022开年A股“开门不红”的情况下,10日,上证指数终于结束四连跌。  当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下探回升。午后维持窄幅震荡,创业板指翻绿。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39%,...

    时间:01-10
  • 三峡工程转入正常运行期首年 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中新社武汉1月10日电 据三峡集团9日通报,2021年是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工程全年运行情况良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水资源利用方面,2021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4536....

    时间:01-10
  • 海南侨乡文昌将建设航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中新社海南文昌1月10日电 (黄良策)海南省文昌市代理市长刘冲10日在文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文昌市今年将重点发展航天应用示范场景,加速培育以航天科技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航天高...

    时间:01-10
  • 云南铁路2021年累计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

      中新网昆明1月10日电(邓瑜)记者10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2021年云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9.3万人次,同比增长18.1%,恢复至2019年79%。  2021年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科学实施一日一图运输模...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