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游戏充斥“语言暴力” 脏话连篇的网络把孩子教坏

2022-01-10 15:11:05

来源:北京晚报

  游戏充斥“语言暴力”网络主播“以丑为美”

  脏话连篇的网络把孩子教坏

  游戏

  一看到小孩 队友追着骂

  周六晚8点,小孙一周一度的“欢乐时光”到来了。盼了许久的他,接过了爸爸手中的iPad。就在两个月前,10岁的小孙与父母约定,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在周六周日玩上一个小时的网络游戏。

  点亮屏幕,小孙选择了一款多人在线射击类游戏。这款被爱好者称为“吃鸡”的游戏,在未成年人圈子中十分流行。

  准时上线、选择模式、点击匹配,小孙手中的平板忽然响起了一阵人声,那是他游戏中的“队友”,正在屏幕的另一端说话。

  “3号你说句话听听,是不是小学生啊,笨蛋小学生赶紧退啊,叔叔不带小笨孩。”

  “这又到菜鸡时间啦,垃圾赶紧退好不好,别犯傻X行不行?”

  听到iPad里的语音,小孙默默地点了“静音”按钮,这是他与爸爸的另一个约定——只要听到游戏中出现骂人的脏话,不要理睬,更不要学着说,先点“静音”。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小孙共玩了5盘游戏,3次都点了“静音”。

  这样的场景,孙先生已经习以为常,在他眼中,让孩子玩游戏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不玩,孩子的天性难以得到释放;玩,如今的游戏环境,在他看来多少有些肮脏。“我在旁边听过好多次,随口骂人的很多,甚至有些人就针对孩子骂。”

  据他观察,游戏中骂人的大概分两种——游戏开始阶段,有人就满口污言秽语,没有什么针对性,是网友口中的“喷子”;另一种,则是看到队友发挥不好的时候,就开始贬低队友。游戏经验不足的孩子,往往会成为被骂的对象。网络游戏推出时间限制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让孙先生比较欣慰的是,孩子对于游戏中的污言秽语,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自己也跟孩子沟通过,要求孩子“不听不学”,才能保证游戏时间。但孩子对于游戏中的脏话,并不能完全理解,有时还觉得“很好玩”;听到有人骂自己,10岁的小孙不仅委屈,还总想“反击”。

  事实上,骂人的未必都是成年人,孙先生听到过多次,光从声音就能辨别,对方顶多是中学生。更有甚者,孙先生还听到过几次孩子对骂,“对孩子的影响太不好了,只能静音处理。”

  视频

  骂人当亮点 观众孩子多

  不仅仅是游戏中的不文明语言,如今在网络视频平台里,也有许多“脏话视频”,还有人专门把主播在直播时的谩骂与脏话剪辑出来成为视频的亮点,供他人观看。

  在某视频平台上,一则名叫“某主播直播间被封怒喷超管”的视频,足足有32.7万的播放量。在这则9分20秒的视频中,前5分钟是主播玩游戏的实况,相对还算正常。可在5分钟之后直到视频结束,主播似乎与什么人起了冲突,视频完全变成了“骂人集锦”,脏话层出不穷。从视频弹幕留言来看,观众显然对视频后半部分的谩骂更感兴趣,留言数量比前半部分要多得多。留言中不乏“哈哈哈哈”“小嘴抹了蜜”“口才很好”等调侃性话语,完全把主播骂人当成乐子来看。该视频的发布时间是2021年12月14日,记者找到该视频时,已经过去了20多天,但视频网站显示,此时仍有32人正在一起观看。

  有些博主骂人是因为起了冲突,还有的博主,自己就“以丑为美”,故意用夸张的表演和恶俗的语言,博取网友的好奇心。这些视频的观看者中,不乏未成年人。

  “傻X,它怎么不穿裤子啊?”“傻X,滚!”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条时长1分钟、点赞数超过36万的视频中,就出现了两次脏话,而这条视频的内容,仅是两个成年人在观看儿童教育动画。

  无独有偶,同一个主播其他“观看动画”的视频中,也频繁出现“傻X”等词语,而这些视频的点赞量,有些是十几万,多的甚至能到七八十万。

  “要不是孩子在那里学,我都没注意。”常女士的孩子刚上3年级,偶尔会拿着常女士的手机,刷一会儿短视频。此前,看到孩子观看的都是动画、游戏解说等视频,常女士便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孩子学着视频里“傻X傻X”的叫,她才发现问题——不少游戏解说、动画解说的视频里,视频创作者居然脏字连篇,甚至还给脏话配上字幕。

  从常女士提供的视频看,视频的创作者是故意为之,有些视频为了避免被监管,还会将语音中的脏字故意换成其他字幕——视频里明明说的“傻X”,字幕里却变成了“帅哥”。“视频都是剪辑出来的,为什么脏字还会出现得那么频繁,还给这些话配上字幕?”

  更让常女士忧心的,是这些视频内容明显是“冲着孩子来”的。因为视频的内容,大多通过游戏视频或儿童动画拼接而成,再掺杂创作者夸张的解说和表情动作,容易吸引孩子们的关注。

  问题

  监管不到位 举报没效果

  孙先生曾通过游戏的“举报”功能,对说脏话的游戏者进行举报,但尝试几次后发现,除了反馈“您的举报已收到”外,并没有看到现象有所好转。常女士也曾对孩子看过的脏话短视频进行举报,但平台反馈的处理结果写道,“根据当前信息,暂时无法确认违规”。

  到底违不违规,参照的是什么标准?记者从该平台的“社区管理规范”中看到,有一章内容为“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以下有违公序良俗的不良信息”,所列不良信息包括“展示污言秽语,使用带有侮辱性、歧视性、挑衅性的不文明用语”。可以看出,规范明明写到了不允许展示污言秽语,但平台在审核和监管时并未严格执行。

  审核不到位,举报又不起作用,家长似乎只能求助于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在青少年模式中,平台会精选一批教育类、知识类等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未成年人无法观看直播,无法进行打赏、充值等操作,每天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时间最多为40分钟,且晚上10点至次日6点无法使用平台。

  青少年模式看似美好,但此前,有多家媒体曾报道过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的问题。虽然家长设置了密码,但孩子想解除青少年模式仍然很容易,只需要点击找回密码按钮,然后输入家长身份证后六位以及电话号码,即可获知家长预先设置的解除密码。

  记者近日再次试用青少年模式发现,各家平台已经把篱笆扎得更紧了。点击找回密码按钮后,平台告知,需要家长手持身份证并自拍,把照片传给平台专门的邮箱,平台核实后才能进行密码重置。如果孩子想通过猜密码的手段破解,在尝试五次之后平台会强制锁定,当日不可解除青少年模式。

  但记者也发现,目前某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更像是一个半成品。精选的内容不够丰富,使用起来也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不提供搜索功能,孩子无法定向搜寻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只能不断刷新碰运气。还有的视频平台,不但无法搜索,连视频博主都无法关注,即使孩子觉得这个博主的视频很有意思,也无法查看博主的其他视频作品。本报记者 莫凡 吴楠

  • 相关阅读
  • 提升偿付能力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

      提升偿付能力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 本报记者 于 泳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这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时间:01-11
  • 国内产量增长、进口及替代谷物增加 玉米供需持续改善

      国内产量增长、进口及替代谷物增加——   玉米供需持续改善    本报记者 刘 慧对于国内玉米市场来说,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玉米供需关系紧张,价格跌宕起伏,引发高度关注。随后,国家综合运...

    时间:01-11
  •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电投在深改中转型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电投在深改中转型    本报记者 亢 舒  2021年11月30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粤东粤西海上风电首期全容量并网集中投产仪式在广东举行,宣告广东揭阳神泉一315兆瓦项...

    时间:01-11
  • 一批工程密集开工 重大项目挑起稳投资大梁

      一批工程密集开工,聚焦“两新一重”和补短板领域——   重大项目挑起稳投资大梁    本报记者 熊 丽  新年开工忙。2022年元旦刚过,多地重大项目纷纷集中开工,靠前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基础设施、...

    时间:01-11
  • 需求量上升叠加疫情冲击 陕西能源供应有保证吗

      需求量上升叠加疫情冲击—— 陕西能源供应有保证吗 本报记者 杨开新 张 毅  每到冬季,各地能源需求量都大幅上升,而能源大省陕西近期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保供形势尤引关注。陕西自身能源供应和省外任务...

    时间:01-11
  • 2021年以来陆续注销2000多家 保险代理为何退出市场?

      保险代理为何退出市场 王绪瑾  近日,一家名为“江苏华为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企业公告自愿退出保险代理市场,引发关注。据统计,2021年以来,各地已陆续注销20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时间:01-11
  • 提升建筑能效 助力低碳发展

      提升建筑能效 助力低碳发展(经济聚焦·关注碳达峰碳中和)核心阅读  建筑领域是实施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66亿平方米,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时间:01-11
  • RCEP为世界经济带来利好

      RCEP为世界经济带来利好(望海楼)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它都将是国际舆论场热门话题。  以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越南、柬...

    时间:01-11
  • 王老吉“山寨”自己!盗版都不敢这么狂

      中新财经1月11日电 (左宇坤)凉茶王老吉,喝过的人不少。那你有没有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  过年走亲戚,一人一箱按姓喝茶:“来来老张,这是你的张老吉”“小袁,这是你的袁老吉”“还有那谁的欧阳老吉”“宇文...

    时间:01-11
  • 七八千元一瓶!“虎茅”被炒,茅台股价反跌,发生了啥?

      中新财经1月11日电 (记者 谢艺观)每年的生肖酒都是贵州茅台的“重头戏”,随着农历新年脚步的临近,今年贵州茅台也适时推出了虎年生肖酒,不过价格也很是“威风”。  “虎茅”发威,预售价高达七八千元  据贵...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