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021年关键经济数据出炉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2022-01-18 17:47:59

来源:人民网

  2021年关键经济数据出炉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

  17日,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翻看这份成绩单,亮点颇多。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下,这份成绩单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面对风险挑战,韧性强、潜力大的特质。

  成绩怎么样?

  主要指标全都超预期

  去年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从发布的统计数据看,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并超预期,‘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这主要体现在GDP增长率、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率名列前茅。2021年,经济增速为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二是就业超过预期。城镇新增就业由预期的1100万人以上,增加到1269万人。此外,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三是物价低位、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了0.9%,预期是3%左右;四是国际收支更趋平衡。”姚景源分析。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认为,经济增长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含义,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国际经贸交往、国际经济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亮点有哪些?

  “三驾马车”引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消费都是我国经济一个积极推动力和重要引擎。”姚景源表示,消费需要人与人接触,但在疫情仍然蔓延的当下,这种接触就很不安全。过去一年,中国扎扎实实地努力扩大消费、支持消费,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费同比保持了较好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疫情期间经济的‘压舱石’。”冯煦明表示,国内生产能力旺盛,供给端体现出充分韧性。

  同时,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快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7.9%。

  冯煦明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相关产业和上下游的带动力会不断增强,体现了我国加快产业升级的态势。

  “此外,进出口贸易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绩。”姚景源表示,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稳居全球外贸第一大国。

  前景如何看?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

  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

  如何看待2022年经济发展前景,又应着力在哪些领域发力?

  “中国经济已步入到一个存量代替增量、质量优于数量的时代。”姚景源认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中国经济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没有问题。

  冯煦明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确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要素供给条件较好、制造业生产能力旺盛,需求也处于持续壮大之中,这些有利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中国仍将是2022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综合绩效表现最好的国家。

  具体到消费市场的扩容提质,冯煦明建议,不仅要靠供给端的改革和优化,更要靠需求端的消费能力释放和增强。“释放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一是逐渐提高劳动要素报酬份额在GDP中的比重,确保工资总体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速。二是要进一步壮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用接下来三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争取将我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在目前大约3-4亿人的基础上翻一倍,壮大至大约7-8亿人。”(周晶)

  • 相关阅读
  • 金融政策如何发力?贷款投向哪些领域?汇率走势如何?——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当前金融热点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金融政策如何发力?贷款投向哪些领域?汇率走势如何?——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当前金融热点  新华社记者吴雨、张千千  我国2021年主要金融数据日前出炉。去年我国信贷投向哪些领域?...

    时间:01-18
  • 2021年末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800万个

      2021年末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800万个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张千千、吴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8日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

    时间:01-18
  • 中国央行:截至2021年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875.65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8日在北京出席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时透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

    时间:01-18
  • 中国多地公布2021年外贸数据 对主要贸易伙伴保持增长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近日,中国多地公布2021年进出口额数据。数据显示,多地对主要贸易伙伴均保持增长。  2021年,湖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374.4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期增长24.8%,较2019年同期增长...

    时间:01-18
  • 全国政协委员肖钢:人民币汇率弹性会逐步增强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郑巧 邢利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18日在北京指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会逐步增强,汇率的双向波动可能会是个常态。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媒体见面会当...

    时间:01-18
  • 网传B站有男医生直播妇科手术,警方、B站回应

      中新财经1月18日电 18日晚,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微信公众号“东港警民e家”发布情况通报:2022年1月18日16时许,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接群众举报一医生疑似在网上直播妇科手术片段,遂即对涉事医院相关人员进行...

    时间:01-18
  • 解读三重压力 王一鸣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邢利宇 郑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18日对此进行解读...

    时间:01-18
  • 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共同富裕不是靠对少数人的三次分配来实现的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郑巧 邢利宇)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18日在北京指出,共同富裕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不是靠对少数人的三次分配来实现的。  全国政...

    时间:01-18
  • 人民财评:8.1%!中国经济底气充盈、前景光明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CPI温和上涨,就业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新鲜出炉的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成色足,有看头。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表明了...

    时间:01-18
  • 工信部:尽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 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工信部:尽早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 稳定市场预期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刘育英)1月18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主持召开部际联席会议202...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