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聚焦《“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1-24 22:45:4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聚焦《“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悦阳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作为现代流通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规划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行战略性布局、系统性谋划,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点任务,对畅通经济循环具有开创性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国华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形成“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总体发展框架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张国华说,规划聚焦制约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突出瓶颈和堵点问题,对“十四五”时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统筹设计和系统指引,对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共9章27节,围绕深化现代流通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6大领域,提出18方面、50项任务举措,以及5个专栏和19个具体工程。

  张国华介绍,“十四五”时期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强化交通运输、金融和信用三方面支撑,形成“一市场、两体系、三支撑”总体发展框架。

  打造“支点城市+骨干走廊”现代流通网络

  规划提出,“布局建设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打造若干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

  张国华说,骨干流通走廊串接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形成“支点城市+骨干走廊”现代流通网络,打造我国商品和资源要素顺畅高效循环的流通主渠道。

  现代物流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张国华说,“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培育充满活力现代物流企业,提升多元化国际物流竞争力。

  深化现代流通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张国华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推进商品和要素高效流通和配置、完善流通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两大方向发力。

  到2025年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预计超85%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大为表示,交通基础设施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增强流通能力。到2025年,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超过85%。

  二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通过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加强标准载运单元推广等,提高流通效率。

  三是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降低流通成本。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机制、提升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服务水平等。

  四是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流通安全,重点提升国际海运服务能力,拓展沿海港口国际航线网络等。

  截至目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8%,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重点支持实体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转型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说,“十四五”时期将围绕网络布局、基础设施、主体竞争力、发展方式、供应链现代化和内外贸一体化等六方面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据介绍,2021年,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我国连续9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连续两年接近四分之一。

  尹虹说,流通创新发展成为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产业融合、满足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激发创新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释放消费新潜力。

  一是集成政策支持流通创新。重点支持实体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是试点示范引领流通创新。推动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着力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

  三是宣传推广助力流通创新。及时跟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前瞻性研究,持续跟进流通创新发展变化,宣传推广经过市场检验的、看得准的、有前景的典型案例。

  • 相关阅读
  • 广东去年进出口首超8万亿元 十大贸易工程增强发展韧性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规模双双突破3000亿元,跨国公司投资广东系列活动签约投资总额超4000亿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单量超46亿票、占全国51%……2021年,广东不仅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外贸发展更涌动着澎湃新动能,...

    时间:01-25
  • 商务部回应“机构预测2022年外贸难”:有信心开门稳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针对外界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外贸难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2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干称,这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总的来看,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

    时间:01-25
  • “顶流”纷纷砍仓白酒 白酒股真不香了?

      公募基金四季度披露进入尾声,基金经理的白酒板块持仓情况浮出水面。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四季度期间,不少明星基金减持了白酒股,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招商基金经理侯昊等“顶流”对...

    时间:01-25
  • 吉林加码保护黑土地 保护性耕作面积将超3000万亩

      中新网长春1月25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农业大省吉林2022年再度加码保护黑土地。正在召开的吉林省两会上,吉林省省长韩俊表示,今年该省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以该省现有耕地8581.95万亩计算,保护性耕...

    时间:01-25
  • 德国电气和数字行业预计2022年生产将增长4%

      中新财经1月24日电 (记者 彭大伟)德国电气行业2021年成绩斐然,对新的一年充满乐观。这是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 ZVEI)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结果:该行业2021年1月到11月的生产增长了近9%,营业额同期增长了近...

    时间:01-25
  • 2021年全国海关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9万批次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5日从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全国海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全年共查扣进出口侵权嫌疑货物7.9万批次、7180万件。  2021年以来,海关总署先后部署开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

    时间:01-25
  • 陇原特产拓宽销售渠道

      陇原特产拓宽销售渠道    本报记者 赵 梅 李琛奇  道地中药材、百合、静宁苹果……近日,具有陇原特色的农特产品亮相甘肃省商务厅与天津、山东、福建三地商务部门共同主办的“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 陇原百企年...

    时间:01-25
  • 世茂近800亿资产摆上货架:囊括多地核心资产和地标

      近期,世茂集团(00813.HK)在加快处置资产。  澎湃新闻获悉,该公司将能交易的36个项目做成推介资料进行推广,以推进销售,合计报价超过771亿元,剔除通过抵押等已经用掉的融资额度,最多可回款236亿元。  出...

    时间:01-25
  • 中国-以色列2021年贸易额达228亿美元

      中新财经1月24日电 (记者 彭大伟)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蔡润24日在中以建交30周年线上庆祝活动上发表致辞时表示,两国贸易额建交之初仅五千万美元,去年达228亿美元,同建交时相比增长了400多倍。中国已成为以色列亚洲...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