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准车主为何“提车难”?

2022-01-25 05:35: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交付周期延长、购车优惠减退、部分车型需要加价提车——

  准车主为何“提车难”?

  临近春节,不少家庭想买辆新车过年。然而,车型选好了,资金和手续齐备了,多地消费者却发现遭遇“提车难”。交付时间一再拖延、加价或降低配置才能提车、优惠幅度缩减……给准车主们增添了烦恼。

  “提车难”背后有哪些原因?何时能够得到缓解?如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让汽车消费市场在新的一年里走向产销两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订车容易提车难

  “没想到现在提车这么难!”北京车主秦寅生元旦前已经签了某高端品牌新能源车的购车合同,但车还开不上。“销售人员告诉我,12月这拨购车的,提车肯定要等到年后。如果想获得提车优先权,不同车型需加价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过年开新车是指望不上了。”

  订车简单提车难、不想多等要加价——许多消费者感受明显。

  有的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购车成本。有车主抱怨,前些年汽车总体上是降价多、优惠多,现在因为提车难,经销商不仅没什么优惠,稍微热门一点的车型就要加价。

  有的延缓了购车打算。北京车主周女士的车已开了10多年,打算最近换辆新车。“旧车的车龄长了,这一年多小毛病不断,想着买辆进口车。一家人选好了车型,到4S店一问,说要想节前提车就得加价,而且加价后也要在加价的购车群体中排队,并不能保证很快能提上车。”她干脆放弃了换车的念头,“等提车正常后再说吧。”

  记者走访北京市多个汽车品牌的4S店发现,“提车难”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高端品牌的新能源车、部分品牌的新款高配车型以及SUV等现车相对紧俏,往往需要等待或加价购买。北京市朝阳区某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想买也提不到车。各车型最快的也要8至12周才能提到车。提车慢挫伤了不少顾客的积极性,现在是看得多、买得少。”消费者认为经销商不给力,甚至怀疑其搞“饥饿营销”,但经销商普遍反映,拿不到现车,不仅消费者不满意,也影响车企、经销企业的营收。

  业内人士指出,岁末年初通常是购车旺季,但受近期“提车难”以及经销商促销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表现一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汽车消费指数为71.4,其中当月入店分指数为81.3,较上月略有上升;需求分指数和购买分指数则分别下降至78.6和82.7。

  芯片短缺、物流阻滞

  是哪些堵点导致了消费者“提车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芯片供应紧张,镍、钴、锂等新能源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导致国内汽车市场供应链不畅、交付周期延长的主要原因。

  某新能源车品牌4S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过去一年,芯片短缺、动力电池供应不足一直制约着新车提车进度。“尽管近期‘芯荒’问题明显改善,但其他零部件产能受原材料涨价、国际疫情影响较大,给订车周期增加变数。加上快过年了,想尽快提车的消费者比较多,消费者提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除了‘缺芯’,过去一年里海运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海运成本昂贵、集装箱‘一箱难求’等,也对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造成负面影响。”许海东表示,在疫情影响下,全球海运价格上涨、集装箱短缺等物流难题,进一步延长了新车交付周期。此外,部分进口车生产基地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产能始终未得到有效恢复,相应车型的供应跟不上需求。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2021年,进口品牌车平均提车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多数比其他年份推迟3个月以上。

  在此背景下,部分厂商和经销商采取加价提车、削减优惠甚至降低配置的方法,由消费者为此“埋单”,甚至渲染焦虑等,使消费者对车市价格未来走向存有不必要的紧张情绪,愈发期待及早提车,加剧了供需矛盾。许海东表示,一些中高端品牌特别是进口品牌的经销商要求消费者“加价提车”,部分新能源车企利用财政补贴退坡作为噱头进行营销宣传,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市场失序,增加了消费者的提车难度。

  “目前不少消费者的心态还属于‘追涨不追跌’。厂商越是提价,经销商越是渲染焦虑,消费者就越是急切。一些原本不急于购车、正在等待观望的消费者也入市抢购,造成供给与需求之间进一步脱节。”许海东说。

  供应正逐步改善

  尽管面临消费者提车难、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等短期问题,中国汽车市场长期总体向好局面没有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针对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近日表示,将着力打通重点产品供给“堵点”“卡点”,集中力量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短缺问题,畅通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工信部明确,将全力以赴维护汽车工业平稳健康运行,加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介绍,2021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较上年增长33.3%,汽车芯片供应正逐渐加大。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强筋健骨”,芯片产量稳步增长,将为新车交付提供坚强保障。

  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下一步,如何改善汽车供给,推动市场平稳运行和行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做好市场监管。许海东表示,部分车企不合理的营销和竞价策略不仅影响到消费者权益,也压缩了车企自身利润空间。“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厂家和经销商的管理,防止个别从业者利用原材料短缺、政策环境变化等向消费者散布焦虑情绪、大搞‘加价提车’等行为,从而保障好消费者权益。”许海东说。

  另一方面,持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要政策支持打出“组合拳”。许海东表示,首先应做好保供稳价,确保供应链畅通,让想买车的消费者顺顺当当提上爱车,同时鼓励车企开发更多适合中国不同消费群体的车型,吸引潜在消费者。此外,继续推动汽车消费管理从购买管理转向使用管理,通过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应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消费者在使用环节面临的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这样,消费者才会更愿意买车、用车。”

  2022年,汽车市场供需两端是否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认为,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复苏超过预期,向社会传达出市场触底反弹、进入上升通道的希望和信心。随着原材料供给持续改善、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恢复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2年上半年,全球芯片市场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下半年,随着全球芯片企业产能恢复、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芯荒’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要看到还有众多消费者尚在观望或等待提车,这部分被供给不畅压抑的需求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释放。总体看,今年汽车消费市场产销两旺的前景可期。”许海东说。

  (本报记者 汪文正)

  • 相关阅读
  • 亚马逊将开首家实体时装店,智能算法、魔法衣橱成亮点

      电商巨头亚马逊再次将触角伸向实体产业。1月20日,它宣布将开设首家时装店,并在店中加入科技元素,包括算法推荐和“魔法衣橱”,但尚未公布具体开店时间。  据悉,这家新店名为“亚马逊风”(Amazon Style),将...

    时间:01-25
  • 北京:春节期间机动车不限行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称,决定于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对本市机动车和非本市进京载客汽车交通管理措施做出以下调整:  1.本市机动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时间:01-25
  • 接棒“采买大权”的年轻一代 买年货有啥新姿态?

      虎年春节在即,采买年货、购置新年礼物也被提上了日程。现在,95后、00后逐渐成为家庭中的“中流砥柱”,不仅在过年时“犒劳”辛苦了一整年的自己,还开始接棒了“年货采买大权”。在过年这件大事上,这些有个性...

    时间:01-25
  • 两部门:调整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近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调整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涨价补贴部分作适当调整。  《通知》中指出,费改税补贴部分继续直接发放给农村客运经营者和出租车司机。涨价...

    时间:01-25
  • 东莞:共有产权住房取得个人份额3年内不得转让

      东莞:共有产权住房取得个人份额3年内不得转让  1月25日,澎湃新闻从广东省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获悉,《东莞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第一次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所...

    时间:01-25
  • 桂林象鼻山景区除夕起向国内外游客免费开放

      中新网桂林1月25日电(蒋丰慧)1月25日,桂林象鼻山景区全面免费开放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桂林市副市长蒋春华表示,桂林象鼻山景区将于2022年1月31日(除夕)开始全面向国内外游客免费开放。图为游客在象鼻山...

    时间:01-25
  • 新疆政协委员钱金耐:挖掘“大果盘”潜能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5日电 (胡嘉琛)“今年的提案是关于新疆建立林果研究院,高位推动新疆林果业发展。通过挖掘水果市场潜能,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新疆政协委员、新疆工商联副主席、德汇实业集团...

    时间:01-25
  • 破解“顺风车”瓶颈 助力“双碳”和市民就业增收

      22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在金牛宾馆开幕。在今年的“两会时间”,不少政协委员聚焦“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两会”开幕前一天晚11时许,成都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法制工...

    时间:01-25
  • 2021年广州GDP达28231.97亿元 同比增8.1%

      中新网广州1月25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州市统计局25日发布数据称,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231.97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时间:01-25
  • 外贸保持高增长难,企业有单不敢接?商务部回应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 (吴涛 宫宏宇) 2021年国内消费有何亮点,2022年消费又有啥趋势,2022年保持外贸高增长难吗,如何吸引并利用好外资?针对这些问题,在2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一一回应。  消费...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