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内逾20家公募自购金额近10亿元 南方基金等出资超2亿元

2022-01-28 09:50: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王宁

  自购成为资产管理机构“稳定军心”和承担责任的有力证明。开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陆续发布自购公告,自购资金从几千万元到几亿元不等。其中,中欧基金和其基金经理葛兰的自购行动备受关注。《证券日报》最新统计发现,截至1月27日,年内合计有自购行动的公募已超过20家,自购资金合计近10亿元。其中,汇添富、南方基金等自购资金均超2亿元。

  多位公募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募不断自购是针对开年以来A股市场情绪持续低迷所采取的行动。“自购行为可防止大规模赎回而出现的踩踏,实现与投资者共享成长、共担风险。同时,也可体现对后市的信心。”

  自购不代表预测短线走势

  近日,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头顶“顶流基金经理”头衔的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成为“自购”热点人物。据悉,1月26日,中欧基金公告称,公司将于公告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自有资金申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合计5000万元,并持有三年以上。与此同时,基金经理葛兰也将于同期以自有资金自购上述两只基金合计200万元,并持有三年以上。

  事实上,中欧基金和葛兰的自购行为能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缘于基金四季报的发布时间节点,很多解读将其与所管理的基金净值和规模波动相联系。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公募基金自购更多与开年以来A股市场情绪持续低迷有关,多数公募为“稳定军心”“承当责任”,并与投资者共享成长、共担风险,体现对后市的信心,而所采取的实质行动。

  中欧基金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和基金经理做出自购并长期持有相关基金的决定。同时,公司自购不代表预测短线走势,个人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以及投资周期来制定投资计划。

  据了解,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及中欧医疗创新基金作为行业主题基金,主要聚焦于医疗板块。回顾过去,医疗板块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快速上涨和新冠疫情反复扰动下,整体波动较大。随着近几个季度快速调整,优质医疗行业个股长期投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2年,基金经理葛兰及中欧基金研究团队认为,医药生物行业长期成长的基础没有发生变化,政策导向总体积极稳定。企业在行业总体转型期以及疫情后时代更加注重修炼内功、加强硬实力建立,产业链上下游更为完善。因此仍看好行业长期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经理“自掏腰包”购买在管基金的情况正在逐渐增多,其中包括一些“顶流基金经理”。除了葛兰外,年内还有陆彬、杜猛、李晓星等知名基金经理也加入了“自购潮”。

  多家公募加入自购行动

  就在中欧基金和葛兰自购行动后,1月27日,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发布自购公告,记者统计发现,包括了汇添富、易方达、广发基金和嘉实基金等均陆续发布自购公告。其中,嘉实基金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自1月27日起1个月内运用固有资金投资于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万元,所投资的基金持有期限不短于1年。

  与此同时,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司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年内以来,有超过20家公募基金采取了自购行动,合计自购资金额近10亿元。其中,南方基金和汇添富自购资金额居前,均在2亿元以上。

  具体来看,自购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南方基金、汇添富、易方达、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华安基金等;自购资金在5000万元以下的有华夏基金、景顺长城、恒越基金、大成基金、博时基金、兴华基金和招商基金等。

  此外,在自购行动的同时,多个明星基金产品也主动“择时”,调整申购限制。1月27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调整大额申购及大额转换业务金额限制,自2月7日起,该基金限制申购及定期定额金额由2000元调高至1万元。

  同时,富国基金则公告称,放宽对旗下富国天惠精选成长的大额申购、定投及转换业务的限制,自1月28日起,该基金大额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的限制金额由1万元提高至2万元;自2月18日起大额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被限制在1万元。(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高速增长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8日发布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其中指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较上...

    时间:01-28
  • 汽车行业首发!欧尚汽车首发汽车行业元宇宙数字藏品

      近段时间,“元宇宙”概念越来越火,脸书直接将Facebook 改名为 Meta;英伟达发布会上出场了十几秒的“数字替身”;微软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国内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

    时间:01-28
  •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4%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8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2021年中国市场主体发展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高标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降低准营门槛取得新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将中央及地方层面523项涉...

    时间:01-28
  • 国家外汇局:2021年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7.79万亿元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累计成交237.7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6.87万亿美元)。  2021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总计成交24....

    时间:01-28
  • 中消协:解决新能源汽车维权难 经营者负主要责任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相关投诉,中消协表示,解决新能源汽车维权难,经营者负有主要责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

    时间:01-28
  • 中消协:商家不能售前“人工” 售后“智能”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智能消费引发维权新难点,智能客服不“智能”的问题,中消协表示,商家不能售前“人工”,售后“智能”。  中消协表...

    时间:01-28
  • 中消协: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超104万件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增长6.37%,投诉解决率80.02%。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

    时间:01-28
  • 中消协:建议划定盲盒经营红线 禁止对低龄儿童营销盲盒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针对近期盲盒消费屡引争议,中消协建议加强立法规制,划定盲盒经营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营销。...

    时间:01-28
  • 保险公司这也不赔,那也不赔?67份理赔报告道出真相

      中新经纬1月28日电 (魏薇)你是不是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保险公司有两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随着一年一度保险公司理赔报告的披露,你的认知恐怕要被颠覆了。  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发现,67家保险公司2021...

    时间:01-28
  • 海内外“2021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评选结果出炉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记者 闫晓虹)记者28日获悉,“2021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评选结果出炉,具体包括“2021年度全球十大金融政策”“2021年度中国十大金融政策”“2021年度区域与地方十大金融政策”三大评选结果。 ...

    时间:0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