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擅自“割肉”导致巨亏 交易员向上市公司赔超5500万

2022-01-28 09:51:31

来源:证券时报

  期货交易员因擅自“割肉”向上市公司赔付超过5500万元,而公司在后续的账务处理时却摆了乌龙,引发了市场热议。

  昨日,上市公司金字火腿发布一则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进展公告。按照公告,去年8月底,该公司在生猪期货套期保值过程,在4个月份合约上买入,1个月后,由于市场不断下跌,该公司期货交易员擅自将持有的合约进行了平仓操作,导致公司旗下账户总计亏损5510.53万元。

  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金字火腿要求交易员承担全部责任。截至2021年9月30日,金字火腿收到期货交易员支付的5510.53万元的赔偿。但是,公司收到赔付资金后,对于投资损失和赔偿收入均未进行账务处理,而错将这笔赔偿款计入了收回期货本金。为此,金字火腿向投资者公开致歉。

  金字火腿披露具体交易过程

  根据金字火腿昨日发布的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进展公告,该公司披露了进入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整个流程。

  早在2021年1月11日召开的董事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开展生猪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议案,同意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一年内,公司在5000万元额度内(不含期货标的实物交割款项)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并在2021年3月16日,开立期货账户。

  随后,该公司期货决策小组综合考量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程度、市场行情、未来生猪价格走势以及公司2021年度猪肉采购计划等各种因素,为增强对公司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的管控,规避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原材料和库存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于2021年8月逐步买入了生猪期货套期保值合约,使用保证金在5000万元以内。

  “金字火腿作为一家原料需求单位,公司买入生猪期货套期保值合约,合情合理,没有问题。”永安期货公司一位营业部总经理表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生猪期货价格已经横盘了两个月左右时间,随着春节前消费旺季的来临,该公司担心原料价格波动。

  2021年8月底,上述期货交易员操作公司账户陆续买入生猪2111、2201、2203、2205看涨合约,公司账户从17000元/吨左右开始建仓,至15000元/吨左右完成建仓,期间生猪期货价格最低下探至13000元/吨左右。

  期货交易员擅自“割肉”离场

  然而,建仓之后,生猪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下跌。从历史数据上看,那一轮下跌的阶段性低点,就是2021年9月24日的盘中最低点,即2201合约的最低点13365元/吨、2203合约的最低点13100元/吨、2205合约的最低点14210元/吨。当时,2111合约在9月24日的11880元/吨新低之后,到9月30日再创历史新低——触及11415元/吨,在国庆节长假后,市场却出现转折点,开始一路上升。

  显然,从2021年8月底开始建仓,到9月底平仓,1个月的操作过程中,生猪价格不断下跌。作为买方持有者的期货交易员经历着资金不断萎缩的恐慌阶段,最终在地板价格“割肉离场”。

  对于金字火腿而言,9月初公司决定将所持仓的全部生猪期货合约在后期进行实物交割,并补充了部分保证金(最高时保证金为7000万元)。这种情况下,公司期货交易员擅自将持有的合约进行了平仓操作,导致公司账户总计亏损5510.53万元。

  “在整个流程中,有方向性和敞口风险控制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制度还欠完善。既然已经确定了实物交割预案,却又发生交易员平仓问题,制度漏洞问题明显。”上述永安期货营业部总经理表示。

  他表示,这至少能够说明交易员的职责是不清晰的,交易员的决策权限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监督,不能一个人要去负全责。从套保方案规划、指令下达,指令执行和后续复盘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明确分工的职责划分。在巨大的市场波动面前,不能靠交易员一个人包打天下,而需要一整套规范制度约束才能行稳致远。

  根据此前公告,金字火腿的“期货决策小组”成员包括董事长、总裁、副总裁、采购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内审负责人等;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主管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担任“期货决策小组”负责人。公司设立“期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执行、操作。

  账务处理时摆了乌龙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9月底,金字火腿收到交易员赔付资金之后,对于投资损失和赔偿收入均未进行账务处理。

  上述公告称,公司管理层及财务人员由于对套期保值相关会计准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实操经验不足,将赔偿款误认为期货套保本金计入收回期货本金中,对于投资损失和赔偿收入均未进行账务处理,因此未在去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对此进行披露。

  后续,金字火腿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2021年度第三季度报告》进行相关会计科目列支的更正。不过,针对上述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该事项仅对“合并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入”有影响,不涉及追溯调整、不影响合并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此外,金字火腿公司称,该事项不会导致公司损失,不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预计也不会影响公司2021年度的净利润。针对该事项的发生,公司向广大投资者诚恳道歉。之后,公司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内控制度的培训,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水平,提高业务能力。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高速增长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8日发布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其中指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较上...

    时间:01-28
  • 汽车行业首发!欧尚汽车首发汽车行业元宇宙数字藏品

      近段时间,“元宇宙”概念越来越火,脸书直接将Facebook 改名为 Meta;英伟达发布会上出场了十几秒的“数字替身”;微软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国内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

    时间:01-28
  •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4%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8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2021年中国市场主体发展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高标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降低准营门槛取得新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将中央及地方层面523项涉...

    时间:01-28
  • 国家外汇局:2021年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7.79万亿元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累计成交237.7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6.87万亿美元)。  2021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总计成交24....

    时间:01-28
  • 中消协:解决新能源汽车维权难 经营者负主要责任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相关投诉,中消协表示,解决新能源汽车维权难,经营者负有主要责任。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广和...

    时间:01-28
  • 中消协:商家不能售前“人工” 售后“智能”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智能消费引发维权新难点,智能客服不“智能”的问题,中消协表示,商家不能售前“人工”,售后“智能”。  中消协表...

    时间:01-28
  • 中消协: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超104万件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增长6.37%,投诉解决率80.02%。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

    时间:01-28
  • 中消协:建议划定盲盒经营红线 禁止对低龄儿童营销盲盒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针对近期盲盒消费屡引争议,中消协建议加强立法规制,划定盲盒经营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营销。...

    时间:01-28
  • 保险公司这也不赔,那也不赔?67份理赔报告道出真相

      中新经纬1月28日电 (魏薇)你是不是听过这样一个段子——保险公司有两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随着一年一度保险公司理赔报告的披露,你的认知恐怕要被颠覆了。  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发现,67家保险公司2021...

    时间:01-28
  • 海内外“2021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评选结果出炉

      中新财经1月28日电 (记者 闫晓虹)记者28日获悉,“2021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评选结果出炉,具体包括“2021年度全球十大金融政策”“2021年度中国十大金融政策”“2021年度区域与地方十大金融政策”三大评选结果。 ...

    时间:0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