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真正压实耕地安全的地方责任

2022-02-02 05:26:45

来源:经济日报

  真正压实耕地安全的地方责任

  金观平

  近日,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位于东北黑土核心区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存在大量“未批先建”违法占用黑土耕地等问题,多项重点保护措施推进滞后,黑土地保护任务落实不到位。这警示我们,要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统筹安全和发展的角度,探索过硬的措施、管用的办法,压实耕地安全地方责任。

  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且对耕地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我国已是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虽然三大主粮自给率很高,但大豆、油料对外依存度高,多数农产品呈常态化净进口状态。从某种程度看,进口农产品相当于利用了国外耕地,但也意味着一旦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波动,有可能“一剑封喉”。专家预测,今后我国粮食需求仍将刚性增长,到2050年左右才会达到峰值,这无疑对耕地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耕地本身持续减少,质量问题也不容乐观。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四成,随着城镇化推进,耕地还在加速减少。国土“三调”显示,全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与“二调”数据相比,10年间耕地减少1.13亿亩。尽管已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但耕地质量总体仍然不高、布局也不合理,改造中低产田的任务还很重。

  近年来,国家对耕地保护的任务目标逐渐明确并持续加压。仅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来看,从“十一五”规划开始,耕地保护就成为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期间的任务是耕地保有量保持18亿亩,“十二五”规划上升为18.18亿亩,“十三五”规划明确保持在18.65亿亩。“十四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新增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定位在1.3万亿斤以上。可以说,18亿亩耕地红线所实指的数据在变化,但中央确保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目标不会改变。

  耕地保护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而对耕地的合理使用或非法占用却都有经济的考量,这就要求确保耕地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用好经济手段。围绕耕地保护,我国已形成管控型、激励型及建设型三类政策工具箱。管控型政策是通过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利用计划等手段严格约束占用耕地的行为,包括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等。激励型政策是通过经济手段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对保护耕地的地方给予奖励,包括耕地地力补贴、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及新增耕地和占补平衡指标跨区域调剂等。建设型政策是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地力,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以及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

  可以说,目标已明确,工具趋齐备,关键就在于狠抓落实。耕地保护尤其要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首先要把耕地数量保住,这是耕地质量提升和布局优化的基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维,不论是主产区、主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无论现有耕地多少,都要守好耕地红线。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终身追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突出保住优质耕地,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不到位的问题,不能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能放任耕地“非粮化”。要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强基础。

  • 相关阅读
  • 中经评论:把握消费升级之“机”持续激发潜能

      穿新衣,买年货,过新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消费旺季。不少商家已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希望点燃人们“买买买”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消费者却制定了“不买年”计划,准备在一定时间内,...

    时间:02-03
  • 风光无限 中蒙边境牧场“绿”“利”兼收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3日电 题:风光无限 中蒙边境牧场“绿”“利”兼收  作者 戚亚平 武晓媛 盛凡  新春佳节之际,走进三峡新能源北塔山风电场,232台风力发电机依次排开,不停转动,场面壮观。  三峡新能源...

    时间:02-03
  • 官方:2021年“四新经济”行业新设企业同比增长15.8%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日披露的2021年市场主体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提升,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四新经济”等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时间:02-03
  • “花样经济”走俏中国西北新年:将“春天”私人定制带回家

      (新春走基层)“花样经济”走俏中国西北新年:将“春天”私人定制带回家  中新网兰州2月3日电 (王牧雨)4日将迎来立春时节,兰州市民王幼云一大早就开始在花团锦簇的阳台上侍弄花草,小而精致的花盆和各类年宵花...

    时间:02-03
  •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站:我在“一带一路”堆积木

      (新春走基层)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站:我在“一带一路”堆积木  中新网哈尔滨2月3日电 题:中国最大陆路口岸站:我在“一带一路”堆积木  作者 史轶夫 果乃轮  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三,7时50分,杨志远像往常一样...

    时间:02-03
  • 经济观察:虎年中国楼市能迎来“春天”吗?

      (经济观察)虎年中国楼市能迎来“春天”吗?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题:虎年中国楼市能迎来“春天”吗?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中国楼市或许寒冬将尽。  “挂牌两个月一直无人问津的二手房,年前突然有了许...

    时间:02-03
  • 虎年“春节档”开门红 大年初一票房超14亿元

      虎年春节,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在严格落实影院上座率不超过75%、中高风险地区影院暂不开放的疫情防控要求下,2022年大年初一(2月1日)全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14.43亿元。《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

    时间:02-03
  • 工信部回应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

      中新财经2月3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美撤销中国联通214牌照事项发表声明,声明表示,美方应撤回对我企业不公正的决定,停止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做法,为中国企业在...

    时间:02-03
  • 国潮成“顶流”

      国潮成“顶流”  本报记者 刘 亮  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汇山河。  虎年春节,央视春晚激荡国潮之风,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份文化大餐。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演员们以优雅从容的舞姿演绎传世画作《千里...

    时间:02-03
  • 为国献油立新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回访记

      为国献油立新功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回访记 本报记者 王金虎  冬日的黄河三角洲,滔滔河水急速向大海方向奔去。岸边芦荻金黄,树木挺立,一派静谧中却饱含生机。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位于...

    时间:0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