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银发经济有助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

2022-02-23 14:1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孟珂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在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推进国际性、跨区域合作。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多元化银发经济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相关地区老龄人口数量较多,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压力。二是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有效挖掘老龄人口消费能力,有利于保持地区经济活力。三是统筹发展银发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地区养老产业竞争力提升。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A股市场中布局养老服务及银发经济的概念股共有79只,市值为8747.57亿元。从业绩上来看,24只养老产业概念股2021年度净利润预增。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提及银发经济,一系列数据让人眼前一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预计2021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达到5.9万亿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陈雳表示,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老年群体规模不断上升,释放了大量养老需求。培育养老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他们正成为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很多老年人的消费升级诉求非常强烈。从产品端来看,“便宜”已不再是老年人的首选,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水平、高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他们逐渐开始追求品质型、享受型消费,寻求适合自己的智能化辅助产品。例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在旅游与养生理疗等方面增加投入。部分老年人的心态也在趋于年轻化、时尚化。

  值得关注的是,银发经济绝不只是老年人的经济,也不仅限于提供养老服务。消费者除老龄人群外,也包括提前为老龄期做准备的潜在人群。

  付一夫表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养老市场优质供给依然相对不足,养老产业的供给内容仍然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优质、精准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此外,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市场化程度偏低,相关政策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较为排斥,且消费习惯偏节俭,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银发经济”发展。

  养老相关企业逐年增加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养老相关企业有19万余家。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新注册的养老相关企业分别约为28000家、37000家、47000家。年度注册增速在33%至36%之间,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及河南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发经济可以带动消费需求,对于地区发展来说,能够促进本地消费总量增加。各地需摸索银发经济消费结构的特性,持续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消费模式,挖掘老年人消费需求,推动银发经济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

  陈雳表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仍处于成长期,服务与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规划》的发布有利于促进银发经济多元化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一是养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在养老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服务与老龄人口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养老用品方面,实现具有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功能的智能养老产品研发。二是养老金融服务将趋向多元化,现有的各类养老保险品种不断多样化。同时,进一步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支付与理财金融产品,促进养老金融的发展与完善。(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重庆将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 (梁钦卿)记者23日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2022年中医药工作会上了解到,重庆市今年将锚定“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并布局建...

    时间:02-23
  • 中国将与马来西亚相互实施RCEP协定税率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3日公布,3月18日起中国将与马来西亚相互实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定税率。  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

    时间:02-23
  • 打造双碳时代的基础设施:浙江衢州探索建设碳账户

      中新网衢州2月23日电 (记者 张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下称双碳),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自觉’。依托数字化改革,我们找到碳账户这个载体。这是精准做好双碳工作的主动尝试...

    时间:02-23
  • 重庆林业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 带动民众持续增收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23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重庆近年来成功引进了一批国有、民营企业,全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1728万亩,林业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带动民众持续增收,推动社会资本...

    时间:02-23
  • 青海省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逾14.10亿元 同比增长33.5%

      中新网西宁2月23日电(祁增蓓)记者23日从2022年青海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青海省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1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5%。  青海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创新力量薄弱、创新资源短缺、创新活力...

    时间:02-23
  • 中国首个亚毫米波天文观测台址落户柴达木盆地

      中新社西宁2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3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简称“青海观测站”)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卫星数据普查、踏勘和监测,海西州辖区内雪山牧场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

    时间:02-23
  • 由“黄”到“绿”的嬗变:山西构筑沿黄生态屏障(图)

      中新网太原2月23日电 题:由“黄”到“绿”的嬗变:山西构筑沿黄生态屏障  作者 高瑞峰  春风料峭,山西省南部沿黄一带,植树造林已次第展开。2022年,山西沿黄4市19县(市)将率先实现基本绿化。  “2022年...

    时间:02-23
  • 山东建成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

      中新网济南2月23日电 (吕妍)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山东未来集团揭牌暨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发布活动2月23日在济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刘韵洁在现场表示,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已建设完成覆盖...

    时间:02-23
  • “江西北大门”首开至莫斯科防疫物资中欧班列

      中新社江西九江2月23日电 (记者 刘占昆)有“江西北大门”之称的江西省九江市23日开行一趟至莫斯科的防疫物资中欧班列。  据介绍,该趟班列搭载的防疫物资为江西、安徽、广东等地生产制造的口罩、注射器、手套等...

    时间:02-23
  • 过去两年中国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均超36.5%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工业扛起“稳增长”重任,2020年和2021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6.5%以上,较2019年大幅提升9.6个点,成为推动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  中国工业...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