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锚定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求好不求快

2022-02-24 05:33:19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乔金亮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定决心,为广大农民送来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全面部署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据介绍,文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两条底线”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三项重点”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个加强”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多举措稳产保供夺丰收

  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叠加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粮价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唐仁健表示,这表明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并不意味着在粮食问题上可以高枕无忧。2022年的粮食生产目标经国务院审定,已经分解下达到各省(区、市)政府,“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压实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

  唐仁健坦言,当前农业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去年秋冬种受罕见秋汛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占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虽经努力耕作,目前苗情依然复杂,夺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挑战。现在距夏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00天左右,当前最要紧的是抓住小麦3个关键生育期,通过技术、措施,最大限度追回产量。最近,农业农村系统已组织大批力量下沉一线,加强精准指导服务,力争让适期播种的小麦多增产,晚播的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说,文件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着墨较多,出台了“长牙齿”的硬举措。其中,保数量方面,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重点是“三个定”:定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定位,要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定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年来,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说,2021年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人员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消除风险。据统计,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帮扶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

  刘焕鑫表示,下一步,要继续狠抓落实,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监测上更加准一些,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帮扶上尽量早一些,对及时发现的住房、义务教育、就业等苗头问题,抓紧落实帮扶措施。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重在转型升级,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带动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帮扶车间吸纳能力、优化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此外,还要强化重点区域帮扶,集中力量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把握发展建设治理三项重点

  坚持产业富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吴宏耀认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重点是做好“三个着力”: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三大乡村产业;着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刘焕鑫表示,推进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立足村庄基础搞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保留村庄风貌、形态、肌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刘焕鑫说,今年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基层组织建设。抓队伍,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抓机制,把“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到实处。抓监督,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二是抓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解决好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三是抓模式载体创新。这些年,开展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探索了积分制、清单制等好经验,下一步将加大推广力度。

  • 相关阅读
  • 胖哥俩积极响应“明厨亮灶” 严选食材规范操作保障食品安全

      在餐饮业推广实施“明厨亮灶”经营,是近年来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积极探索,加强过程控制和企业自律的重要经验。以人气肉蟹煲为传承基础的胖哥俩积极响应“明厨亮灶&r...

    时间:02-24
  • 民政部: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国家标准制修订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召开《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分级》国家标准宣贯专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一级巡视员徐建中在会上表示,要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领域...

    时间:02-24
  • 保护冬奥会知识产权 福建已查处10起侵权案

      中新网福州2月24日电 (记者 闫旭)记者24日从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2月21日,福建已立案查处10起奥林匹克标志侵权违法案件。  2021年10月起,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

    时间:02-24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残疾人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2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分级》国家标准宣贯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徐长兴表示,2022年对残疾人相关国家标准给予重点支持,支持开展残疾人服...

    时间:02-24
  • 海口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所有房款存入监管账户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海口市住建局23日发布《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开发企业、销售代理单位收取的所有售房款应当直接存入监管账户。  具体要求如下:...

    时间:02-24
  • 山西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通过认定

      中新网太原2月24日电 (杨静)记者24日从太原海关获悉,经该关审核认定,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山西省首家RCEP项下经核准出口商。  该公司以往每年向海关申领50多份出口原产地证书,成为经核准出口商后,...

    时间:02-24
  • 浙江:3月起外卖无封签可拒收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消息,自2022年3月1日起,对检查中发现未使用封签对配送食品予以封口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消费者在接收餐饮外卖食品时,如发现外卖封签不完整或者外卖封签已破...

    时间:02-24
  • 让工人学习英语 台商在沪打造有温度的工厂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记者 缪璐)“I had a busy day……”伴随着阵阵手机的信息提示音,庆益鞋业有限公司的英语培训群里,正发来一段接一段的语音,工人们开始提交当天的英语口语作业。庆益鞋业有限公司“掌门人...

    时间:02-24
  •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中国乡村振兴面临数字化机遇

      自从2021年,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中国的“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开始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二年,2月22日,中央发布了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农业、农村和农...

    时间:02-24
  • 住建部: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24日,国新办就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表示,要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  张小宏表示,要抓紧推动出台城乡建设领域...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