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2022-03-11 05:55:49

来源:成都商报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不管是从防范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还是保障购房者权益来看,从商品房预售制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模式,是大势所趋。

  在去年多家房企出现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再次提起对“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的讨论。

  商品房预售制度,也被叫做卖期房、卖楼花。据媒体报道,这一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香港。1994年,中国内地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建立了预售许可制度。最初是为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不足、商品房供不应求的问题。

  不过,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商品房预售之后,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按时交付的烂尾现象越来越多,给购房者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所以,近几年来,取消预售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不少地方还曾有过现房销售的试点。

  对于购房者而言,现房销售的确是一种更安全的模式,既避免了烂尾风险,还能扭转开发商的强势地位——现房销售下,购房者如果觉得房屋质量有问题,可以直接选择不买,而不必像预售制那样,交了钱就几乎没有退货的余地,只能选择事后补救维权。

  当然,取消预售会不会造成一些连锁反应?答案是肯定的。

  当初之所以推行预售制,正是为了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题。因为如果实行现房销售,开发商需要沉淀大量的资金,前面要拿地,后面要盖楼,很难支持大规模开发,难以保证商品房的及时供应。

  预售制等于拿消费者和银行的钱,提前给开发商盖楼。资金周转起来后,商品房的供应速度才能够迅速跟上。在这个意义上,预售制对于早期商品房制度的建立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要突然取消预售,自然不太现实。一旦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很多现金流不足的中小房企可能就活不下去了;开发商需要持有大量现金,资金成本上涨,也会推动房价上涨。也正因如此,近几年取消预售制呼声不断,试点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全面推进。

  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房预售制应该当做一个遗留问题,一直保留下去。很多家庭投入全部身家买房,结果开发商爆雷,类似烂尾风险无疑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另外,开发商的预售宣传和实际交付“货不对板”,也是当下市场纠纷的一个重要焦点。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新房需求在减弱,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了去化困难的局面。在此前提下,通过预售制来保障供应量,必要性其实没有那么充足了,现房销售的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考虑到兹事体大,我们即便不能一下子突然取消预售,在预售监管机制上,也应该学习一些优秀经验,或者采取分步走的形式,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比如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卢天锡就建议,调整购房款付款方式,改变当前由购房人“一次性全额”付款(含按揭贷款)并由监管部门按进度拨付预售资金的模式,变为购房人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的模式,即在工程投资额或工程形象进度达到一定标准后,由购房人缴纳规定比例的首付款,剩余款项按预售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分期支付,项目达到竣工交付条件后支付尾款,其中一定额度转入由政府监管的质量保修金专户。申请银行贷款的,后续按揭款根据预售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逐步发放贷款。这样既保障了开发商的资金需求,减少挪用的风险,还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购房者的损失。

  现实中,一些开发商在地基都还没有打的前提下,就开始预售卖房了。所以从一次性全额付款,到按照工期和进度分期付款,既能减少烂尾风险,还可以由此慢慢过渡到现房销售。

  不管是从防范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还是保障购房者权益来看,从商品房预售制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模式,将成为趋势。即便眼下无法一步改到位,在探索分期付款之余,对于预售资金也应该有更严格的监管,为购房者免除后顾之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 相关阅读
  • 福建银行业2021年消费投诉量同比增50% 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投诉最多

      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3月8日,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通报了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据统计,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系统共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2822件,同比上升50.5%。其中,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投诉...

    时间:03-11
  • 重庆宝月窖藏酒业“二级分销”涉嫌传销被罚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宝月窖藏酒业有限公司在微信小程序上设置“二级分销”功能,通过传销方式推销“景悦丰”白酒,近日被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罚款5000元。  经查,该酒业公司从2021年1月28日开始,...

    时间:03-11
  • 美甲灯、电动吸奶器、便携式榨汁机选用有讲究

      ■本报记者 郑铁峰  为切实维护广大女性的安全健康,远离“美丽陷阱”,近日,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对美甲灯、电动吸奶器、便携式榨汁机3类妇女常用产品开展了质量安全风险研究,并发布相应消费提醒。...

    时间:03-11
  • 广东佛山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5款发动机润滑油产品不合格

      本报广州讯(记者黄劼)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公布的发动机润滑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标称茂名市石油化工供应有限公司等5家生产厂家生产的发动机润滑油产品不合格。  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包括汽...

    时间:03-11
  • 重庆消委会测评20款免洗羽绒服清洗剂 “壹念 ”“洁骑士”不合格

      ■本报记者 刘文新  随着气温回暖,不少人准备将羽绒服清洗收纳,无须水洗、使用方便的免洗羽绒服清洗剂,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清洗神器。免洗羽绒服清洗液应该怎么选?近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款免...

    时间:03-11
  • 2021年成都都市圈GDP突破2.5万亿元

      省统计局3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1.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  2021年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

    时间:03-11
  • 中国人寿作出部署 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3月10日上午,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召开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任务部署会。集团党委书记、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涛作部署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长清部署整改任务,集团党委...

    时间:03-11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益海嘉里金龙鱼多维度强化品质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已在食品行业奋战30余载的益海嘉里金龙鱼,多年来凭借旗下多品类的高品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粮油产品赞助商,在刚刚结束的冬奥舞台...

    时间:03-11
  • 江苏食品安全整体不错 四个方面仍需多注意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3月10日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安排,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江苏食品安全整体状况稳定向好,但从不合格项目来看,还有四个方面仍需多注意。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薛...

    时间:03-11
  • 新车买回来发现竟有多处生锈 4S店不处理?

      南京市消协发布2021年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  买回来的新车竟然锈迹斑斑,甚至开了一周就刹车冒烟……说到汽车维权,不少车主太“委屈”!3月10日,南京市汽车消费维权专委会发布2021年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8...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