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机构“碳核查”弄虚作假 官方: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022-03-14 11:08:03

来源:第一财经

  多机构“碳核查”弄虚作假 生态环境部: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但生态环境部在近期专项监督帮扶中发现,一些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

  今天(3月14日)上午,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10-12月,该部组织31个工作组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以重点技术服务机构及其相关联的发电行业控排企业为切入点,围绕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经查,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碳能投)篡改伪造煤质检测报告数据及关键信息,指导企业制作虚假煤样,碳排放报告质量失控,数据造假问题突出。

  检查发现,中碳能投利用可编辑的检测报告模板,篡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排企业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的送检日期、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报告编号等重要信息,将集中送检伪造成分月送样、分月检测,并删除了原始检测报告的二维码。篡改部分控排企业元素碳含量检测结果,并编造全水分数据用于折算收到基元素碳检测数据。

  生态环境部上述负责人介绍,检查还发现,中碳能投与控排企业签订的咨询合同中,承诺“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可为电厂碳排放配额扭亏为盈,实现配额富裕”,明确“指导企业开展2019和2020年入炉煤元素碳含量检测的采样、制样,并联系检测机构外检”。中碳能投在明知企业未留存历史煤样的情况下,授意指导多家控排企业临时制作煤样代替2019、2020年的月混合煤样补测元素碳含量。

  此外,检查还发现,中碳能投编制的碳排放报告存在虚报瞒报燃煤量、供热量、外购电等重要生产数据,参数选用和统计计算错误等问题。碳排放报告质量控制缺失,不审核重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部分项目存在多套数值不同的生产数据报表和煤质检测报告。

  此次检查发现,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创碳投),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履职不到位,核查工作走过场。

  检查发现,中创碳投编制企业核查报告时,签名人员不参与实际核查工作,报告“挂名”现象突出。项目审核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技术复核把关不到位,核查报告质量差。对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中存在的检测报告造假、机组“应纳未纳”、参数选用和统计计算错误等明显问题“视而不见”。

  在对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希诺)检查时发现,青岛希诺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委托核查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工作程序不合规,核查工作走过场,核查结论明显失实。

  青岛希诺未落实《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要求,在现场核查时主要是走一走、拍拍照,未对环评、排污许可等重要文件进行核实,核查工作走过场。核查报告“挂名”现象突出,核查报告签名人员与现场实际核查人员不符。在明知控排企业2019年部分时间未检测低位发热量的情况下,出具了“企业按照规范方法每日开展监测”的结论,核查报告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对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辽宁东煤)检查时发现,辽宁东煤自2020年以来,为多家集中送检煤样的控排企业分月出具日期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篡改收样日期和检测日期。伪造碳氢仪原始检测记录、样品检测委托书、样品试样编号记录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样品处理台账等原始档案。

  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对保证碳排放报告数据真实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建议,完善碳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的核查和数据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和完善碳排放的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设定更加科学的实测值测算方法,强化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监管力度,增强对数据造假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更加公平的数据统计环境。

  生态环境部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咨询、核查、检测服务行为,确保技术服务过程和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 相关阅读
  • 小科技大力量 中国“智造”企业焕发活力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日本《东方新报》报道,近年来,强化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在转型之路上,众多企业积极探索,争相跨入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竞赛,不断催生新技术、新...

    时间:03-14
  • 海南重拳打击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行为

      中新网海口3月14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银保监局联合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14日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非法代理风险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的通告》(下称“通告”),旨在遏制...

    时间:03-14
  • 辽宁省就业主要指标持续稳定向好

      中新网沈阳3月14日电 (李晛)记者14日从辽宁省人社厅获悉,截至2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2.5%,完成年计划(45万人左右)的16.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8万人,完成年计划(6万人)的13.7%;...

    时间:03-14
  • 安徽2021年全年引入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75个

      中新社合肥3月14日电 (记者 吴兰)《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4日出炉。该公报显示,2021年安徽进出口总额6920.2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新批/备案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75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时间:03-14
  • 市场监管总局:平台“二选一”和垄断等突出问题改善明显

      中新财经3月14日电 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表示,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聚焦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开展网络交易保公平行动”,让平台经济发展更有“温度”。  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作用,会同网...

    时间:03-14
  • 厦门海关发布2021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网厦门3月14日电 (杨伏山 马俊毅)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厦门海关14日对外发布2021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包括:进口高价“墙艺漆”甲醛超标、进口某品牌牙刷磨毛不...

    时间:03-14
  • 前两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劲增37.9%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3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以美元计同比增长45.2%。  ...

    时间:03-14
  • 2月广州住宅租赁市场成交量上涨明显 带动租金上涨

      中新网广州3月14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14日发布的2月广州市住宅租金动态监测报告,与1月相比,2月广州全市住宅租赁市场成交量整体上涨7.38%,租金也出现了上涨。  春节假期期间,广州住宅租...

    时间:03-14
  • 中国铁路将大幅调整客车开行 出台免费退票措施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铁路将大幅调整客车开行 出台免费退票措施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周音)针对近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为配合各地政府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

    时间:03-14
  • 山西发布2021年度消费投诉十大热点 校外培训退款等问题上榜

      中新网太原3月14日电 (记者 杨杰英)有些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休闲娱乐存在规则告知不清、内容惊悚、安全隐患等情况;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部分非学科类办学机构本已存在经营不善问题,却假借“...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