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力度空前!中小企业收到一系列减税负、促创新政策大“礼包”

2022-03-16 17:17:25

来源:央视网

  在我国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中小企业”,亮出了一系列减税负、促创新的政策“礼包”,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纷纷出台相关举措,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力度空前 助企政策精准度高

  从去年到今年2月底,国家层面已出台25项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举措。记者梳理发现,其中减税降费相关政策达11项之多,为各类举措中最多,而涉及财税支持、融资促进的政策也有8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重点瞄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减税降费的力度创历史新高,规模从2021年的1.1万亿增加到今年的2.5万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 杨光普:通过减税降费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很直接的支持,让企业自主地去决定把这些钱用到哪里去,是去做研发投资还是去做投资扩产,这种方式肯定是更有效率的。

  不只是国家层面,从去年至今,省级层面也出台了60项左右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举措。

  河南提出,2022年落实好新的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广东针对社会保险、涉企收费清理等推出减轻企业负担的十项措施;浙江省要求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

  浙江长兴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曹萍萍:国家减税降费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主研发道路的信心。

  北京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郎超:政府这种持续不断的支持,也让我们这类的公司有一个持续往前发展的动能。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罗俊章:既有侧重于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的政策,也有涉及到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方面,力度是空前的,效果是务实的。有效提振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

  新招实招 确保惠企政策落地

  政策好,如何落地生根是关键。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为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眼下,各地都在出新招、用实招,确保惠企政策举措落地生效。

  在广西南宁,这家从事纳米碳酸钙系列产品研发及生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计划上马新产品,急需资金将年产能从30万吨扩大到65万吨,但是在向银行提出融资需求时却遇上了“拦路虎”。

  广西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黄炜波: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的投入都是在科研经费这一块,形成我们的专利,但是银行这一块可能更偏重一些像土地、房产这些硬资产(抵押物)。

  眼看就要错过新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向企业伸出了援手。广西融资担保集团采取专利权质押的“反担保”措施,给予企业1000万元担保授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广西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黄炜波:现在政府从企业的技术专利这一块来直接给我们一个担保。现在市场上的(担保费率)大概在2.5%到3%左右,现在是1%以下,这个我们是从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这个转变得益于广西刚刚出台的《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此,当地政府联合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推出专利权质押的举措,并降低担保费率。此外,当地政府还推出“园区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和弥补担保亏损。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 厅长 侯刚:我们将以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突破口,打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推动形成“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发展局面。

  今年广西将把不少于100亿元的贷款投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鼓励各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无抵押、纯信用专项金融产品。“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放500亿元以上贷款,预计节约企业融资成本10亿元以上。

  纾困解难 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面临的融资难等一些“迫在眉睫”的困难,中小企业未来向高质量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难题?国家又将出台哪些针对性的举措呢?

  江西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刘佳丽: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挑战,原材料涨价,终端产品竞争降价,导致企业没有利润空间。

  河南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冯坤:希望政府给予企业更多人才创新支持政策,解决人才不足、创新能力受限等问题。

  江苏某中小企业负责人 陈冲:企业现在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的短板或者是困难,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转型指导。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在人才引进、数字化转型、卡位入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记者梳理去年至今省级层面出台的60项左右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其中促进企业创新、支持 “专精特新”发展的举措达到16项,为各类举措中最多。

  赛迪研究院副院长 刘文强:多数省市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不断地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也提升了我们整个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对我们整个制造业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梁丽娟 刘轩 唐志坚 广西台 江西台 河南台 江苏台 浙江台 周口台 长兴台)

  • 相关阅读
  • 镍价波动将持续引发新能源车涨价 车企成本承受压力

      镍(Ni)价波动将持续引发新能源车涨价 车企成本承受压力   非Ni莫属?车企调“电路”应对  文/图/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特斯拉车价一周内两连涨、比亚迪3月16日宣布再次涨价……这一轮涨价的源头...

    时间:03-17
  • 究竟是不是“狼来了”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胜算几何?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胜算几何  新能源专属车险上市已两月有余,有媒体调查显示,截至2月26日,累计承保新能源汽车129万辆,签单保费52亿元。与此同时,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纷纷成立保险经纪公司。那么,车企入局...

    时间:03-17
  • 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 真金白银助企业纾困发展

      真金白银助企业纾困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增多,要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周期性调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

    时间:03-17
  • 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3年的6.2∶35.7∶58.1变为2021年的4.5∶30.6∶64.9……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

    时间:03-17
  • 企业争相布局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本报记者 黄 鑫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时间:03-17
  • 波导模式编码成功“插手”量子计算

      波导模式编码成功“插手”量子计算 多自由度光量子芯片呼之欲出  这些不同的电场横向分布特性被称为不同的波导模式,波导尺寸越大,支持的波导模式就越多。这些不同的波导模式按照电场分布特征进行命名,通常被...

    时间:03-17
  • 首款能“听见”声音的织物问世

      首款能“听见”声音的织物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听力有问题?把你的衬衫穿起来。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报道了一种含有特殊纤维的织物,其能有效探测声音。这种织物以我...

    时间:03-17
  • 量子混合算法更有效计算基态能量

      在真实量子设备上实现迄今最大规模量子化学计算   经典-量子混合算法更有效计算基态能量  科技日报北京3月16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量子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大,但仍然很少有实用的方法来利用它们额外的计算能...

    时间:03-17
  • 要论AI应用影响 这五大行业首当其冲

      能源 医疗保健 航空航天 供应链和建筑   要论AI应用影响 这五大行业首当其冲  科技创新世界潮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2021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专家指出,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进步不一定来自技...

    时间:03-17
  •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  在更多盐碱地种上水稻并实现高产高效是袁隆平院士的梦想之一。3月16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将推动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能力,为我...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