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碳排放数据岂容弄虚作假

2022-03-21 05:39:16

来源:经济日报

  碳排放数据岂容弄虚作假
   金观平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4家碳核查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问题。被点名企业的具体问题包括篡改伪造检测报告,授意指导制作虚假煤样,核查工作走过场、程序不合规、结论明显失实以及涉嫌编造虚假检测报告等。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跨入第二个履约周期不久,坚决向“碳造假”说“不”,释放出加强数据质量监管、维护全国碳市场制度权威、保障交易公平的强烈信号。

  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正成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点。在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总体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但全国碳市场运行不足一年,就出现了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扰乱碳市场秩序的情况。

  “碳造假”背后,是“碳利益”的影子。据测算,一家年碳排放量1000万吨的企业,按照目前60元/吨的碳价计算,若通过操纵数据将排放量降低10%,一年可以少花6000万元。此外,“碳造假”的出现,也暴露了个别碳核查第三方机构唯利是图,缺乏客观性与独立性。

  碳核查本应该帮助控排企业了解碳排放所涉及的诸多细节,算清楚自身的碳排放和碳资产,在提高碳市场数据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碳市场功能的发挥。但个别碳核查机构却念歪了“经”。例如,此次被点名的某公司,在与控排企业签订的咨询合同中,承诺“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可为电厂碳排放配额扭亏为盈,实现配额富裕”。在明知企业未留存历史煤样的情况下,授意指导多家控排企业临时制作煤样代替2019年和2020年的月混合煤样补测元素碳含量。碳核查机构违背职业操守,错误的把心思用在了投机取巧上。

  真实准确有效的碳排放数据,是碳排放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也是启动碳交易、保障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如果数据生成层面和数据复核层面出现造假问题,势必严重影响碳交易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不及时制止,则会形成“破窗效应”,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捍卫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对数据质量监管提出更迫切的要求。相关部门之前开展了重点技术服务机构及相关联的发电行业控排企业专项监督帮扶,围绕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关键环节,现场监督检查,上述问题正是在此过程中发现的。

  但要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造假,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比如,精准聚焦关键环节、核心要素,制定覆盖全过程的碳排放数据核查技术指南和工作程序。加快制定碳排放数据核查机构行业准入,明确违规行为和惩戒措施。加快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出台行业规范,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自律水平。该打的“政策补丁”、该补的“培训课程”要及时推进。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咨询、核查、检测服务行为,确保技术服务结果真实、合规、公正,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碳造假”案走进公众视野,表明全国碳市场建设不存在监管盲区,心存侥幸弄虚作假,终将得不偿失。同时也警醒控排企业,真正担当起减排责任,下大力气切实推进减污降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更要求各级监管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大对相关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力度,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夯实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

金观平

金观平

  • 相关阅读
  •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年轻人群遗嘱中财产类型更趋多元化

      记者今天(21日)从中华遗嘱库了解到,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对已经入库的22万多份遗嘱进行不同维度分析对比发现,过去9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  白皮书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

    时间:03-21
  • 工信部:加强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试剂等调度和供应保障

      中新财经3月21日电 21日,“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主持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支撑保障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试剂、疫苗、重点药物...

    时间:03-21
  • 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

      中新财经3月21日电 2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2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22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其中5G手机1137.4万部,同比下降24.5%,占...

    时间:03-21
  • 下个月还完债务,还要进军元宇宙?罗永浩长文回应:谣传!

      中新财经3月21日电 21日,有媒体发文《罗永浩“真还传”大结局》,称罗永浩6.7亿债务预计下月还完。对此,罗永浩于当日下午发长文回应,指出其中存在多处事实错误并予以澄清。  还债方面,罗永浩称,其限制消费...

    时间:03-21
  • 两部门: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中新财经3月21日电 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两部门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

    时间:03-21
  • 疫线之上用智慧“跑赢”时间:智慧流调溯源系统落地郑州

      近期,我国疫情频发,山东、上海、天津、深圳、北京等地都有散发病例被曝出。疫情的确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与疫情“搏斗”的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则贯穿了疫情防控的各流程,为疫情防控提效...

    时间:03-21
  • 关于理财产品破净、财富管理业务情况,招商银行高管一一回应

      3月21日,招商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多名高管对投资者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回应。尤其是近期理财公司产品破净问题,招行常务副行长王良解释称,其主要原因是与今年资本市场波动相关。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

    时间:03-21
  • 白云机场小程序显示:东航MU5735航班失事

      中新财经3月21日电 据白云机场小程序显示,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失事。白云机场小程序显示:MU5375失事。  据悉,MU5735由昆明长水飞往广州白云T1,执行航班为波音737-800(NG),机龄6.8年。  民航局数据显...

    时间:03-21
  • 海航集团易主,老股东股权清零

      来自最新的工商变更信息显示,已经获批破产重整的海航集团的股东,近日悄然变为海南海航二号信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海航二号信管”),海航集团原有股东则全部退出,股权清零。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海航二号...

    时间:03-21
  • 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2022年惠及中小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到2022年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