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再探新冠试剂工厂:用工量明显下降 行业降温肉眼可见

2022-03-23 10:41:18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

  最快十几分钟出结果,且无需排队,可居家自测的新冠抗原检测,终于在国内落地。3月11日,随着国家卫健委的通知,“自测版”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正式在国内实行。截至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已先后批复了1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九安医疗曾凭借着在美国市场的神奇抗原“自测盒”,股价上演了2个月10倍神话。国内的人口数倍于美国,在抗原检测放开之时,不少机构看到了超千亿元的市场空间。然而,资本市场上的相关新冠抗原检测概念股,却在短暂的亢奋后又纷纷回落,犹如坐了一回过山车。

  新冠抗原产业到底怎么了?这个行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后将何去何从?近日,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进行了一番详实的了解。

  用工量明显下降

  浙江安吉,被誉为“白茶之乡”、“椅业之乡”。每年,这两大产业都会吸引大量外地务工人员。但是,过去一年,当地防疫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远超传统优势产业。

  东方生物总部和安旭生物安吉生产基地,均坐落在安吉县城齐云路北段,两者相距约500米,均从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生产。根据两公司近日的互动平台信息,东方生物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1800万人份左右(折合月产能5.4亿人份),安旭生物的新冠测试盒月产能2.6亿人份左右。

  如今的安吉县城齐云路,虽然还可以用热闹来形容,但是较记者上一次的探访情况而言,出现了明显的降温。

  3月20日傍晚6时许,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赶到浙江艾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旭生物全资子公司)大门口时,往日喧哗已不见踪影。当记者以求职人员身份咨询保安时,得到的回复是“不招”。在门口等了近半个小时,偶然有工作人员出入,但没有遇到一辆运货卡车进出。

  终于等到一个愿意搭讪的大姐,当问及最近工厂是否还招工时,这位河南口音的大姐一肚子委屈,“刚刚辞职,大老远从河南赶来,才干了20来天,就没活干了。招工的时候,劳务公司说得很好,全年都有活干忙不完,现在才多久就变了。”

  较浙江艾旭生物而言,东方生物的工厂周边要热闹很多,拉货的集装箱卡车,会时不时从工厂内驶出。即便如此,也没法与年前的盛况相提并论。

  这种落差,在东方生物周边马路上卖菜、卖小吃的商贩们,也感同身受。一位商贩就向记者感慨,“春节前人最多,现在少了很多,生意也差了很多。”

  在蹲守的3个多小时里,记者采访了多位东方生物的临时工。有临时工称,其所在的车间,原来有7个小组(不代表公司的生产线),但现在缩减到2个小组;也有临时工说,大概一周前,负责招工的某劳务公司原计划辞退一大批临时工,后来听说工厂来了一些订单,就暂时不辞退临时工了;还有临时工埋怨,原来活多缺人的时候,车间组长的态度很好,现在活少了,如果手脚不利索的话,稍有不慎就会被罚款、扣钱,赚的钱越来越少了,所以走了不少人。

  而在今年1月记者探访时,曾亲眼目睹过数十辆大巴同时接送临时工上下班的盛况。

  此次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再次实地探访,随机咨询了两位大巴司机,他们也感觉到最近的变化。其中一位司机称,“最近临时工的人数少了,春节前忙的时候,一天要跑6~7趟,今天只跑了3趟。”另一位司机称,“原来忙的时候,一天来回跑10多趟,现在一天也就6~7趟。”

  厂家:全力以赴备战国内市场

  自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宣布将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补充开始,一场争夺国内市场的时间赛跑,就已在行业内展开。

  过去一周,为了应对抗原检测试剂在国内的注册,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与某新冠检测企业负责人肖飞(化名)说好的采访,时间调整了不下三次,且原定的面对面采访也变成了电话沟通。

  “原计划是亲自跑一趟北京,但因为疫情,半路上健康宝弹出了信息,不能去了。于是,与客户见面的地方临时约在天津,但天津又带星号,最终在唐山见了个面。”还未等记者开口,电话另一头的肖飞就开始不停地解释。

  在业界人士眼中,首批获批的5家企业(万孚生物、华大基因、诺唯赞、北京金沃夫和北京华科泰生物),不论从产能规模,还是实际出口量,在行业内并不特别出众。在看到首批放行的企业名单后,其他同行也对自家产品充满期待。

  肖飞对记者坦承,“这次出差的目的,也是为了公司抗原检测试剂在国内注册的事情。从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涉及到新冠产品的注册都不简单,资料申报可能会很麻烦。但不管怎样,国内政策还是放开了,而且今后的疫情还不明朗,所以公司抗原试剂在国内的注册申请,还是得往前推。”

  目前,申请企业最关心的事,莫过于海外临床试验的有效性。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评要点(试行)》,海外临床数据如果是按标准操作、并在要求严格的实验室完成,此次国内审批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各家企业临床试验完成的质量并不一样。CE认证和FDA认证,二者的含金量相差较大。如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海外临床试验,这些海外临床资料被调回后,通过国内审核只是时间问题。”业内人士对记者称,目前国内已获批的十几款产品都是测试盒,后续可能还会增加同款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浙江省已有100家企业的近500个新冠检测产品获得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上市。在抗原检测方面,浙江省共有18家企业的抗原检测产品纳入出口“白名单”。但截至目前,只有东方生物、艾康生物和奥泰生物3家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拿到国内通行证,其他公司仍在排队等待中。

  “应该情况都差不多,都在全力以赴为早日拿证在忙。目前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是先认可海外临床数据后办证,后面再补充国内临床试验。”尚未拿证的某上市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称,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之前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只能远销国外,而现在有机会在国内销售了。

  集采降价大势所趋

  伴随着国内政策放开,国内新冠抗原检测市场随之打开,但其商业化空间的大小,受国内疫情和防控策略变化、价格、市场竞争等多因素影响。

  根据国内政策建议使用场景,抗原检测市场大致可分为三大方面:针对国内多地散发的局面,有大规模筛查需求的省市;针对海关、机场、医院、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景应用;个人居家的自测需求。

  近日,各个销售渠道火速行动。包括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多在内的家连锁药店开始与新冠抗原自测相关企业展开合作销售,天猫、京东、美团等线上售卖渠道也纷纷跟进。目前,线上新冠抗原检测产品的售价单价,集中在每人份20元~25元左右。

  不过,从线上入驻的商家们销量来看,目前超过1万+销量的商家较少,普通销量在1000~2000单。对于那些日产能动辄就达几百万人份,甚至上千万人份的企业来说,这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国内抗原自测产品放开后,渠道商需要备货,前期出现抢货属于正常的商业现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抗原自测试剂在国内的市场不会很大。”从事抗原检测试剂的贸易商对记者分析,首先,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不及核酸检测高;其次,抗原自测的应用场景受现行政策的限制;另外,老百姓的整体安全、自觉意识不及西方国家,且普及率不高,影响抗原自测产品的终端销售。

  同时,国家卫健委专家也提醒,一般人群不要随意自测抗原。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提醒,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政府采购大单,最终也只能以“集采”模式开启。截至目前,共有广东、浙江、鲁晋联盟(山东省与山西省组成药品带量采购联盟)、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市陆续启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集采工作。

  在已公布中选结果的省份中,广东、河南两地公告万孚生物中选,其中选价格调整为9.8元/人份。而鲁晋联盟则公布了5家中选企业(包括华大基因、万泰生物、明德生物、东方生物、博奥赛生物),平均中标价约为8.3元/人份。

  另外,天津市医保局《通知》显示,明确临时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项目政府指导价5元/次,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不得上浮且下调幅度不限。

  “进入集采,就只能赚辛苦钱了。从价格来说,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的集采价都已经到了5元,抗原检测试剂的集采价高过核酸检测试剂没有道理。”一家新冠检测企业(核酸+抗原)对记者称,非标准化的核酸检测都已经集采了,本身就是标准化的抗原检测产品,进入集采是必然趋势。

  谈到抗原检测试剂今后的价格走势,上述企业还形象地拿起口罩打比方,“疫情初期,口罩是一罩难求,单个批发都要1元多,后来市场产能上来后,降到几毛钱每只,到现在,批发价已低至几分钱。抗原检测试剂的命运也会像口罩,产能十分充足,随着获批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继续下探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我国抗原试剂生产企业众多,潜在可用产能十分充足。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出口白名单,截至2022年2月15日,已有超过400家国产企业的新冠抗原试剂获得欧盟CE认证。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注册上市的抗原检测产品增加,未来厂家之间的价格战势必上演,行业有望迎来洗牌。

  • 相关阅读
  • 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人脸识别、区块链、物联网……这些最新的技术已经被运用在了被视为传统领域的建筑行业上。  作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项目的主力军,中建一局日前透露,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

    时间:03-23
  • 小鹏汽车回应黄牛倒卖订单:交车前将核实身份信息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葛成) 近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密集涨价,部分车型涨价幅度超万元。3月22日,中新财经发现在平台上,有小鹏汽车订单的倒卖信息。  中新财经发现,在...

    时间:03-23
  •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2年首批项目集中开复工

      中新网西宁3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中广核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乌兰县城供水……23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2022年首批项目正式集中开复工。  柴达木循环...

    时间:03-23
  • 北京教委: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不得超标超前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23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北京市中小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细则》要求培训材料内容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

    时间:03-23
  • 腾讯:2021年净利润2248.2亿 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减88%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23日,腾讯控股公布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在2021年第四季,未成年人总时长同比减少88%,总流水同比减少73%,预期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的影响将于2022年下半年全面消化。  根...

    时间:03-23
  • 专家聚焦“元宇宙+教育”创新 将征集20高校试点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邓力垚)“在元宇宙大学里,学生或可学到最好的大学课程。依托高沉浸感和体验,无限逼近线下的物理场景,学生可以跨越很低的壁垒,花更少成本,享受到全球一流大学资源。”慧科研究院院...

    时间:03-23
  • “济南日”首登迪拜世博会 深化与中东地区交流合作

      中新网济南3月23日电 (记者 赵晓)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济南日”活动3月23日在济南、迪拜两地开幕,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围绕“魅力济南,泉映世博”主题,深化济南与中东地区文化经贸交流合...

    时间:03-23
  • 通州运河核心区二手房市场升温 部分房源议价空间缩小

      “今年春节过后,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二手房成交热度有所回升,整体交易价格稳中有涨。”北京通州北运河畔的中介人员陈亮(化名)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和同事以前是发愁没人买房,现在发愁的是找不到好房源。  ...

    时间:03-23
  • 叮咚买菜被调查,生鲜电商应勿忘初心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叮咚买菜进行行政约谈并启动立案调查,同时秉承“四个最严”的原则,即刻开展专项行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此前,因前置仓存在用死鱼冒充活鱼、擅自“翻包”换签、日常消毒流于形...

    时间:03-23
  • 原料成本上涨,休闲食品龙头企业去年净利润集体下滑

      数家休闲食品上市公司去年都收益不佳。  3月21日,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8.06%。  对于净利润未随收入增...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