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2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占比创五个月新低

2022-03-25 09:56:49

来源:广州日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张露

  对比2021年全年至2022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出现新低,而5G手机的出货占比也创下近五个月来的新低。

  3月21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2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其中,5G手机1137.4万部,同比下降24.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6.5%。

  手机出货量为何出现收缩?当前消费者对于5G手机等市场品类的认知如何?为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多家品牌门店,了解当前手机市场的热点和销售情况。

  探因一

  新机售价越来越高 缺标志性应用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 2022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4788.6万部,同比下降22.6%,其中,5G手机出货量3769.8万部,同比下降11.0%,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7%。

  2022年2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29款,同比增长3.6%,其中5G手机15款,同比下降6.3%,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1.7%。2022年1~2月,上市新机型累计59款,同比下降27.2%,其中5G手机30款,同比下降37.5%,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0.8%。

  “5G手机占比为近五个月的新低。受春节假期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5G手机出货量创一年来新低,4G手机出货也同样是新低,且比5G手机下降幅度还大。”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称。

  对于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的下滑,通信高级工程师袁博对记者表示,国内智能手机的售价越来越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的性能实际上是足够的,并没有新的应用来驱动消费者购买新的智能手机,单台智能手机的使用期限大大增加,这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换机欲望”。

  记者走访多家手机门店时了解到,包括小米、vivo、荣耀等品牌在内的多家手机品牌门店当前仅销售5G手机,甚至有销售人员纷纷充当起话费促销活动的推广员。“就算不买手机也可以在我们这里办理话费套餐”,有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升级其推荐的5G套餐,就能获得运营商720元到2400元不等的补贴优惠。而且多位线下门店销售人员还表示如果记者需要购机,可以降价优惠并比线上购买多获得无线耳机、无线充电器或免费贴膜等赠品及服务。

  “当前5G手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缺乏标志性的应用,这就导致很多消费者5G手机的业务和4G手机没有根本区别,这也抑制了一部分用户更换5G手机的需求”,在他看来,当前5G手机的普及符合市场预期,而且随着5G的SoC芯片价格已经降低,中低端的5G手机已经相当普及。

  探因二

  5G套餐费用较高 部分地区无网络

  目前4G手机用户数仍是主流。对于中国消费者不使用5G原因调查中,记者从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2年H1中国移动通信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中获悉,在5G使用上,有62.0%的消费者表示不使用5G的原因是,4G可满足自己日常需求;有44.5%的消费者认为存在5G 套餐费用较高;31.0%的消费者认为5G手机较贵以及23.9%的消费者认为当地没有5G网络等问题。

  从上述消费者调查中不难看出,更换5G手机的需求并未完全释放出来,这导致了5G手机在市场上“卖不动”。同时,资费、5G手机的价格以及5G网络覆盖问题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点。

  “从消费者调查显示,5G通信套餐流量普遍在30G~60G居多,套餐费用在150元以内。消费者更多的是考虑哪个套餐性价比高。”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当前三大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在价格体系上几乎无差异,因此,用户在选择5G套餐时主要考虑的是哪个套餐性价比更高。

  就5G网络覆盖问题而言,目前5G基站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月份末,5G基站总数达150.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5%。其中,1~2月份新建5G基站8.1万个。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5G建设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5G建设远超于其他地区。

  新机集中于折叠屏

  有品牌降价超1/3

  3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区的一家荣耀门店内,1月份发布的荣耀Magic V摆放在相当显眼的位置,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称,当前这款折叠屏手机需要在线上预约购买,12GB+512GB版本售价为10999元。

  “折叠屏上市以来需求非常旺盛,我们现在在线上是全款预售,但每次放出来的货都秒尽,收货要等21天到一个月。”荣耀CEO赵明日前表示。他解释称供应如此紧张是因为今年供应链面临的“黑天鹅”事件比较多,导致一些工厂经常会出现特殊时期。

  2021年起,各大国产品牌纷纷推出折叠屏手机,在2022年MWC(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TCL、OPPO、荣耀等手机参展商也纷纷展示了自家的折叠屏手机或概念产品。vivo也发布了其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

  近日,市调机构Omdia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追踪报告显示,到2021年末,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达1150万台,这是自2019年首款折叠屏智能手机推出以来的新纪录。Omdia指出,今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将比去年大幅增长,达到1400万台。预计销量将每年稳定增长,到2026年达到6100万台,占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的3.6%。

  有手机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已经降价超三分之一。记者来到天河区的一家小米门店时注意到,最显眼的地方仍摆放着去年上市的首款折叠屏手机,而这部发行价为10999元的12GB+512GB版本小米MIX FOLD的价格标签上显示的8999元已“直降”2000元,如今到手价仅6999元。

  Omdia报告指出,截至目前,三星折叠屏手机已出货超1000万台,占据折叠屏手机销量的88%,也是唯一折叠屏手机销量过千万的品牌。华为是折叠屏手机市场第二大厂商,市场份额为10%。

  • 相关阅读
  • 国家发改委:各地要把保持工业平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了解地方开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作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近日,产业司召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  会上,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重庆6省市发...

    时间:03-25
  • 银保监会: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相关工作正在研究推进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设立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如何落地?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3月25日答记者问时表示,相关工作正在研究推进,初步考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统性隐患的...

    时间:03-25
  • 首届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举行 推出招商项目199个

      中新网成都3月25日电 (记者 何浠)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承办的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25日在成都举办。招商会“云发布”招商投融资项目手册,共推出招商项目...

    时间:03-25
  • 外汇局:2021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3243亿美元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1年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3243亿美元,对外负债73410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833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

    时间:03-25
  • 外汇局: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445亿元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445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732亿元。  2021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574亿元,...

    时间:03-25
  • 银保监会:21家银行监管数据质量违法违规 合计处罚8760万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据银保监会官网25日披露,近期,银保监会严肃查处一批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数据质量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共21家银行机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

    时间:03-25
  • 如何帮助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 银保监会回应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两年来,银保监会指导银行保险机构从大局出发,持续加强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金融服务。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顺利转换,会同相...

    时间:03-25
  • 奔驰召回6万多辆汽车 涉及A级、E级、GLA等车型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日前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

    时间:03-25
  • 银保监会: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银保监会表示,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时间:03-25
  • 银保监会: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将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

      中新财经3月25日电 25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3月22日正式成立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是专业性的养老保险经营机构,将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  “我们鼓励该公司在业务经营、风险管控和...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