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有六大行去年业绩稳步增长 资本充足率全面提升

2022-03-31 09:01: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吕东 见习记者 杨洁

  3月30日晚间,随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国有六大行年报披露全部出齐。

  作为上市银行乃至A股上市公司中的领头羊,国有六大行在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同时,交出了一份盈利全面增长、资产质量集体保持稳定的业绩答卷。《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集团口径,下同)同比增幅达11.85%。此外,截至去年年末,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2020年年末出现不同幅度下降。

  国有六大行“合赚”超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普降

  2021年,国有六大行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同比增长7.6%,营收领跑其他5家银行;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达11.38%,增速领先。

  同时,国有六大行去年净利集体飘红,全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5%,且6家银行增幅均在10%以上。

  工商银行继续蝉联“最赚钱”银行。2021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483.38亿元,同比增长10.27%;邮储银行虽然实现归母净利润最少,仅为761.70亿元,但该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18.65%,位居增速榜榜首。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大幅增长,已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国有六大行去年非利息收入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且非利息收入占比均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增长。建设银行2021年非利息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88.26亿元,且同比增幅最大,达21.60%;交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大,接近四成。

  受贷款和垫款力度影响,国有六大行去年资产规模再上一层楼,均较2020年年末出现不同幅度增长。

  此外,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排名前三位。截至2021年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均超30万亿元,分别为35.17万亿元和30.25万亿元。农业银行紧随其后,资产总额突破29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6.9%。

  业绩普涨同时,国有六大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资产质量也呈现出积极向好局面。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2020年年末有所下降,且均低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同期商业银行1.73%的均值。

  截至去年年末,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2%,较2020年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967.96亿元,不良贷款率1.48%,分别较2020年年末减少9.02亿元、下降0.19个百分点,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降”。

  由于资产质量得到改善,国有六大行2021年的计提拨备策略也整体趋同,6家银行中,有4家的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较2020年有不同程度下降。中国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42.20亿元,同比降幅最大,达12.43%。此外,建设银行减值损失下降幅度也超过10%。

  同时,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考虑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以及坚持稳健审慎策划,在去年均加大计提拨备力度。交通银行资产减值损失686.91亿元,同比增长9.83%;农业银行信用减值损失1658.8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近1%。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将保持较好水平,资产质量也将保持整体稳定,且风险抵补能力较好。此外,可能会有部分上市银行出现息差收窄,净利息收入下降的情况,这是利率市场化、资金成本不断提升等诸多因素合力影响的结果。

  资本充足率全面提升

  普惠金融贷款大幅增加

  2021年,国有六大行在通过净利润增长带动资本内生累积能力的同时,外源性资本补充力度也在持续加大。特别是6家银行纷纷加快了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节奏,进而有利于其资本充足率维持较好水平。

  年报显示,6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较2020年年末有所增长。截至去年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增至18.02%,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

  2021年,国有六大行全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大对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截至去年年末,国有六大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均有大幅增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年末,农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至1.32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长38.8%;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创历史新高,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15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速达53.15%,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06.0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比例超14%,稳居国有大行前列。(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天津首个跨境电商进口退货中心仓正式启用

      中新网天津3月31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31日从天津海关获悉,日前,首批共154件跨境电商退货商品经天津保税区海关关员查验后,进入位于天津港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进口退货中心仓,这标志着天津市首个跨境电商...

    时间:03-31
  • “沸腾”的气泡水:巨头争抢Z世代,0糖0卡能“造富”?

      “别让年轻人跑了”,无糖市场开启围猎赛。  “0糖气泡赛道又来了一位强劲玩家。” 3月中旬,朱丹蓬在朋友圈记录下行业变动。作为食品产业分析师,玩家扎堆进场显然已非新鲜事。  这位“强劲玩家”便是手握大...

    时间:03-31
  •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通报5起税收违法案件

      中新财经3月31日电 31日,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六部门联合查处5起税收违法案件。  自2021年10月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

    时间:03-31
  • 普华永道:去年中国医疗服务交易规模超千亿元 系近六年最高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庞无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3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1年医疗服务交易规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下同),达到六年以来的最高位。  报告指出,2016年至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

    时间:03-31
  • 国内油价迎年内六连涨 本轮油价上涨幅度不大

      中新财经3月31日电(葛成) 国家发改委通知,3月31日24时起,每吨汽油上调110元,每吨柴油上调110元。据机构测算,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0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9元。资料图。中新社记...

    时间:03-31
  • 税收红利落实落细 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

    时间:03-31
  • 多家银行公布2021年“成绩单”:营收稳健 服务实体见成效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罗知之)近日,多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整体来看,多家上市银行实现了净利润稳定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好转。围绕支持实体经济、机构转型方向、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上市银行2021年有...

    时间:03-31
  • 直播间“一键下单”找工作 线上直播招聘新模式能否解蓝领招聘之困?

      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记者冯烁) 直播间可以找到什么?除了多种多样的日化百货、精美新潮的服装饰品,现如今,直播间还为观众提供了新选择,那就是职位。  近段时间,“直播带岗”火了起来,求职者可以通过收...

    时间:03-31
  • 国家发改委:积极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

      中新财经3月31日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视频会。会上,规划司负责人强调,准确把握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

    时间:03-31
  • 多地房贷利率重回“4”字头,释放什么信号?

      中新经纬3月31日电 (魏薇)一向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信贷政策正在起变化。近日,多地被曝出房贷利率下调,尤其是苏州、成都等城市被传首套房贷款利率甚至降至4.6%。  受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因素影响,2021年,...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