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打破学历“天花板” 搬走就业“绊脚石”

2022-04-03 05:30:23

来源:工人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伟大变革】打破学历“天花板” 搬走就业“绊脚石”

  “吸引我的不仅是10多万元的年薪,还有这个现代化智能企业里技术工人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今年年初,李霖收到了南京一家机床行业的头部企业的“橄榄枝”。

  李霖就读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教育部2019年批准的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专科起点入学的两年制本科学生将于今年6月份毕业。这批学生未出校门就被企业“争抢”,学校年前组织本科专场招聘会,企业提供的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元,平均每人能收到2个以上企业录用通知。

  这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明显提升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本科的“春天”

  “亲朋好友都说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出路比一些普通本科大学生还好。”李霖用亲身经历改变了身边亲友对职校毕业生职业前途差的刻板印象。

  上职校其实是李霖高考失利后被动的选择。刚入学时,他一度心灰意冷。学校老师帮助李霖恢复了自信,他不再自怨自艾,开始苦学理论与实操技术,拿到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中级、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证书中级“X”证书,又幸运地赶上了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的好时机,成长为拥有本科文凭的准技能人才。

  和李霖被动选择职校不同的是,姜宇去年以高于本科录取线20多分的成绩,入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习冶金技术。是到职业大学读心仪的专业,还是报考普通大学,面对被调剂到不感兴趣专业的风险?姜宇也曾犹豫过。当了解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是国家“双高”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学生的就业前景良好后,他坚定了自己对职业本科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步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2019年,我国开始试点职业本科生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往前迈了一大步。如今,已有职业本科学校32所,在校生12.9万人。

  为“抢购”技术创新能力更强、理论基础更扎实的高技能人才,去年6月,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成立南工—北京精雕学院,为企业量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每届培养学生300人左右。该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每年销售设备1万台左右,每年至少需要5000名左右的职业本科人才来适配,现有的培养规模还远远不够。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这意味着,3年后职业本科教育招生或将达到50万人以上。

  另一个“赛道”上大学

  去年9月,林维维和初中好友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没想到曾经关上的那扇门,又打开了。”她兴奋地对记者说。

  初中毕业后,成绩不佳的林维维被“分流”到青岛电子科技学校,她的好友则按部就班地在一所普通高中学习。不过,3年后,两人分别通过普通高考和“职教高考”,考上了青岛科技大学。

  近年来,不少中职生像林维维一样,通过“职教高考”迈入大学校门。在1300多万名中职生中,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在中职。推动中职教育向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打通中职教育发展“断头路”,打开中职生的成长空间,成为近些年来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热点。

  自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山东、江苏、江西、四川、重庆、福建、安徽等地已对“职教高考”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

  山东省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如今全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有力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去年,山东全省中考有2.95万人达到了普高线却选择上职业学校,还有1.7万名学生在普高学习,之后转到了中职学习。“职校只能招收低分生”的难题,开始逐步得到破解。

  考试招生是牵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国逐渐完善了“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如今,正在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

  从中职到高职专科,再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满足了人们对更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需求,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都在增强。

  打通出口,为就业“清障”

  “招聘对象为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获聘人员为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享受国家及省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今年3月,看到广东省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时,应届毕业生李明敏心动了。

  李明敏就读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他报考了汕头市一家规划测绘院的测绘岗,这一岗位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李明敏跟着导师参与过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参加过省级技能大赛,他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有信心,“只要有公平竞争的舞台,我就敢去一试身手,不怕跟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同台竞技。”

  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国务院学位办表示,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效力。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降低了职校生的就业限制门槛,打通出口进而传递给前端美好愿景,这让打破职业教育“天花板”有了实质性的政策突破。

  有关人士表示,职业教育要想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家长和学生的主动选择,关键还在于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只有让技能型人才有出路、有出息、能成才、能出彩,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稳步推进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不少产业工人拥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今年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我国正在为技能人才探索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即由低到高,在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的基础上,再增设首席技师。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技工工人“天花板”还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摸高”。

  技术工人的路越走越宽阔,让职校生备受鼓舞。“期待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努力书写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展望未来,姜宇充满信心。

  于忠宁

  • 相关阅读
  • 吉林省开辟55家蔬菜应急保障基地 增设蔬菜中转站 帮助老百姓拎稳“菜篮子”

      央视网消息:为了保障蔬菜供应,4月1日起吉林省开辟55家蔬菜应急保障基地,同时设置多个运输中转站,在有效解决外埠车辆防疫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物资运输和投放效率。  4月1日起,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开辟55家...

    时间:04-03
  • “江南茶祖之乡”浙江天台山云雾茶“云端”开茶

      中新网台州4月3日电(范宇斌 卢茴露)华顶祭茶、春茶直播、手工古法炒茶、茶叶拍卖、农产品展销、茶文化研学、茶园汉服游……4月3日,“千年茶祖携香来 万亩茶源向未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2022年“云端...

    时间:04-03
  • 东京股市将改组为三大市场板块

      新华社东京4月3日电(记者刘春燕)为促进上市企业改革、提升东京股市吸引力,东京证券交易所4日起将从四个市场板块改组为三个。  改组前,东证四个主要市场板块包括相当于主板市场的东证一部、相当于中小企业板块...

    时间:04-03
  • 春潮激荡新福建:改革再出发

      中新社福建三明4月3日电 题:春潮激荡新福建:改革再出发  中新社记者 闫旭  “村子里的林子可以随时变现和买卖了。”阳春三月,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梨树村处处新绿,生机勃勃,村民老乐望着家门口的...

    时间:04-03
  • 聚焦气候变化 中德专家共论合作与发展

      中新社北京4月3日电 (刘文文)2022年是中国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为推动中国与德国和欧洲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携手引领全球低碳发展进程,“东西问·中德气候对话”活动近日以线上形式召开。中德两国政、商、...

    时间:04-03
  • 配送费最高涨幅达10倍以上!上海金大碗餐饮被罚

      中新财经4月3日电 3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上海金大碗餐饮有限公司涉嫌哄抬价格的情况通报。  通报中称,4月1日,接举报反映上海金大碗餐饮有限公司存在收取高额配送费、赚取不正当收入的违法...

    时间:04-03
  • 江苏省再次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中新网南京4月3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江苏省医疗保障局3日消息,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形势新变化,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减轻群众检测费用负担,江苏省将再次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

    时间:04-03
  • 去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系统业务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395.0...

    时间:04-03
  • 破解“中介垄断” 陕西建立全省统一网上中介服务超市

      中新网西安4月3日电 (记者 张一辰)记者3日从陕西官方获悉,为破解“中介垄断”“中介不中”“中介中梗阻”等问题。陕西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目前,该超市已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投入运行。  陕...

    时间:04-03
  • 北京发布61项地方标准 涉智慧小区、老年友善医院建设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杜燕)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发布61项地方标准,包括《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规程》《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定技术规范》《中央厨房布局设置与管...

    时间:04-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