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打榜、充值……清明节“云祭祀”乱象丛生

2022-04-04 12:21:56

来源:证券时报

  清明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当这时大家都会去墓园祭拜悼念逝去的亲人。网上祭祀并不是新生事物,不过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已经越来越普及,一些不规范的祭祀平台也油然而生。

  受文化影响,祭祀、殡葬行业一直较为冷门,不过资本与殡葬行业的接触却早已开始,2013年就有内地第一殡葬股冲刺港股IPO,Crunchbase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就有超过26笔新型殡葬服务企业的融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殡葬业未来或将是一个不错的赛道。

  线上祭祀乱象

  清明节到了,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不过受疫情影响,国家民政部召开的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政府需制定与当地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祭扫政策,其中也多次强调: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网络祭扫并不是新鲜事物,不过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普及,过去人们在网上祭祀的主要是一些先烈或名人,近年来大家也开始在网络祭祀自己逝去的亲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及监管,一些网络祭祀的乱象也油然而生。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互联网以及手机各大应用平台上出现了不少“云祭扫”服务,记者以“祭祀”为关键词,在APP商城下载第一位祭祀APP,随后便能填写免费建设纪念馆,填写时并不进行审核,可以任意上传照片,而祭拜的贡品均需要用户进行充值,部分商品价格高达600元,还有一些APP还推出了打榜功能...然而此类APP基本都是捞了钱之后关停跑路,根本不会长期运营维护,可见其中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线下祭祀套餐也很丰富。近日,闲鱼上就出现了不少清明代祭扫套餐,价格在200-1000元左右,其中包含不同的套餐,擦拭墓碑、献花、上香、默哀都可以找人代为进行,一些较为“良心”的卖家会在祭祀时和客户全程视频,但也有不少人仅仅发给客户一个不知多久前拍摄的视频或者照片敷衍搪塞。

  有殡葬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线上祭祀网站还有待加强监管,一些规则还需要细化,线下代祭祀很多也并不靠谱,他们大多是叫一些同城送把花送到墓地就行,这样不如你自己叫一个跑腿服务。”

  4月2日,国家网信办表示,为倡导文明风尚,规范网络祭扫秩序,防范借网络祭扫传播封建迷信信息、随意“立碑”侵犯他人权益、恶意敛财损害群众利益等乱象,国家网信办相关部门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明期间网络祭扫规范管理工作。

  殡葬业投融资

  早在2013年,就有内地殡葬企业冲刺港股IPO。彼时,福寿园计划赴港上市,IPO的融资规模约2亿美元,其IPO引起了全球私募股权公司凯雷投资集团的兴趣,当时,凯雷发言人透露,该集团已经和福寿园展开磋商。

  同年,一款名为“中金赛富朝阳产业基金”的项目正通过不同渠道推介中,据了解,这笔投资的主要业务模式为,在与寺庙达成合作协议后,浙江大慈文化公司将出资参与寺庙的扩建项目,核心是参与建设存放逝者骨灰龛的特定殿堂等,而采取如此“塔葬”或“殿葬”方式往往会有一部分“认捐款”,即为大慈文化公司投资主要的回报来源,这只基金也将从中间接获取寺庙投资回报。

  据Crunchbase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就有超过26笔新型殡葬服务企业的融资,不过很多都处于早期阶段,少数几家拿到 Y Combinator、500 Startups 等投资型孵化器的融资。

  虽然殡葬行业仍多以小团队的小作坊形式存在和运营,但提到“科技+殡葬服务”,也有不少入局者。比如,Bio-Response Solutions是一家提供“液体火化”(或称“新型水葬”)的科技公司。在专门的设备中,高温强碱溶液使遗体分解为蛋白质、盐、氨基酸、水等基本元素。

  据硅兔赛跑报道,通过Better Place Forest的网站,你可以在加州的森林里选择一棵心仪的树,将骨灰和土壤混合后埋在树下。根据个人喜好,你可以选择成为小树的肥料,帮助它茁壮生长,也可以为珍稀古木贡献微薄的营养。更有趣的还有,如果你实在觉得长眠于地下太普通,你可以坐着Celestis的航天器绕地飞行、登陆月球,甚至飞往宇宙的深处永不回头。

  一家荷兰公司Loop在与两个殡葬公司合作推出全世界首个菌丝做的“活”棺材,可以去除遗体有毒物质,还能肥沃土壤。看了的网友不禁感慨:多少钱才能买到它!

  不过,我国从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我国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伴随着老龄化问题,死亡人口逐年攀升,死亡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殡葬业或将是一个不错的赛道。

  • 相关阅读
  •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消费提示

      春暖花开,气候温和,万物复苏  春雨过后,自南向北开始长出野生蘑菇,防疫期间久未户外活动的朋友,心中惦念着外出采摘野生蘑菇。采摘之前,应先看看以下消费提示。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我国野生蘑菇广...

    时间:04-05
  • 买到直接赚1倍!成都一楼盘火了,3373个家庭抢购,楼市回暖?

      最近成都一楼盘开盘就火!  3月30日深夜,成都恒大天府半岛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告称,已经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3月31日和4月1日为网上登记时间,根据4月2日公布的复核名单,两天时间就有接近3400户购房者通过资...

    时间:04-05
  • 韩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超4% 创10余年来新高

      当地时间4月5日,根据韩国统计部门数据,韩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超过4%,达2011年12月以来新高。分析指出,物价持续上涨同经济复苏过程中需求压力增加,以及近期乌克兰局势紧张带来的全球油价上涨有...

    时间:04-05
  • 国铁集团: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9.48亿吨 增2.8%

      中新财经4月5日电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9.48亿吨,同比增加2587万吨、增长2.8%,其中发送电煤3.5亿吨,同比增加2154万吨,增长6.5%。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

    时间:04-05
  • 年报披露在即,多家上市公司“临阵”换审计有何隐情?

      冒着年报“难产”的风险,上市公司为何要换审计?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年初至今,已经有超过5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已变更或者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其中,部分上市公司是打算更换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

    时间:04-05
  • 光明乳业回应“牛奶不能喝”:目前在售产品无安全问题

      中新财经4月5日电 据“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消息,4日,一段“光明牛奶厂大乱,这几天不能喝光明牛奶”的聊天记录在圈群传播。该记录称,光明牛奶厂被拉走了134名员工,两个确诊阳性。  针对以上问题,光明乳业...

    时间:04-05
  • 音乐人入驻二手交易平台 220元包词曲频现抄袭质疑

      音乐人入驻二手交易平台 220元包词曲频现抄袭质疑 闲鱼卖歌  与“音乐”完全不搭边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入驻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有在专业音乐院校读书的大学生,有一直从事配乐工作的音乐人,也有全职“卖歌...

    时间:04-05
  • 美国大发能源财!欧洲誓言削减俄气,能否避免今冬“气短” ?

      地缘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持续冲击天然气市场。  过去一周,欧洲多国纷纷开始预警可能出现“断气”,德国、奥地利先后宣布天然气进入“紧急状态”。在宣布制裁对俄能源出口的同时,如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物价问...

    时间:04-05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4日上涨

      新华社纽约4月4日电(记者刘亚南)纽约股市三大股指4日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03.61点,收于34921.88点,涨幅为0.30%;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36.78点,收于4582.64点,涨...

    时间:04-05
  • 及时雨来了!多地出台金融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

      为应对疫情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银保监会日前提出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企业恢复发展。山东、浙江、江苏等地正在根据防疫要求和企业需求,抓紧落实各项金融...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