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王一博代言的太平鸟因虚假宣传被罚 一年广告费花掉5.26亿

2022-04-08 20:11:18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4月8日电 (赵佳然)近日,太平鸟全资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款。在这背后,太平鸟近年来销售费用不断攀升,其中2021年广告费用更是高达5.26亿元。

  貉子毛当狐狸毛宣传 太平鸟被罚

  据信用中国官网公示信息,近日,宁波太平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被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并被责令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天眼查App显示,上述公司为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太平鸟曾在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上架销售了一款皮草马甲,宣传的主页面标有:“轻奢派”太平鸟皮草马甲外套女2021冬季新款真狐狸毛年轻皮草。然而实际上,该马甲的合格证上印有“品名:奢华皮草马甲,面料材质:貉子毛皮,生产单位: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等字样,材质宣传与实际面料不一致。

  此前,太平鸟也曾因涉嫌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公开信息显示,太平鸟曾在电商平台上新一款“魔力燃脂裤”,然而却无法证明面料具备燃脂功能,于2021年8月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2万元。同年12月,太平鸟涉嫌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处罚款2400元。

  公开资料显示,太平鸟为一家时尚服饰企业,于2017年上市A股,旗下服装类品牌包括太平鸟(PEACEBIRD WOMEN\MEN)、乐町(LEDIN),童装品牌Mini Peace、贝甜等。

  一年广告费5.26亿 为研发费用3.5倍

  屡次被罚背后,是太平鸟“增收不增利”的业绩现状。据2022年3月太平鸟发布的财报,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9.21亿元,同比增长16.34%;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下降4.99%。

  此前财报显示,太平鸟近年来归母净利润增长并不稳定,2019年同比下滑3.07%,2020年同比增长30.13%,2021年再次同比降低。与此同时,2019-2021年的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2.80%、18.41%和16.34%。

  近年来,太平鸟为自己打上了年轻、时尚的标签。年报中公司称“坚持以年轻的时尚与潮流方式演绎,全新诠释中国文化”。相应地,太平鸟也选择了年轻群体熟知的明星以扩大知名度:近年来,太平鸟先后签下王一博、欧阳娜娜、白敬亭、杨倩等知名艺人、运动员作为代言人,营销费用也水涨船高。

  2021年度,太平鸟的销售费用从上年的32.73亿元上涨为39.49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由3.65亿元上涨为5.26亿元,涨幅约43.97%。公司称,加大品牌宣传投入带来了广告宣传费用的增长。

  相比之下,太平鸟的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财报显示,2021年度太平鸟研发费用为1.52亿元,增幅30.74%,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加大设计投入,设计开发费等相应增加。以此计算,太平鸟该年度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近26倍;仅广告宣传费也是研发费用的近3.5倍。

  从近五年财报来看,太平鸟的销售费用从2017年的24.49亿元涨至39.49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用从2.54亿元涨至5.26亿元。与此同时,研发费用从8708万元涨至1.52亿元。可以看出,近年来公司研发费用与广告宣传费用一直相差甚远。

  事实上,近期太平鸟的口碑也曾经历危机,其服装设计方面也屡被质疑。2021年,“太平鸟多次被控抄袭”登上热搜,有博主曾自己旗下的服饰产品被太平鸟“复制”;另有网友也表示发现太平鸟涉及抄袭其他品牌。据媒体报道,太平鸟回应该事件称,公司有专门的品牌设计师和摄影团队,如果真的涉及抄袭问题,原创品牌可以走法律途径。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快时尚曾凭借紧随潮流、价格亲民以及快上快下等优势,在中国市场井喷式发展。然而,在市场面临饱和的状态时,企业需要以崭新的形象和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目前,快时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质量与价格。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对中新经纬表示,此前部分快时尚品牌纷纷退出市场,与消费者的转变有莫大的关系;当代对市场不了解、对消费者不了解的时尚品牌,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他认为,当“90后”“00后”等新生代成为服饰主力消费人群,品牌需要多渠道互通,充分迎合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小众化的喜好。(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 相关阅读
  • 国铁集团: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

      中新财经4月9日电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消息,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新线开通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  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负责人介绍,...

    时间:04-09
  • 两部门:到2025年自动驾驶等技术在部分场景得到示范应用

      中新财经4月9日电 日前,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交通运输技术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

    时间:04-09
  • 国家医保局:全国30省份下调核酸检测价格

      中新财经4月9日电 4月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文称,新一轮全国新冠核酸检测降价进展顺利。  近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联合部署新一轮全国新冠核酸检测...

    时间:04-09
  • 湖北襄阳年产值达46亿元——牛肉面“煮”出大产业

      “等回到地球,最想吃的还是襄阳牛杂面!”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在太空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让襄阳牛肉面和牛杂面火出了圈。小小的一碗牛杂面里,不仅盛着英雄浓浓的思乡情,还培育出一个大产业,收获了众多消...

    时间:04-09
  • 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

      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  “四朵云”飘来新机遇  国际分析机构Canalys日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的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已达274亿美元,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

    时间:04-09
  • 疫情不上班,贷款怎么还? 怎样看待还款缓冲期?

      新闻1+1丨疫情不上班,贷款怎么还?  受疫情影响无收入,是否可以缓交房贷?当前,这一轮疫情波及全国多地,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受疫情影响,尤其是一些封控区居民,甚至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断收”的情况,房贷...

    时间:04-09
  • “换手机不如换手机壳”,这届年轻人为啥不换机?

      中新财经4月9日电 (记者 吴涛)近日,包括中国信通院在内的多方数据显示,国内手机市场不振,出货量接连下滑,“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换手机了”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讨论。这是因为啥?  多款手机降价,销售还下...

    时间:04-09
  • 电车取代油车 离现实还有多远?

      中新财经4月9日电(葛成) 近日,比亚迪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的消息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比亚迪第一百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汉EV下线 比亚迪供图  “停产”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讨论,有人借此断言:燃油车的“...

    时间:04-09
  • 这个活动,创意先锋“线上”齐聚,思维碰撞6小时

      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 “创意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琢磨,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意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人跟AI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我们要各展所长,协作共创,共生共创”。  元宇宙、AI创造力、品牌美...

    时间:04-08
  • 上海公积金中心:受疫情影响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

      中新财经4月8日电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公众号8日发文指出,为配合做好本市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和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