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地松绑限购限售 楼市调控迈出关键一步

2022-04-12 11:07:41

来源:新京报

  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逐渐宽松。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要求,以及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到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五限”政策……从单向政策到综合政策,从三四线城市到以郑州、兰州、青岛、哈尔滨、苏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稳增长是今年宏观经济的头等大事,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必然成为防风险、保民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值得关注的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面对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重大差异,各个城市如何更好地落实“一城一策”?热点城市与非热点城市的调控该如何走?政策宽松的尺度如何把握?

  从降低首付比例到放松限购限售

  今年2月底开始,多个城市出现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的现象,比如温州、南通、佛山、重庆等地区部分银行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福州、晋中、南宁等地区下调公积金购房首付比例。

  以佛山为例,部分银行非限购区楼盘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20%。在驻马店,购买二手房的首付比例为30%,部分新房项目商业贷款执行20%的首付比例。

  与此同时,多个城市房贷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杭州首套房贷款利率普遍由5.7%下调到5.3%,二套房贷款利率由5.9%下调到5.5%;广州、苏州有个别银行的房贷利率最低可以做到4.6%。

  部分城市还有发放购房补贴、放开落户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举措。但是,对于楼市影响较大的“五限”政策出现松绑迹象,更具信号意义。

  在省会城市调控松绑中,郑州成为最先破局者。3月1日,郑州发布房地产新政,其中明确规定,子女、近亲属在郑州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州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更为关键的一条是,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这意味着郑州定向取消了“认房又认贷”。

  随后,兰州房地产调控政策也有所松动,除了通过老年人和幼儿两个维度进行了限购的定向松绑外,也定向取消了“认房又认贷”。

  此外,青岛部分地区取消限售,苏州二手房限售时间由5年改为3年,秦皇岛废除限购令,衢州同时取消限购和限售。

  对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布房地产松绑政策,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这是对行业的纾困,行政干预的调控措施本来就是短期的,是根据楼市的风向进行调整,楼市热时捡起来,楼市冷时就退出去或者松绑,这是很正常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不仅事关行业本身,还影响着建筑、建材、工程机械、家居等上下游产业。因此,房地产稳定,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在“一城一策”的思路下,各地落实房地产调控主体责任,结合自身现状,出台适合的调控政策,有望进一步释放合理购房需求,逐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于地方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和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五限”政策宽松试水与尺度把握

  回顾前两年,房地产调控“五限”政策试图宽松时,总会被叫停,比如2020年上半年曾有12个城市出现政策调控“一日游”现象。如今,在“一城一策”的思路下,部分二线城市“五限”政策出现宽松,虽然是定向松绑,但是信号意义重大。不过,市场仍有很多疑问,限购限贷限售的放松能否成为主流?放松的尺度会有多大?

  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看来,限购放松的城市会增多。总体来看,“五限”政策的逐渐放松会在全国更大面积铺开,但涉及的城市会明显倾向于市场供大于求的中小城市,而一、二线热点城市的全面放松可能性极小。

  李宇嘉认为,在限购之前,需要退出限售,让存量房流转起来。此外,限贷的松绑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退了之。因为退出限贷很可能造成加杠杆炒房现象,所以限贷政策的调整,比如首付三成变两成,取消认房又认贷,一定要监测杠杆的变动,不能违规加杠杆,不能引发新一轮的投机行为。最关键的还是控制好杠杆,举例来讲,首付款一定是自己的或者直系亲属的,一定要做穿透式管理。此外,要控制消费贷和经营贷,不能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热点城市与非热点城市的调控抉择

  那么,哪些城市具备条件放宽房地产调控?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从抑制投机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发生很大的转变,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上涨预期没有了,基本上没有太多人去炒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城市可能会放宽房地产调控,也有条件放宽,但是少数热点城市不具备条件,主要是担心炒房。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各大城市不仅经济发展、消费水平不同,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也存在明显的分化。一二三四线城市如何调控?热点城市与非热点城市调控政策如何抉择?

  郑州、哈尔滨和兰州虽然是省会城市,但和很多深度降温城市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市场的供需处于长期失衡状态。张波表示,此类省会城市房屋交易市场降温的同时也会带动土地市场降温加速,加之房地产金融侧前两年的管控加强,导致房企拿地的信心明显不足。在土地市场和一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连环效应影响下,市场的低迷会长期存在,这也是此类城市政策全面快速放松的重要原因。因此,此类省会城市下一步出台控制供给并提升需求的政策对市场影响更为直接,包括供地政策的调整、拉动自住型需求积极入场。

  “但是,并非所有省会城市的基本面都趋于一致。不少热点的省会城市,例如杭州、南京、西安、成都等,本身的供需相对均衡,甚至有的城市依然呈现供不应求,只是由于前期调控从严导致部分自住型需求无法入场,此类城市一旦全面放松极易导致市场热度过快上升,甚至投资性需求重新抬头。”张波说。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不符合关停要求的高速收费站立即恢复运行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公众号消息,4月11日,交通运输部紧急部署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迅速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关停情况自查自纠工作。  根据部署,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单位,立即...

    时间:04-12
  • 小小“种子”成中国“顶流” 专家析稳增与挑战

      (经济观察)小小“种子”成中国“顶流” 专家析稳增与挑战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种业翻身仗”“种业振兴”,近年来,种子被中国官方多次提及,一时间成为国内“顶流”。中国为何提出“种业振兴”...

    时间:04-12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召开在即 疫情防控措施严格

      中新网海口4月12日电 (记者 张茜翼)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采取更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岛外入琼参会人员前3天持3次核酸检测...

    时间:04-12
  • 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持续多久、影响几何?

      (经济观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持续多久、影响几何?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 中美国债利差倒挂引发市场关注。4月11日上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为2.75%,中...

    时间:04-12
  • “引大济湟”工程田间配套项目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祁增蓓 李珑 牛建利)12日,记者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四局”)获悉,日前,由水电四局承建的“引大济湟”西干渠灌溉工程田间配套建设项目五标段蓄水池已浇筑86座...

    时间:04-12
  • 青海甘德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成“数字乡村”现代化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2日从青海省甘德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已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成“数字乡村”现代化。  青海省甘德县地处青海三江源腹地,资源禀赋方面优势众多。其中县域内草原是青海省生态...

    时间:04-12
  • 重塑链条降成本!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通信卫星的背后

      新华全媒+|重塑链条降成本!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通信卫星的背后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活跃、要素资源丰富。正在轨运行的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其系列卫星由一...

    时间:04-12
  • 光明食品集团辟谣网传暂停团购:菜肉米奶等都能团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据“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张截屏令很多上海“团长”“团友”担心:“今天收到光明集团的红头批文!光明集团现在开始暂停全市所有团购!不再向上海市的老百姓投放任何光明品...

    时间:04-12
  • 刚宣布获比亚迪投资 道氏技术子公司拟投建60亿元碳材料项目

      作者: 李映泉  4月11日晚间,道氏技术(300409)发布公告,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并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子公司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格瑞芬”)拟投资60亿元在兰州建设碳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

    时间:04-12
  • “玻尿酸”饮品寻求标准化,营销噱头质疑仍不断

      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获批用于普通食品已超一年,有不少品牌已涉足玻尿酸食品,其中以玻尿酸饮料最为常见,除了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之外,娃哈哈、依能等品牌也推出相关产品。  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