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化解三重压力 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04-12 10:59:13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强调应该在正视困难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确保2022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三重压力列为当前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探索化解三重压力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三重压力的主要表现

  需求收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与2019年相比,2020年和2021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有明显下降。这两年我国出口增幅较高,但从2022年开始,出口增速也面临收缩压力。

  供给冲击主要表现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受到冲击。一是部分重要产业核心部件供应受到限制,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升级,如电子芯片、汽车芯片的供给不同程度受阻;二是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冲击,如国内煤炭、电力供给出现短期波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来一定输入型通胀;三是部分原材料供给出现物流受阻、局部短缺和价格涨幅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性、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关系。总体看,来自国内的供给冲击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来自国外的供给冲击主要表现为价格干扰。

  预期转弱主要表现为,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预期。一是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使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维持经营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定程度影响其投资预期;二是房地产开发商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对市场带来涟漪效应;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更加谨慎,顺周期观念和行为有所增多;四是资本市场波动下行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降低了预期。

  三重压力是我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只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也不只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困难,而是中长期都需要加以应对的挑战。

  首先,“三重压力”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客观挑战。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曲折、艰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下行和需求收缩相互影响,即经济下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会使经济继续下行。只有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加高质量供给,有效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增长,使投资和出口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才能扭转需求收缩趋势、改变经济下行惯性。

  其次,美西方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遏制打压将长期化。我国是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西方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遏制打压已是难以避免的趋势。其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是起步较晚、仍在爬坡的重点产业,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势必成为美西方实施遏制打压的焦点,并在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供给造成较大冲击。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自立自强能力,降低对外部技术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由此可能带来的供给冲击。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需要逐步推进的过程,其中还会受到国内循环或国际循环不畅的制约,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仍会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的影响。

  2.化解三重压力的思路与方向

  总的看,需求收缩可能引发总量问题,供给冲击可能引发结构问题,预期转弱可能引发信心问题,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化解三重压力,不仅要考虑短期政策、单项政策,而且要研究中长期、综合性的政策举措。

  从短期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加强宏观预期管理为导向,把扩大总需求与改善供给相结合。适当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注重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加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协同支持基层发展的作用,用好政府投资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功能,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增强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功能。

  从中长期看,要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综合实施化解三重压力的根本性政策,特别是应通过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为化解三重压力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促进国内大循环。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需求潜力,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消费,推动投资与消费互动、内需与外需协调增长,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改变需求收缩趋势。

  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依托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加快建设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科技化现代化水平,提升高技术设备和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三是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市场主体投资发展信心。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举措扩展到经济运行的重要领域,加快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市场体系,畅通要素流动、产业运行和市场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堵点。加强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及时引导市场走势和企业行为,注重调动投资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水平。

  3.有效化解三重压力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把扩大内需稳增长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设计一些相互配合的中长期政策措施。

  一是持续增加低收入居民收入,拓展消费需求增长空间。从中长期看,改变需求收缩的趋势,政策重点应主要放在提振消费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增长,尤其是削弱了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因此需要继续围绕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进行政策设计,比如,可以探索对低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发放消费券,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愿望,以消费带动投资,进一步提高企业投资发展信心。

  二是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改造,提升应对供给冲击的能力。需求收缩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供给冲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部门,综合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加快推动制造业的数字技术改造,这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改善和提高供给质量,更好适应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另一方面加快产业链补短板,加强自主创新,攻关核心技术,改进关键制造,可以增强化解供给冲击的能力。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技术改造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可以通过政府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扩大数字技改投资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通过中长期减税政策规划来引导、稳定和增强市场预期。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基本上采取的是逐步加大幅度的方式。但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多数企业希望落实好减税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因此,在市场出现预期转弱的情况下,需要研究进一步降税的可能空间,设计能够有效发挥减税政策作用的方案,在稳定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上,激励更多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扩大长期投资。比如,研究测算在中长期激励社会投资的最佳税率区间;继续降低实体企业的总体税率,最大限度降低中小微企业税率和个体工商户税负,重在促进投资创业和就业;确定并发布未来保持低税率的时间,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投资发展信心。

  (作者:郭克莎,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不符合关停要求的高速收费站立即恢复运行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公众号消息,4月11日,交通运输部紧急部署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迅速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关停情况自查自纠工作。  根据部署,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单位,立即...

    时间:04-12
  • 小小“种子”成中国“顶流” 专家析稳增与挑战

      (经济观察)小小“种子”成中国“顶流” 专家析稳增与挑战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种业翻身仗”“种业振兴”,近年来,种子被中国官方多次提及,一时间成为国内“顶流”。中国为何提出“种业振兴”...

    时间:04-12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召开在即 疫情防控措施严格

      中新网海口4月12日电 (记者 张茜翼)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采取更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岛外入琼参会人员前3天持3次核酸检测...

    时间:04-12
  • 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持续多久、影响几何?

      (经济观察)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持续多久、影响几何?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 中美国债利差倒挂引发市场关注。4月11日上午,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64%,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为2.75%,中...

    时间:04-12
  • “引大济湟”工程田间配套项目取得新进展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祁增蓓 李珑 牛建利)12日,记者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四局”)获悉,日前,由水电四局承建的“引大济湟”西干渠灌溉工程田间配套建设项目五标段蓄水池已浇筑86座...

    时间:04-12
  • 青海甘德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成“数字乡村”现代化

      中新网西宁4月12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2日从青海省甘德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已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建成“数字乡村”现代化。  青海省甘德县地处青海三江源腹地,资源禀赋方面优势众多。其中县域内草原是青海省生态...

    时间:04-12
  • 重塑链条降成本!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通信卫星的背后

      新华全媒+|重塑链条降成本!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生产通信卫星的背后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活跃、要素资源丰富。正在轨运行的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其系列卫星由一...

    时间:04-12
  • 光明食品集团辟谣网传暂停团购:菜肉米奶等都能团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据“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一张截屏令很多上海“团长”“团友”担心:“今天收到光明集团的红头批文!光明集团现在开始暂停全市所有团购!不再向上海市的老百姓投放任何光明品...

    时间:04-12
  • 刚宣布获比亚迪投资 道氏技术子公司拟投建60亿元碳材料项目

      作者: 李映泉  4月11日晚间,道氏技术(300409)发布公告,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并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公司子公司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格瑞芬”)拟投资60亿元在兰州建设碳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

    时间:04-12
  • “玻尿酸”饮品寻求标准化,营销噱头质疑仍不断

      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获批用于普通食品已超一年,有不少品牌已涉足玻尿酸食品,其中以玻尿酸饮料最为常见,除了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之外,娃哈哈、依能等品牌也推出相关产品。  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