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经济运行韧性何在——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2022-04-16 07:26:38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运行韧性何在——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中)

  今年前两个月,得益于强大的发展韧性,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进入3月后,国际国内环境出现一些超预期变化,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如何正视和果断应对新挑战?多位专家表示,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形势,直面困难,采取切实有效举措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外贸增长基础坚实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增长势头,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长,实现了开局稳。

  具体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9%,比重继续提升。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6.7%、6.9%。同时,外贸经营主体进出口韧性足。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43.2万家,同比增长5.7%。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实现外贸稳定增长仍具有坚实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

  但也应看到,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我国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叠加去年高基数等因素,从月度情况来看,进出口增速整体有所回落。

  “随着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加快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再加上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表示,从外部情况看,全球需求趋弱,我国外贸发展的外部环境趋紧,增长势头会有所放缓。

  与此同时,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对外贸竞争力最强的沿海地区造成一定冲击。竺彩华表示,上海、深圳等港口城市受到的冲击最大,部分外贸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受阻、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原材料成本上涨、跨境海运不畅、供应链瓶颈等问题并未根本缓解,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长涌认为,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劳动力流动和有效供给形成制约,也可能会延长物流周期,从而对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

  杨长涌表示,发达经济体从收紧货币政策到传导至实体经济有一个过程,对外部需求的影响,会在二季度到三季度逐渐体现出来。全球疫情形势还有较大不确定性,保护主义也有抬头趋势。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对贸易投资产生的正面效应,也将在二季度后逐渐凸显。

  消费市场有所恢复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销售恢复有所加快,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总体看,消费市场恢复有所加快。居民消费增长势头有所改善,1月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

  同时,新型消费发展迅速。1月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9558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371亿元,同比增长12.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

  “随着互联网渗透率持续提高,我国网络消费增长前景较好。”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分析,特别是中老年网民增速较快,他们对基本生活用品、养生保健类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农村地区网络渗透率增速快,网民占比已超30%。未来,农村地区相关网络消费也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但从目前看,服务消费分化突出,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较为低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2月,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2%,与上年12月份同比持平,增速明显回升。同时,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比2021年略有下降,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3.9%、56.3%。邹蕴涵说,进入3月后,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再次凸显,特别是服务消费再遇冲击,1月至2月餐饮消费回暖趋势在3月遭遇降温。

  “疫情反复导致消费预期和意愿修复不能持续,表现为消费者信心指数再度走弱、居民储蓄比例持续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出现结构性变化等。”邹蕴涵认为,居民消费能力对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夯实。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要求稳定当前消费,释放消费潜力,同时要求更好发挥出口退税的政策效应,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赵萍认为,要继续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作用。“去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5.4%,远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高达85.3%。”赵萍表示,从供需关系来看,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是中间需求,也就是从消费需求中派生出来的需求。要从促进消费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入手,来提振总需求。

  邹蕴涵表示,在持续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将稳消费、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出实招快招,促进消费恢复平稳向好。一方面要着力增强就业收入保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释放耐用品消费潜力。此外,要持续推动服务业纾困复苏,推动修复服务业消费场景等。

  谈到促进外贸平稳发展时,竺彩华表示,各地要继续狠抓落实稳外贸政策,尤其要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保市场主体相关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克服暂时困难,同时要着力突破物流运输瓶颈,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我国外贸仍有很大发展机遇。”杨长涌分析认为,要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多措并举稳定外贸”诸多措施,扩大出口信保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给外贸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经济日报记者 冯其予)

  • 相关阅读
  • 中国实施新一轮企业纾困行动

      天津市静海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企业财务人员申领增值税电子发票(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天津4月16日电 题:中国实施新一轮企业纾困行动  新华社记者李鲲、刘惟真  如果不是助企纾困的“天津15条”...

    时间:04-16
  • 中国银行董事长:数字经济要求构建更加安全的金融体系

      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夏宾)“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此间举行,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在出席论坛时表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并且已把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创造了新动能,数字经济对金融行业...

    时间:04-16
  • 张晓慧:时刻警惕美国对中国经济金融机构实施长臂管辖的风险

      中新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 夏宾)“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此间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在出席论坛时直言,俄乌冲突可谓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冲突从大宗商品价格、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时间:04-16
  • 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高速公路全场景应用在福建落地

      中新网福州4月16日电 (闫旭 杨微)“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交高速公路过路费,扫码支付更便捷,安全性也很高!”“今天使用数字人民币加油,竟然还优惠了8元”……16日,途经福建高速公路长乐服务区、机场收费站的多...

    时间:04-16
  • 国资委:一季度央企实现营收9万亿元,净利润4723亿元

      中新财经4月16日电 4月16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会议指出,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利润总额6179亿元、净利润4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

    时间:04-16
  • 昆明:适度调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中新财经4月16日电 16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加大住房公积金对首套房、改善性住房等合理购房需求的支持力度,适度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购买...

    时间:04-16
  • 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次拓展至中部省份河南

      中新网钦州4月16日电(翟李强 黄海志 庞珂琛)4月16日,一列满载27个集装箱泰国木薯淀粉的上行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与此同时,一列满载25个集装箱铝轮毂等货物的下行班列亦由河南漯河车站同步发出。4天...

    时间:04-16
  • 京东小哥支援上海后续:完成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前43%

      3000名小哥到达上海后,京东的履约能力正在逐步恢复。  “收到货了!”一位上海市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3月底在京东下的订单已经送达,于是又赶紧下了新的订单。此前,她的京东订单已经延期近半月。  今日...

    时间:04-16
  • 从“三个转型”看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变

      4月13日,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货柜车、作业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新洋浦”货轮在完成装卸作业后,伴随着几声汽笛声,向泰国林查班港方向驶去。  洋浦经济开发区等海南11个重点园区...

    时间:04-16
  • 广州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新网广州4月16日电 (郭军 邓联旭 黄诗伟)4月16日凌晨4时许,经过13小时的连续作业,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广州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跨广深高速高架桥首联现浇连续梁成功浇筑,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黄...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