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海南旅游,如何保持活力?

2022-04-17 03:52:42

来源:工人日报

  海南旅游,如何保持活力?

  阅读提示

  受新一轮疫情影响,海南多家景区关闭,旅游经营活动严格实行“熔断”机制。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业发展形势依旧向好,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动纾困政策落地,恢复旅游市场活力。

  4月13日起,海南部分旅游文体企业恢复营业,部分景区恢复开放。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多家景区关闭,旅游经营活动严格实行“熔断”机制。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业发展形势依旧向好,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动纾困政策落地,恢复旅游市场活力。

  受疫情影响也保持信心

  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南山文化旅游区没有游客。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依托山海相依的自然资源开发而成,是国家5A级景区。

  往年在节假日期间,该景区常常游客爆满。但受三亚疫情影响,自今年4月2日起,该景区就处于闭园停业状态。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3月,景区入园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少13万多人。

  “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也会做适当的调整。”海南南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王高雅说,等形势好转后,他们将针对岛内游客、家庭群体推出系列惠民活动,开发VIP定制产品,推出具有南山特色的多元化产品和旅游路线。

  对于接下来的五一假期,景区也做好了准备。王高雅介绍,他们将融合传统文化,积极做好五一、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庆旅游,推出祈福游;开拓自驾游、自由行渠道,做好跨界联合营销;适时开展非遗节、长寿节等景区品牌活动等。

  “零关税”等优惠政策提供助力

  3月14日,一批进口大型游乐设施在海口港海关顺利通关放行,减免税款124.8万元。“公司在三亚投资建设的景区项目计划进口大批游乐设备,‘零关税’的利好政策让我们享受到实在的税收优惠,极大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成本。”三亚苑鼎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海朋对记者说。

  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公布并实施一年来,海南获得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进口资格企业共计144家,享惠企业36家,进口总货值达11.6亿元。今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增列了旋转木马、秋千等文体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能促进游乐园、主题公园提高产品质量,对未来想在海南投资建设主题公园的运营商来说也是利好。

  近日,海南还发布了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海南将分别从土地供应、场馆扶持、资金补贴、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展陈质量、落实对口帮扶和推动非国有博物馆集群发展等7个方面强化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新建、改扩建非国有博物馆单个项目最高补贴2000万元。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

  4月12日,记者从海口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7.2亿元,同比增长8.4%;购物件数2027万件,增长14.2%;人均购物金额8372元,增长10.2%。其中化妆品、首饰、手表的销售额位居前三。在免税购物旅游方面,海南保持着喜人成绩。

  记者了解到,2022年海南将加速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业活力,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大力推动“旅游+”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丰富优质旅游文体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对标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现旅游经济流量“加速提升”,继续推动全域旅游、精品旅游发展,推动1~2个市县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门槛条件,重点打造1~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强化“健康游欢乐购”,挖掘购物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消费潜力。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耿松涛对记者说,海南旅游除了如今火热的免税购物,在传统景区的建设和发掘上应继续加大力度,把海南成熟的旅游景区用线串起来。未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建成,游艇、低空飞行等项目的完善,更加值得游客期待。

  • 相关阅读
  • 广交会拓宽“朋友圈” 助中企抢抓RCEP红利

      中新社广州4月17日电 题:广交会拓宽“朋友圈” 助中企抢抓RCEP红利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我们生产的电动工具销往越南等东盟地区,RCEP生效对出口有利。”参展第131届广交会的江苏南通仟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时间:04-17
  • 全球治理迎挑战 开放合作育新机

      (经济观察)全球治理迎挑战 开放合作育新机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刘文文)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层次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也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陷入危机。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导致国...

    时间:04-17
  • “免、减、退、返、补、惠” 三亚发布企业纾困举措19条

      中新网三亚4月17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从17日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三亚市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通过“免、减、退、返、补、惠”等举措,以期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近期三亚疫情多点散...

    时间:04-17
  • 一汽集团在长春的5个主机厂全部复工

      新华全媒+丨一汽集团在长春的5个主机厂全部复工  新华社长春4月17日电(记者张建)记者17日从长春市政府获悉,截至4月16日,长春市规上工业企业共复工复产753户,返岗员工9.9万人,复工率达56.6%,复产率达51....

    时间:04-17
  • 疫情下 芯片产业如何“不掉链”?

      视频|疫情下 芯片产业如何“不掉链”?  作为我国半导体重镇,上海疫情的持续牵动着芯片产业链上下游。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4,临港、张江、漕河泾、松江、闵行紫竹等均有大型的芯片产业片区,...

    时间:04-17
  • 金观平:积极扩大投资并非强刺激

      今年以来,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陆续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加速发力。有媒体据此推算出“中国今年计划投资额至少为14.8万亿元(约合2.3万亿美元)”。实际上,用“强刺激”的老眼光来审视我国稳投...

    时间:04-17
  • 全球水电行业起重载荷最大坝顶门机正式投入使用

      中新社西宁4月17日电 (祁增蓓 崔灵通 李珑) 记者17日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四局”)获悉,日前,全球水电行业起重载荷最大的坝顶10000千牛双向斜拉门式启闭机在水电四局承建的白鹤滩水...

    时间:04-17
  • 完善诚信体系和退市制度 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盘和林认为,此次印发的意见对于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机制至关重要,其对于信用体系和退市制度的重视,将有助于解决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约束企业的信...

    时间:04-17
  • 守“沪”日志:防疫与生产并重 上海“指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战疫录)守“沪”日志:防疫与生产并重 上海“指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题:守“沪”日志:防疫与生产并重 上海“指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作者 郑莹莹 周卓傲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

    时间:04-17
  • 我国承建的西非最大斜拉桥首批钢箱梁段引航出江

      4月16日,我国承建的西非最大斜拉桥首批37个钢箱梁段,在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引航员的引领下顺利出江,驶往科特迪瓦。科特迪瓦科科迪桥是中非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主桥全长630米,建成后将成为西非地区最大斜...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