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内91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 “募不足”现象呈多发态势

2022-04-18 03:21: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吴奕萱

  见习记者 邬霁霞

  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即定增)、配股以及发行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中,由于程序简单、费用低廉、易于成行等特点,定增颇受上市公司青睐。不过,如今定增市场也优胜劣汰,导致“募不足”现象呈现多发态势。

  定增数量及规模有所下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上市日梳理,今年以来共有91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累计增发111.08亿股,增发金额合计1375.98亿元。

  从金额来看,上述91家公司中,定增募资超100亿元的有2家,5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4家,10亿元至50亿元的有29家,10亿元以下的有56家(其中不足5亿元的有32家)。目前,上海医药以139.75亿元的募资金额暂列榜首,其次为东方盛虹和柳工,募资金额分别为122.71亿元、74.28亿元。

  去年同期,A股共有150公司实施定增,募资金额合计2451.47亿元,其中百亿元级定增共有3起,且这3起募资金额均在150亿元以上。由此可见,今年定增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及去年同期。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今年资本更加青睐中小微企业或者成长企业,对于大型企业的青睐度有所下滑,关键是投资人更加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导致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融资难度提升。同时,大企业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诸如优先股、可转债、ABS债、公司债等,渠道也更加多元,对于股市流动性的依赖也在减弱。”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底到今年,定增市场的热度比之前有一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有所调整,有的上市公司面临定增发行困难,甚至出现了定增破发等情况。基于此,今年的定增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调整期,整体而言,定增的规模可能会跟前两年持平,甚至是略有下滑。”

  趋势上看,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汽车五大申万行业正成为定增项目的主力军。今年以来,上述五大行业共有44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募集金额合计663.42亿元。

  “计算机、医药、机械、汽车、电子等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由于新冠疫情和带量采购倒逼创新,生物医药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方向。而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业则是近几年持续火热的产业。”盘和林告诉记者,“蒸蒸日上的业务促使这些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来扩大规模;而良好的行业前景,也吸引资本愈发积极参与这些企业的定增。”

  定增市场“优胜劣汰”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述91家公司中,共有22起定增项目出现“募不足”现象,即最终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预计募集资金,占比24.18%。以实际募资金额与公司拟募资金额对比,8家公司实际募资比例竟然不足50%。

  其中,实际募资与预期募资差额最大的是雪榕生物。根据此前披露的定增预案,雪榕生物拟募资22.5亿元,但实际募资金额却差强人意。今年3月份,雪榕生物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3月4日,公司已向11名特定对象发行普通股(A股)6567.66万股,发行价格6.0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8亿元,较此前的计划募资金额缩水超八成。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公司本身并无特别之处,募投项目也无特别亮点,定增缺乏足够实力的基石投资人加持,而定增条件又吸引力不足,出现定增‘募不足’的现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募不足’除了会影响原定增募投计划的执行,还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对后续融资与发展十分不利。”

  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定增缩水的原因有三:一是时间欠佳,目前市场波动,风险较高,资金不安全感大增,参与定增的意愿也相对减弱;二是定增项目自身存在一定缺陷,吸引力不强;三是定增价格或存在争议。

  刘盛宇认为,一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机构更加看中项目的好坏,而不是定增价格。有前景的上市公司定增,尽管定增价格相对高一些,但投资者也会争先恐后入局。此外,实施定增还要结合资本市场的窗口期,按照现在定增发行的时间周期,有效期是一年,假设上市公司有比较好的发展计划,需要提前筹备,再择机发行。(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统计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解读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  付凌晖提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

    时间:04-18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继续恢复还是有比较好的条件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谈到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时表示,疫情条件下,居民的批零住餐、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接...

    时间:04-18
  • 国家统计局:全国商品房销售下行的态势或得到缓解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关于下阶段房地产走势,尽管当前房地产销售在下降,但是也要看到,随着...

    时间:04-18
  • 中经评论:“量稳”且“质优”,这里依然是投资热土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你可以永远相信这样一个规模巨大、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国内大循环牵引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自信开放的中国,必将持续成为投资热土。  开放的中国...

    时间:04-18
  • 一季度经济运行有何特点? 国家统计局回应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

    时间:04-18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解读原因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比上年同期略高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分析了原因。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

    时间:04-18
  • 国家统计局: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超85%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一季报,主要指标当中,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原因是什么?后期的走势会怎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对此进行了解答。  付凌...

    时间:04-18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可能性较大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高。根据世...

    时间:04-18
  • 世界地热大会将于明年4月17日在北京举行

      中新财经4月18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第七届世界地热大会将于明年4月17日在北京举行,目前大会已正式进入一周年倒计时。  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将承办第七届世界地热大会。作为中...

    时间:04-18
  • 突破时空限制 “云广交”来啦!

      本届广交会从4月15日到24日在网上举办,展期10天,2.5万多家中外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这些企业是如何利用“云广交”来稳订单、拓市场的呢?  广交会刚开展,这家位于浙江台州的外贸公司人员早早便开始了第一...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