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恶意加异物事件频现 外卖“食安封签”落地有何难?

2022-04-19 03:18:05

来源:法治日报

  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异物事件频现 多地要求使用封签

  外卖“食安封签”落地有何难?

  ●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

  ● 多地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了一道“安全锁”,但由于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食安封签”的推广进度较慢

  ● 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封签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措施,还应建立网络餐饮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在平台上公示失信商家的信息,真正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本报记者   陈 磊

  4月16日中午,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外卖员陆续送来外卖存至自提柜,其中有些外卖被商家贴上了“食安封签”。前来取餐的人看到被“封签”的外卖,纷纷点赞称“这样安全,不用担心食品被动过了”。

  这是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实施15天后,《法治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一幕。根据该管理规范,外卖商家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封签、外包装袋口在开启后应无法复原。

  近年来,外卖餐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无接触配送”的食品外卖广受好评。与此同时,外卖食品被偷吃、恶意加入异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为提升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质量,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天津、河北、北京等多地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

  目前“食安封签”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如何,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难题?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多地推出外卖封签

  使用情况不太乐观

  前不久,北京一男子在网上点了一份酸辣粉,大概二三十分钟后,外卖员打电话说外卖到了。由于该男子正好有事情抽不开身,便让对方将外卖放至门口鞋柜上。两三分钟后,该男子发现外卖员竟然在偷吃自己点的酸辣粉。

  除了外卖食品被偷吃外,还有些人在外卖食品中恶意加入异物。

  来自上海的庞女士前一阵在某平台下单了3杯奶茶,装奶茶的提袋未封口,没想到每一杯都喝出1根牙签。她查看奶茶发现,每杯奶茶的塑封杯盖包装上都有小洞,怀疑是骑手戳破塑封包装将牙签放入。后经查看监控,确定了放入异物的骑手。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外卖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曝光,但这些问题到底是出在商家还是骑手,责任往往难以划分,证据也不好确认。

  “如果商家统一封签后再交给骑手,封签开启后无法复原,这既是对外卖食品的一种安全防护,又能更好地划分责任。”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多地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从今年年初开始,浙江、江苏、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地陆续出台相关规定或发出相关倡议,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

  但记者近日采访多地外卖员、消费者发现,大部分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卖。

  天津市河东区万达广场的一条商业街内,有20多个外卖商家。4月12日中午,记者在该商业街一个出入口观察20分钟发现,超过300份外卖被外卖员送出,其中有一半外卖直接用普通塑料袋打包,其余多用纸袋、束口袋包装,而使用“食安封签”的外卖不到10份。

  同一个时间段,在与天津相隔100多公里的北京市朝阳区住邦2000二号楼门口的桌子上,有11份外卖,其中9份由塑料袋包装,另外两份由纸袋包装,没有一份使用“食安封签”。

  记者随后采访了10位在该小区送外卖的骑手,他们平均一天可以跑20至50单。其中有3位骑手表示4月份以来见过几次“食安封签”,其余几位都说“从没见过”。

  同样很少见过“食安封签”的还有江苏常熟居民敌先生,他平均一周点9至12次外卖,主要是快餐、便当等。据他介绍,自3月15日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提出“餐饮外卖服务应尽量采用无接触配送,提倡使用自制或订制的专用‘食安封签’”后,他收到的外卖包装并没有明显变化,“之前有封签的一直有,之前没有的现在还是没有,有些快餐连锁店继续使塑料袋包装,连订书钉都没有,更别提封签了”。

  浙江嘉兴居民阳先生则注意到,虽然有些商家使用了“食安封签”,但很多次他收到外卖时封签已经破损,尤其是一些包装简陋的外卖,“比如用塑料袋包装的食品,收货时经常发现封签已经不完整了”。

  增加经济时间成本

  商家使用意愿不高

  尽管有相关规定或倡议,可为何很多商家仍没有使用“食安封签”?

  记者采访多个外卖商家发现,不知晓必须使用封签和使用封签会增加成本是两个主要原因。

  比如,有商家提出,“一直都用束口袋包装,没人告诉我们不可以用,旁边店铺用塑料袋打包也没事”;有商家认为,外卖虽然没有使用封签,但拆开也不会复原,或者已经用订书机订上、打结比较紧,配送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问题,再贴上封签多此一举;还有商家提出,不使用外卖封签,是出于成本因素考虑。

  使用“食安封签”究竟是否为规定动作?陈音江认为,关键要根据属地政策来决定。

  “如果当地是以法规形式规定需要采取封签等密封方式,那商家就必须按照规定实行。但如果当地只是倡导性规定,那商家确实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另外,如果商家已经采用密封包装,可以保证外卖食品安全,也没有必要再增加成本去贴封签。否则,不仅不符合国家提倡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还会增加不必要的消费成本。”陈音江说。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朱晓娟认为,有些地方规定食品要封签,但并没有规定封签的具体样态,商家可以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制作简易封签。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通用的外卖封签一般售价为10元500条,一条均价为2至5分钱;定制的防水防油的较长的外卖封签售价则在一条1角钱左右。

  而常见的带笑脸的塑料袋均价不到1角钱;好一些的束口打包袋、手提外卖打包袋、牛皮纸袋、方底袋只需要两三角钱;无纺布外卖打包袋稍贵些,均价在4角钱起,但几乎没有超过1元的。

  记者又查询外卖平台发现,大部分外卖商家都会收取打包费,一单价格从几角至几元钱不等;有些外卖商家则要求顾客选一份东西多收1元打包费,一顿饭下来包装费就要五六元。

  此外,顾客对封签有顾虑也是一些商家不使用的原因之一。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他们中有的担心“骑手会不会在违规打开外卖后自行加上新封签”,有的认为“封签难以打开,会影响进餐”等。

  “使用封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外卖商家的经济成本与操作工序,一些商家会因为经济与时间等原因抵制,还有一些地方只是倡议性的条款而非强制规定,买家也没有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封签,这些原因导致目前‘食安封签’的推广进度较慢。”朱晓娟分析说。

  加强宣传引入监管

  推动食安封签落地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外卖食品使用封签,可解决外卖配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问题,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一道“安全锁”,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落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障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安封签”的宣传推广,同时引入监管力量,对不加封签的商家采取必要的处罚。

  “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等多为地方规范性文件,是落实食品安全法等上位法的表现。在上述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未使用封签配送,消费者有权拒收、骑手有权拒绝配送时,应依据其规定;即便没有明确规定,因为封签已经变成餐饮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无封签或封签破损意味着外卖商家的服务或商品存在瑕疵,对消费者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消费者有权拒收;骑手也有权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拒绝配送。同时,有关部门应依据食品安全法关于包装不合格的规定对外卖商家采取责令改正甚至罚款的行政措施。”朱晓娟说。

  朱晓娟认为,为推动外卖封签的使用,政府可以加强监管,事前抽查,主动发现问题后责令整改;在收到消费者投诉后及时处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平台也应该加强内部监管,制定相关规则和制度,引导平台内商户落实封签使用措施。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需要积极认识到封签其实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而且如果将封签运用好,还可以让其成为外卖商家品牌影响力的载体,比如加上自己的LOGO、设计暖心的话语等,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留住回头客。”朱晓娟说。

  在陈音江看来,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封签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措施,还应建立网络餐饮平台信用评价体系,在平台上公示失信商家的信息,将信用记录与营业执照信息和个人身份证信息相关联,即使商家换个“马甲”再开业,以前的信用记录也能在显著位置显示,从而真正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对于涉嫌存在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集中或者信用记录不良的商户,还可以采取调整搜索排名、暂时或永久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措施。

  • 相关阅读
  • 后流量时代,百融智汇云如何助力平台深挖变现价值?

      移动互联网在经历过去十年高速发展之后,流量见顶已是不争事实。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1.74亿。移动互联网覆盖整体趋于饱和,用户规模保持小幅...

    时间:04-19
  • “中国荔乡”广东高州早熟荔枝“三月红”上市

      中新社茂名4月19日电 (梁盛 梁晶晶)记者连日来走访“中国荔乡”广东茂名高州市了解到,当地的早熟荔枝品种“三月红”目前已悄染红妆,开始采摘上市。  据茂名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刘付峤介绍,今年受长...

    时间:04-19
  • 中国已与149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尼加拉瓜、叙利亚、阿根廷、马拉维等四...

    时间:04-19
  • 我国是否会迎来新一轮超级猪周期?国家发改委回应

      中新财经4月19日电 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4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近年来我国生猪...

    时间:04-19
  • 工业涉及上海供应链或会全部停工?工信部回应

      中新财经4月19 日电 4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有企业家称,如果上海和周围供应链5月不能复工,工业涉及上海供应链需要全部停工,尤其是和汽车有关的。请...

    时间:04-19
  • 长三角三省一市将共同保障推动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上海战疫录)长三角三省一市将共同保障推动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在1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三省一市(江苏...

    时间:04-19
  • 焦点访谈丨2022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稳开局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4月18日,中国经济一季报出炉。一季度这个头开得好不好,对全年都很重要。怎么更好地理解这其中的一些主要数据?  打个比方,现在的中国经济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这棵树从弱到强,每年都...

    时间:04-19
  • “新城”迎“新生”:从纸褙棚屋到新式小区 福州苍霞新城“蝶变记”

      中新网福州4月19日电 (叶秋云)“您好,疫情防控期间,请戴好口罩。”1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苍霞新城嘉和苑小区内,高高瘦瘦的巡逻机器人“小金”正在提醒来往居民佩戴口罩,矮矮胖胖的扫地机器人“白墩墩”...

    时间:04-19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因地制宜搞发展 天津农村焕发新活力

    台南村的新面貌 陈中怀 摄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中新...

    时间:04-19
  • 上海统筹设置常态化采样点:固定 +便民+流动

      (上海战疫录)上海统筹设置常态化采样点:固定 +便民+流动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在1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目前,上海准备根据区域...

    时间:04-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