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大数据“杀熟”把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

2022-04-25 04:55:59

来源:北京日报

  大数据“杀熟”把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

  聂辉华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问题一直备受大众关注。一些企业利用包含了个人信息的大数据“杀熟”,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例如,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一个用苹果手机的用户预定一家酒店时,其收到的报价就可能略高于用其它品牌手机的用户收到的报价。一些互联网企业对用户大数据杀熟都曾被推上风口浪尖。

  大数据杀熟作为一种价格歧视的手段是否合理呢?首先,从法律上讲,价格歧视本身并不违法。商家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是一种合法的定价行为。消费者不必担心商家定价过高,因为只要存在市场竞争,商家的利润就会趋于平均化。反之,商家如果低价倾销,也会在竞争中被挤垮,这可以避免恶意低价。因此,维持公平的竞争是优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

  其次,从经济学上讲,价格歧视未必伤害了消费者的总体利益。对商家来说,他们在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或者针对需求弹性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有利于商家实行灵活供给、灵活用工,降低运营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歧视降低了支付意愿较低的一部分人的消费支出,但同时适当提高了支付意愿较高的另一部分人的消费支出。既然后者对支出相对不敏感,那么价格歧视至少提高了前者的消费者剩余。比如,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周五和周末的票价较贵,周一到周四的票价却很低,这就是价格歧视。因为有了价格歧视,所以时间灵活的消费者在周一到周四去看电影时,就可以享受到更低的优惠价格,从而节约了自己的消费支出,并且减少了周末的拥挤程度,降低了负外部性。可见,基于不同时段定价的价格歧视,不仅降低了商家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消费者的部分支出,还给社会带来了正外部性,这是一种多赢的结果。

  当然,并非所有的价格歧视都能带来多赢。例如,垄断商家对消费者进行一级价格歧视,即针对每单位商品都收取消费者的保留价格,那么就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完全转化成生产者剩余。此时,价格歧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利益转移给了生产者,但对社会福利没有损害。然而,这种一级价格歧视在现实中很难持续。因为只要有市场竞争存在,商家的垄断力量就会被消解。因此,维护消费者权益,关键是引入竞争,打破垄断。

  需要反对的不是价格歧视,而是价格欺诈。例如,有的消费者花钱购买了商家的VIP会员资格,以为可以得到更优惠的价格,没想到最后价格更贵。这种情况不属于价格歧视,属于信息不对称下的欺骗行为。商家在推出会员资格时,应该明确会员享受的优惠待遇。

  消费者不能接受大数据杀熟,更多是一种情感表达,跟经济效益没有关系。其实,消费者很难发现商家存在大数据杀熟的违规行为,因为大数据杀熟跟普通的价格歧视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是手段不一样。过去商家只能对人群进行粗略划分,然后决定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现在商家有大数据了,直接就知道你有钱没钱。大数据杀熟无非是把过去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了。

  总之,大数据杀熟或价格歧视本身并不违法,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营销策略。要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关键是保护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相关阅读
  • 人民币中间价连续4天下调 机构:二季度贬值压力仍存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4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909,调贬313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596,在岸人民币16:30收盘价报6.4875,23:30夜盘收报6.5016。  中新经纬注意到,这已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

    时间:04-25
  • 3.5万股民懵了!“步步高变步步跌”,两股东套现2.6亿元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25日早盘,步步高股价延续前一交易日走势,开盘跌停。  截图来源:Wind  股价暴涨暴跌  近日,步步高股价异常波动。4月11日至4月21日9个交易日内,步步高8次涨停,累计涨幅达100%。4月2...

    时间:04-25
  • 稳增长要着力稳预期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发展潜力大、韧性足、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改变,这是稳定预期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尤其...

    时间:04-25
  • 全球最大缆机群开始拆除

      中新网武汉4月25日电 (程林)据三峡集团25日消息,全球最大缆机群——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缆机群当日正式开始拆除。工作人员在缆机拆除现场施工。 赵健 摄  缆机是大坝浇筑过程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大坝混凝土及设...

    时间:04-25
  • 历时10年掘进 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全线贯通

      中新网成都4月25日电 (记者 刘忠俊)25日上午,随着跃龙门隧道右线最后1米拱部围岩的凿通,标志着成都至兰州铁路(下称:成兰铁路)控制性工程跃龙门隧道,历时10年的艰苦鏖战顺利贯通。跃龙门隧道出口与杨家坪隧道...

    时间:04-25
  • 中国“Z世代”不抱“铁饭碗” 探索新兴职业“蓝海”

      中新网济南4月25日电 (吕妍)“博主不只是要出镜,背后的选题策划、脚本写作、拍摄等都需要自己完成。”出生于1996年的戚白鸽现就职于济南一家互联网传媒公司,是一位有着200万粉丝的美妆博主。  正值2022届高校...

    时间:04-25
  • 广东去年审结知识产权案19.6万件 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中新网广州4月25日电(方伟彬 吁青 陈中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5日发布《2021年度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并发布了十大案件,该省法院去年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9.6万件,案件总数约占全国三分之...

    时间:04-25
  • 北京新发地菜贩:后续货源充足 不用担心

      中新财经4月25日电 (谢艺观 葛成)25日下午13点多,中新财经记者去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探访发现,市场上很多菜已被订购。北京新发地。中新财经记者谢艺观 摄  菜贩告诉记者,多家超市前来订购,目前已无供散买的...

    时间:04-25
  • 广州“专精特新”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万件

      中新网广州4月25日电 (许青青 朱少勇)25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在发布会上介绍...

    时间:04-25
  • 南国渔村蜕变国际门户港 广西面向东盟布局“向海经济”

      中新社南宁4月25日电 (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在中国大陆南端,北部湾碧波荡漾,万吨巨轮往来穿梭,港口码头一派繁忙。这里,曾散布着一个个小渔村,“有海无港”。如今,广西北部湾港已蜕变成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门...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