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稳预期信号持续释放 内外资看好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

2022-04-26 09:21: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刘琪

  稳预期信号持续释放。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发布,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既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开局平稳,二季度稳增长政策将一步加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投资角度来看,内外资机构均认为,目前A股机会逐步大于风险,看好中长期投资价值。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将持续发力

  实际上,4月份以来,监管部门积极出台举措稳增长,频繁发声稳预期。

  在此背景下,市场人士预计,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稳增长背景下,预计全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进而对国民经济构成基本支撑,当前时间节点不必过度担忧。

  面对疫情反弹等多重压力,我国货币政策有着充足的准备,发力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疫情仍是二季度经济下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可能会持续影响需求和供应链,中国货币政策仍有调控空间,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定向且精准的信贷支持。”

  4月15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央行降准2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预计4月底、5月份应该还有更多政策出台。总体来看,财政政策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此外,消费支持政策也值得期待。”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相关负责人4月1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去年12月份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3月30日财政部又向各地下达了2022年剩余的新增专项债券限额。

  4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消息称,4月1日至4月15日,已有4202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52.7万户纳税人的账户。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三重压力叠加疫情扰动之下,预计未来会把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亟待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具体来看,可发行新一轮抗疫特别国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升防疫及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保障基层财政财力。

  内外资看好

  中长期投资机会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市场普遍认为,从中长期来看,A股估值处在相对低位,中长线已经具备投资价值。

  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结构呈现向好趋势,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总体上来看,市场累计回调的时间较长、幅度较大,估值处在相对低位,市场短期处在“磨底期”,中线已经具备价值。

  “从中期角度看,中国内需空间大、韧性强,且政策空间相对充足,尽管短线市场更容易受情绪驱动而具有不确定性,但不宜中期前景过度悲观。”王汉锋表示。

  从外资角度来看,外资机构亦表示看好中国资产中长期投资价值。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短期内美联储加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仍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

  “我们认为,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中国经济在二季度继续企稳回升。考虑到下半年全球经济受美联储紧缩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拖累而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和海外基本面差异会成为支撑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推手。”章俊表示。

  贝莱德基金投资总监陆文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而言,中国资本市场仍然为全球投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机会,包括全球产业链中极具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借助国内巨大市场快速创新的消费行业、受益于养老需求和财富管理等结构性趋势的金融服务业等。

  胡一帆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今年对股票和债券保持风险中性。股票方面,相对看好能源板块和金融板块价值股,并看好长期投资机会。(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走进市场主体丨“海外采购商来不了,我们就主动出击”——“世界超市”义乌一个家纺商户的开拓与创新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每一家商户都是这个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小细胞。面对全球疫情和复杂环境的压力,义乌市场商户“慧港家纺”坚持创新,坚信市场对好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不会变;采购商来不...

    时间:04-26
  • 2022年湖南将举办20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中新网长沙4月26日电(匡金萍)2022年,湖南将以“1+4+8+N”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展开2000场各类促消费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亮点”,通过以节聚势、以节促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

    时间:04-26
  • 青海:规划打造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

      中新网青海西宁4月26日电 (记者 李江宁)2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该厅在对青海省生态旅游风景道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将进一步...

    时间:04-26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26日,国新办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1)》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

    时间:04-26
  • 杭州土拍吸金827亿傲视群雄 地市好转能否拉动楼市繁荣?

      杭州今年首轮集中供地,热度明显不及去年的收官之战。  去年卖地收入首度超过3000亿元的杭州,于25日再度拉开土拍大幕,共计揽金827亿元,60宗宅地仅有一块宣告流拍,封顶率达到38%。  “杭州首轮土拍总金额...

    时间:04-26
  • 惠而浦与国美“闹掰”了 家电零售渠道酝酿变局

      疫情令家电市场低迷,线下渠道继续受到冲击,家电制造商和零售商都面临经营压力,部分厂商矛盾激化。4月25日晚,惠而浦(600983.SH)公告,因国美电器拖欠8000多万元的货款而终止与其合作。4月26日,国美零售(0049...

    时间:04-26
  • 中国A股26日延续跌势 沪指失守2900点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陈康亮)26日,中国A股延续上个交易日的跌势,四大股指悉数走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跌逾1%,失守2900点大关。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2886点,跌幅1.44%,成交3960亿元(人...

    时间:04-26
  • 雄安新区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

      中新网雄安4月26日电 (记者 崔涛)河北雄安新区25日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来自雄安的110家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参会,4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和设计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由...

    时间:04-26
  • 数字音乐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建议完善版权保护机制

      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随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版权治理机制无法与数字音乐新场景、新业态相适应。”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近日在广州表示,音乐作品的法...

    时间:04-26
  • 金融不掉“链”:“金融23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高效融资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金融23条”),提出了23条措施,聚焦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痛点难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脚,构建金...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