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能源汽车订单增多提车时间延长 买车难?看看节能车

2022-04-26 09:47:10

来源:广州日报

  受近期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影响,许多热销品牌都有订单暴增之势。刘先生在4月初增购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谈及购车原因,刘先生道,“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上牌,增购后我和妻子可以一人开一辆车,平时用车成本也不高。而且小区里现在也有充电桩,办公楼也有,上下班充电都方便。”刘先生是赶在涨价前下的单,他感觉自己“赚了”。有消费者告诉记者:不少厂商预先宣布五月调价,早下单可以享受优惠价格,也算是有个保障,“实在不想要到时候也可以退订。”临近五一假期,车市呈现冷热两重天,一边是热切想买车的消费者,一边是交车难的车商,当前该如何理性购车呢?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销售火爆 新能源汽车交付时间变长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多个新能源汽车4S店发现,在涨价的预期下,近期新能源汽车货源紧缺。无论是在广汽、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等传统车企门店,还是特斯拉、蔚来、小鹏、零跑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厅里,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等”。

  在一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4S店里,车型展示区空荡荡的。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展车在3月底就已卖出去。他直言,厂家生产已经供应不上销售。现在下单,提车得等到3个月后。“之前选择买展车的客户,就是因为等不及。”在珠江新城一家新势力汽车门店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一个月订单有上涨的趋势。“同比去年多了四五成订单,但最后成交情况还得看交付时间。”他坦言不排除有客户改变主意。

  记者留意到,4月24日凌晨,长安新能源汽车宣布,即日起暂停奔奔E-Star国民版车型的订单收取,在此之前,欧拉部分车型、坦克300等也暂停接受新订单。品牌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当前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及整车和零部件产能限制,导致车型交付周期较长”。据悉,暂停收订单后,厂家将工作重心放到调整生产资源、满足已有订单的排产计划,以保障已经订车的用户能尽快提车。不过,目前车市上也有部分纯电车型等待时间较短,如售价13万元起的合创Z03、南北大众的ID.纯电系列、极狐阿尔法系列等,下订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可提车。

  当下,新能源车企可谓是有喜有忧,虽然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却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供应链不稳等难题。多重压力之下,新能源车企也正通过调整生产线、降成本等方式应对。记者留意到,近段时间以来,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均对旗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此外,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M5、极氪001等近日也官宣要从5月起价格上调。这波涨价预期加强了消费者加速订车的欲望,如果想要购车,要抓紧在五一假期前下单才能“享受原价”。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6.5万辆和48.4万辆,环比增长25.4%和43.9%,同比增长均为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7%。

  燃油汽车优惠幅度整体收窄

  往年4月中旬至五一假期,均为车市销量旺季,经销商会大力促销。今年的优惠幅度如何呢?来到终端市场,记者发现仍有不少车型给出了优惠让利。如广汽丰田开启了一轮“5000万团购补贴”的优惠活动,甚至将部分车型的优惠金额直接放到了厂家APP上。“经销商也在承受冲量的压力,现在销量上不去,门店下半年压力更大。”一家美系汽车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值得留意的是,这波新能源车型涨价,部分燃油车型也跟进,如奔驰、宝马、长城魏牌宣布调价。但大多数主销燃油车的汽车品牌不敢贸然提价,依然只是在终端优惠上做文章。

  记者采访多家车商发现,今年燃油车的优惠幅度总体有所收窄,但个别车型还是保持了原有优惠幅度。奔驰、宝马的销售人员直接告诉记者,近期所有车型提车周期变长,优惠略有缩水。“指导价涨了后,我们也调价了,但同时还有优惠,只是在新指导价的基础上减去优惠的额度。”奔驰4S店销售人员介绍道。宝马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部分车型涨价是因为配置增加带来价格上涨,总体看来客户可按需购买。记者留意到,奔驰、宝马两个品牌中,只有个别热销车优惠从以往的几万元缩水到几千元。 奥迪品牌经销商则表示,车型的优惠幅度从4月开始收缩,主要是因为长春工厂停产导致供货减少,今年五一假期店促销力度也会比往年减少,如热销的Q5L往年可以在指导价上打7折,如今只能打8折多。此外,记者了解到,捷豹路虎部分主销车从4月开始优惠比之前少1万-2万元,但如XFL等让利幅度依然有六七万元之多。

  经销商收紧优惠幅度意味着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增加,不过,豪华车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在一家豪华车4S店内,正在看车的黄先生表示:“自己购车是刚需,不会因为涨价或大幅降价的信息贸然决定,还是会按照原计划购买。”

  在广州购买“节能车”不用等

  很多人购车时,只盯着燃油车或纯电动车。事实上,别忘了在广州买车上牌有多种选择,除了新能源车可以直接挂绿牌外,还可以买需要摇号的“节能车”,广州节能车中签率很高。

  记者留意到,以往进入广州节能车目录的大多为本田、丰田的油电混动车型,如雅阁锐·混动、凯美瑞双擎、 皇冠陆放等,以上车型也相对较为抢手。如今随着目录车型的增加,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如东风日产e-POWER、北京现代途胜L、领克01、魏牌拿铁DHT和玛奇朵DHT等,不仅有合资品牌车型,还有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

  记者从上述品牌经销商处获悉,相对购买新势力车企的车型动辄一两个月的等待时间,购买广州节能车型等待提车的时间相对较短,如广本雅阁锐·混动、东风日产e-POWER、魏牌拿铁DHT等一个月左右即可提车,或只需等半个月左右,甚至部分型号有现车。

  【消费提醒】 理性消费 切忌“追涨不追跌”

  当前车市出现了有趣现象,追涨不追跌,所以有的紧俏车型越涨价订单越多,很多汽车品牌也抓住了这种消费心理。此前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借着原材料涨价和供应链紧缺之机官宣涨价,却不是即时生效,而是做了一个多月的“预告”。近期有些提前公告“即将停产”或“即将涨价”的品牌,无疑也是希望借此达到“促订单”的目的。

  如比亚迪这种半夜发公告的、如五菱宣布立刻生效的、部分品牌只给两三天缓冲期直接上调价格的,大多原本销量就不错,涨价的原因也更纯粹些。

  车型是否涨价、涨多少,何时涨,考验的是车企的营销智慧。在这一波涨价潮中,从造车新势力车企到传统车企,绝大部分品牌迫于成本压力都对价格进行了调整。但究竟上调多少,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消费者在看热闹的同时,需要理性选择。汽车不是投资品,切忌盲目跟风。品牌力、产品力才是购车时重点考虑的。原材料的价格问题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对于短时间内有购新能源汽车计划的消费者来说,看准可以出手。

  • 相关阅读
  • 走进市场主体丨“海外采购商来不了,我们就主动出击”——“世界超市”义乌一个家纺商户的开拓与创新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每一家商户都是这个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小细胞。面对全球疫情和复杂环境的压力,义乌市场商户“慧港家纺”坚持创新,坚信市场对好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不会变;采购商来不...

    时间:04-26
  • 2022年湖南将举办20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中新网长沙4月26日电(匡金萍)2022年,湖南将以“1+4+8+N”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展开2000场各类促消费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亮点”,通过以节聚势、以节促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

    时间:04-26
  • 青海:规划打造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

      中新网青海西宁4月26日电 (记者 李江宁)2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该厅在对青海省生态旅游风景道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将进一步...

    时间:04-26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26日,国新办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1)》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

    时间:04-26
  • 杭州土拍吸金827亿傲视群雄 地市好转能否拉动楼市繁荣?

      杭州今年首轮集中供地,热度明显不及去年的收官之战。  去年卖地收入首度超过3000亿元的杭州,于25日再度拉开土拍大幕,共计揽金827亿元,60宗宅地仅有一块宣告流拍,封顶率达到38%。  “杭州首轮土拍总金额...

    时间:04-26
  • 惠而浦与国美“闹掰”了 家电零售渠道酝酿变局

      疫情令家电市场低迷,线下渠道继续受到冲击,家电制造商和零售商都面临经营压力,部分厂商矛盾激化。4月25日晚,惠而浦(600983.SH)公告,因国美电器拖欠8000多万元的货款而终止与其合作。4月26日,国美零售(0049...

    时间:04-26
  • 中国A股26日延续跌势 沪指失守2900点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陈康亮)26日,中国A股延续上个交易日的跌势,四大股指悉数走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跌逾1%,失守2900点大关。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2886点,跌幅1.44%,成交3960亿元(人...

    时间:04-26
  • 雄安新区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

      中新网雄安4月26日电 (记者 崔涛)河北雄安新区25日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来自雄安的110家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参会,4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和设计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由...

    时间:04-26
  • 数字音乐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建议完善版权保护机制

      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随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版权治理机制无法与数字音乐新场景、新业态相适应。”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近日在广州表示,音乐作品的法...

    时间:04-26
  • 金融不掉“链”:“金融23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高效融资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金融23条”),提出了23条措施,聚焦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痛点难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脚,构建金...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