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5周年 制度创新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

2022-04-26 11:43:54

来源:人民日报

  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5周年

  制度创新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经济聚焦)

  记者 王明峰 通讯员 曹宇阳

  核心阅读

  挂牌成立5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通过创新对外贸易制度、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成都自贸试验区的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有力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区域(以下简称“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5周年。5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成都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变。

  发挥多式联运优势,积极创新对外贸易制度

  2017年4月,两辆英国越野车在运抵荷兰蒂尔堡站指定的监管仓后,获得成都国际陆港签发的首张“一单制”提单。这张提单使得货物从蒂尔堡站通过中欧班列直接运抵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门到门”运输“一单到底”。

  挂牌当月,成都自贸试验区成功签发全国首张“一单制”提单,有效连接了中欧班列收货和送达环节,迈出了探索陆路贸易规则的重要步伐。

  2020年9月,成都国际铁路港签发首张连接中欧班列及东向“蓉欧+日韩”海铁联运大通道的跨亚欧大陆桥多式联运提单。通过公、铁、海相结合的多式联运方式,实现“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后,成都自贸试验区又推出新举措。

  “为了保证货物运输时效、降低企业运输风险,我们联合平安财险探索全程服务模式,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服务功能进行衔接。”成都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首趟成都到万象的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上,多式联运“一单制”再次升级——增加了全程保险功能,货物在运输中集货、装箱、中转、关务、交付、还箱等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理赔。

  以“一”带“多”,多式联运越运越畅,国际通道不断拓宽。

  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联通境外69个城市、境内25个城市,获批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已成为连接欧洲、联通世界的重要供应链物流通道。

  与此同时,成都国际班列实现从单向到双向稳定开行、从定制班列向公共班列、从单一货品门类向多元化货源的转变。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的综合重载率、单柜货值等保持较快增长。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以前我们的红酒主要采用海运,运输时间长达40天。现在从法国波尔多出发,先花半天通过公路运输到蒂尔堡,再由中欧班列运输到成都青白江,基本12—15天就能到达。”红酒进口商徐丹丹说,依托国际班列的货运优势,公司的红酒在运输时间、品类选择、单品价格等方面都具备了明显优势,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销售业绩每年增幅保持在30%左右。

  时间就是成本,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明也深有感触。“进入综合保税区开展业务,帮助公司大幅降低了成本。”江明介绍,在综合保税区内,修理一台发动机能节约10—14天时间、约40万元物流成本。除此以外,公司持续投入开发新技术,降低客户的总体维修成本,“这极大增强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成都自贸试验区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缩影。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探索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进口、出口通关时间较挂牌时分别缩短63.24%、86.49%。

  挂牌成立以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便利通关机制,扩大“两段准入”信息化监管应用范围,实现口岸平台功能向国际贸易全链条拓展覆盖。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近年来,西部越来越明显表现出外向经济拉动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增强等新特点。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拉动外贸增长有明显作用。

  以中欧班列为例,成都自贸试验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片区优先保障成都及四川产能需求,为30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稳定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同时,先后开行多个特色产品专列,与德阳、广元、泸州等15地合作布局中欧班列产业基地,推动多种四川优质产品和技术开拓欧洲市场。2021年,中欧班列省内货源占比超70%,拉动四川进出口贸易额120亿美元以上。

  减少流程增加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11月,成都鸿图共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了一份特殊的营业执照——成都第一份通过登记确认制办理的营业执照。公司工作人员雷霞很惊讶:“原本预估需要一周时间来办理,结果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效率这么高。”

  通过减少流程、增加服务,企业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这是成都自贸试验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改革,探索将商事登记由行政许可向行政确认转变。在申请人提出商事登记申请并作出信用承诺后,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形式审查,将行政许可改为行政确认,通过登记确认商事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签发营业执照并予以公示,大幅缩短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的时间。

  为更好帮助企业解决在国际化运营中面临的法律风险,2019年,成都市司法局牵头在成都设立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和“一带一路”中心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三个中心通过与成都全市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为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在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争议提供调解服务。

  成都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成都不断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龙头企业选择落户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都自贸试验区现已吸引了顺丰西部总部等一批临空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中国储运、厦门建发等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多家国际贸易链主企业前来落户。

  自挂牌成立至2022年2月底,成都自贸试验区累计新登记企业18.38万余户,累计新增注册资本18025.09亿元,其中累计新登记外资企业1655户,累计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788.32亿元。成都自贸试验区在商事制度改革和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服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将改革成果陆续在更广范围内复制推广,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走进市场主体丨“海外采购商来不了,我们就主动出击”——“世界超市”义乌一个家纺商户的开拓与创新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浙江义乌,每一家商户都是这个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小细胞。面对全球疫情和复杂环境的压力,义乌市场商户“慧港家纺”坚持创新,坚信市场对好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不会变;采购商来不...

    时间:04-26
  • 2022年湖南将举办20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中新网长沙4月26日电(匡金萍)2022年,湖南将以“1+4+8+N”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展开2000场各类促消费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亮点”,通过以节聚势、以节促销,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

    时间:04-26
  • 青海:规划打造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

      中新网青海西宁4月26日电 (记者 李江宁)26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该厅在对青海省生态旅游风景道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将进一步...

    时间:04-26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26日,国新办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1)》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

    时间:04-26
  • 杭州土拍吸金827亿傲视群雄 地市好转能否拉动楼市繁荣?

      杭州今年首轮集中供地,热度明显不及去年的收官之战。  去年卖地收入首度超过3000亿元的杭州,于25日再度拉开土拍大幕,共计揽金827亿元,60宗宅地仅有一块宣告流拍,封顶率达到38%。  “杭州首轮土拍总金额...

    时间:04-26
  • 惠而浦与国美“闹掰”了 家电零售渠道酝酿变局

      疫情令家电市场低迷,线下渠道继续受到冲击,家电制造商和零售商都面临经营压力,部分厂商矛盾激化。4月25日晚,惠而浦(600983.SH)公告,因国美电器拖欠8000多万元的货款而终止与其合作。4月26日,国美零售(0049...

    时间:04-26
  • 中国A股26日延续跌势 沪指失守2900点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陈康亮)26日,中国A股延续上个交易日的跌势,四大股指悉数走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跌逾1%,失守2900点大关。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2886点,跌幅1.44%,成交3960亿元(人...

    时间:04-26
  • 雄安新区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

      中新网雄安4月26日电 (记者 崔涛)河北雄安新区25日举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来自雄安的110家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参会,4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和设计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由...

    时间:04-26
  • 数字音乐产业快速发展 专家建议完善版权保护机制

      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随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版权治理机制无法与数字音乐新场景、新业态相适应。”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近日在广州表示,音乐作品的法...

    时间:04-26
  • 金融不掉“链”:“金融23条”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高效融资

      中新财经4月26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金融23条”),提出了23条措施,聚焦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痛点难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脚,构建金...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