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券商首批一季报:八成营收出现下滑,自营业务成主要拖累

2022-04-27 17:32:54

来源:新京报

  进入4月中旬,券商一季报的发布逐渐拉开帷幕,截至4月27日,目前已有10家券商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单。整体来看,喜忧参半,不管是从业绩表现还是业务发展方面,券商之间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从业绩来看,有多家券商业绩亮出“红灯”,营收净利双重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而这主要在于自营业务表现不佳。

  首批10家券商一季报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4月12日,“一哥”中信证券发布业绩快报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实现营收152.16亿元,同比下降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9亿元,同比增长1%。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营收的下滑给后续其他券商的业绩似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彼时,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一季度券商业绩将承压。中邮证券分析师王泽军认为,在头部券商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头部业绩表现仍不乐观,预计今年证券业一季度业绩将出现整体承压,个股分化的局面。

  随后,招商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南京证券等多家券商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单。从净利润来看,10家券商中,仅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和第一创业3家券商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归母净利润获得同比增加,后两者分别实现净利21.71亿元、0.7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422%。

  几家欢喜几家愁,目前已有6家券商出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重下滑,一季度,招商证券实现营收36.96亿元,同比下滑38%;实现归母净利润14.90亿元,同比下滑43%。

  海通证券实现营收41.31亿元,同比下滑63%,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59%。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一季度获得政府补助6.47亿元。

  国元证券净利润止盈转亏,亏损1.2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34亿元;西南证券一季度亏损1.28亿元,相比上期下滑152.12%;华西证券亏损1.7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21亿元。

  王泽军表示,头部券商的衍生品业务能力较中小型券商更强,在抗风险波动方面及结构性行情下的盈利能力更强。此外,科创板今年来新股屡次破发及投资者弃购的现象屡见不鲜,跟投制度令券商主动或被动的承担了类投资收益的风险,新股上市的不同表现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造成进一步业绩分化。

  机构炒股也受影响,自营收入成为券商业绩拖累

  据了解,除经纪业务外,自营业务为证券公司另一大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权益/债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等。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从首批10家券商的数据来看,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主要在于自营业务的发展。

  王泽军认为,今年以来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三大指数均有较明显下跌,成交额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或为上市新股增多,整体市场规模扩大下的股基成交额提升,但幅度有限,难以对传统经纪业务贡献业绩增量。代销方面,受市场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券商营销难度较大。因此,作为证券行业的传统业务——经纪业务基本面承压,一季度业绩难有亮眼表现。“在今年市场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同公司的投研能力高低将直接反应在自营业务收入的表现差异上。”

  招商证券在报告中称,市场波动加剧,疫情依然严峻,公司经营活动面临挑战,导致业绩承压。一季度,招商证券利息净收入为1.88亿,同比下降63%,主要因利息支出增长导致;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81亿,同比下降75%,是导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具体从各项业务来看,招商证券经纪、投行、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16.49、4.49和2.07亿元,同比下降12%、上升9%和下降22%,投行业务成为唯一正向增长的主营业务。

  针对业绩下滑,西南证券解释称,一季度营收和净利的下滑均源于自营业务亏损。具体来看,投资收益环比下滑91.1%,主要是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减少。

  海通证券表示,营收下滑主要是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减少,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减少、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减。一季度,海通证券投资收益为-15.1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9.52亿元,主要是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减少。

  从华西证券的一季报来看,影响最大的依然是投资收益,受市场行情影响,金融投资出现亏损,投资收益为-1.7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56亿元;同时,受市场行情影响,其他债券投资减值损失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大增1233.15%。

  国元证券也解释称,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实现收入和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或有所增长,第一季度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证券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公司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中权益性投资产生较大浮动亏损所致。

  方正证券分析师郑豪认为,受到市场震荡影响,非银金融短期业绩将出现波动,但长期不改财富管理转型的趋势,在注册制的稳步推进下,头部投行迎来业务增量,一季度承销业务净收入有望保持增长。而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受沪深300下跌14.53%影响,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 相关阅读
  • 投资达数百万美元 德化工巨头科思创将扩增汽车漆面保护膜产能

      中新网柏林4月27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化工巨头科思创27日宣布,将大规模扩充台湾彰化基地的汽车漆面保护膜(PPF)产能。该计划投资高达数百万美元,包括规划扩增PPF产能与研发设施,预计于2023年完工。  科思创...

    时间:04-27
  • 稳供保销扩产扩容 汾酒一季度营收破百亿

      4月27日晚间,山西汾酒发布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及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汾酒2021年实现营收199.71亿元,同比增长42.75%;实现净利53.14亿元,同比增长72.56%。基本每股收益4.37元/股,同比增长...

    时间:04-27
  •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业、未参保的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系统,推进体检结果互认。对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

    时间:04-27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合理支持车贷延期还贷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畅通保供,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联动,畅通国际国内物流。要保障交...

    时间:04-27
  • 毕马威中国2021财年ESG报告:碳排放减少8.2%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27日发布2021财年ESG(环境、社会、治理)报告《我们的影响力计划》称,过去一年,毕马威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采购100%可再生电力,并实现二氧化碳...

    时间:04-27
  • 毕马威:2021年中国股权市场募集基金增长迅猛

      毕马威:2021年中国股权市场募集基金增长迅猛 沪京为主要投资地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毕马威中国27日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动态》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宏观经济持续恢复的背...

    时间:04-27
  • 中国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27日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资本和金...

    时间:04-27
  • 中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已为企业减负和增加现金流超1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20日,累计已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万亿元(人民...

    时间:04-27
  • 福建多举措推进海峡两岸绿色融合发展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电 (郑江洛)福建官方27日发布《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绿色交流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绿色融合发展。  近年来,福建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

    时间:04-27
  • 重庆一季度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居中西部第一

      中新网重庆4月27日电 (记者 刘贤)2022年一季度,重庆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811亿元,创历史新高,居中西部第一,同比增长1.5倍。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27日详细解读推动该业务的系列举措。  人民银...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