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拯救“里程焦虑” 无线充电会不会是更优解

2022-04-28 10:10: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充电难”和“里程焦虑”问题。在部分地区,由于配套设施不足,上述问题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视觉中国供图

  “几名男子在一台充电桩前大打出手,其中一名男子紧紧抱着充电枪不放,为避免充电枪被抢不惜躺倒在地上”“在高速堵车途中,驾驶员担心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撑不住,不敢开空调,坐在路边乘凉”……

  每到出行旺季,这样的场景总时不时出现在全国的各大交通要道上。事实上,很多人只要开上电动汽车,都会绷紧“找地方充电”这根弦。

  “从成都到重庆有500多公里,即使是续驶里程达到700多公里的新车,如果开空调,中间还是要找充电桩,常常遇到排队等候的情况。有时下雨天还会遇上充电枪漏电,也是个安全隐患。”在重庆工作的卢先生家在成都,几乎每周都要开自己的电动汽车回家,对充电焦虑体会颇深。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充电难”和“里程焦虑”等问题。在部分地区,由于配套设施不足,上述问题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在为充电和换电孰优孰劣争执时,一种新的补能方式——无线充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已接近大规模应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共有114.7万台,其中直流快充桩47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若加上私人充电桩,总量达到261万台。然而,充电不便捷依然困扰着相当多的电动汽车用户。无线充电正是在此背景下涌现出的一种解决思路。

  近日,沃尔沃官方称,正在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在城市使用环境测试车辆的无线充电功能,并预计3年内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这项无线充电技术只需充电车辆停在嵌入道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上,即可自动启动充电功能,驾驶员无需下车,操作方便快捷。

  其中,车载360°全景影像让汽车与无线充电装置轻松对齐。无线充电功率可超过40千瓦,充电速度堪比50千瓦直流快速充电桩,比接线的11千瓦交流充电桩快4倍左右。

  “在真实的环境中尝试令人兴奋的新技术,并与选定的合作伙伴一起测试新的充电技术,是评估我们未来汽车替代充电方案的一个好方法。”谈及这一话题时,沃尔沃汽车研发主管Mats Moberg表示。

  事实上,不少车企都瞄准了无线充电这一领域,2021年,华为就公开了一项名叫“一种无线充电车位泊车推荐方法及系统”的专利。智己L7也宣布支持11千瓦无线充电功能。大众、丰田、一汽、吉利、比亚迪等国内外主流车企都纷纷启动了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和布局。

  “目前行业内定义的充电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使用充电枪的传导式充电,一种是换电,一种则是无线充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介绍说。

  刘永东表示,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看,这三种充电方式中,传导式充电已经在全面推进,各种技术迎来繁荣发展;换电站上风口,正紧随其后准备大施拳脚;至于无线充电,目前还处于产业化推进的过程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本身,无论功率变换、系统控制还是磁场环境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都已得到有效解决,并趋于成熟。

  尽管车用无线充电技术具备不少优势,但当前距离规模化商业推广仍有一定距离。

  由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应用场景的复杂和工况恶劣,目前技术难点大多集中在辅助功能(如异物监测、生物体检测、定位对齐)方面。因此无线充电的产品必须经过大量的环境试验和实车验证,还需要大量的客户使用反馈,持续优化和改善,才能真正投入市场。

  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系统供应商越来越多,所覆盖的车型越来越广,使用场景也更加多样,因此解决不同品牌产品间的互操作性已成为标准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实现系统(包括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和辅助功能)的互操作性将成为未来国内外相关标准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刘永东直言。

  值得关注的是,“里程焦虑”问题近几年得到了产业和政府方的重视,包括无线充电在内的多种充电模式的探索已经得到政策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

  202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无线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等新技术研发。无线充电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和管理部门的视野,这为其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同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在推进中。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政策的推出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将会准解决无线充电产品商业化过程中涉及到的互换互通性问题,这对于打通无线充电设施商业化“堵点”是非常必要的。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将朝着轻量化、舒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使其与智能驾驶等技术无缝结合,成为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刘永东预测,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在L3级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上,无线充电就能成为标配,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落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暖市场惠民生 上下协同促消费

      中国商报(李沫楠 记者 彭婷婷)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93元,实际增长5.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9.4%,在三大需求中贡献最大。不过,近期疫情在国内多点频发,...

    时间:04-28
  • 王义桅:未来世界相信不会陷入“新冷战”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庞无忌)从历史视角来看,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会如何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二战后的国...

    时间:04-28
  • 工信部:一季度对104款不良手机应用进行下架处理

      中新财经4月28日电 据工信部官网28日消息,2022年第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受理中心)共接到不良手机应用有效投诉42394件次,环比上升0.65%,同比上升3.10%。  其中,涉及信...

    时间:04-28
  • 商务部: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4月28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从总体看,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根据商务部监测,4月27日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价格与一周前...

    时间:04-28
  • 强信心稳增长 “金融23条”释放积极政策信号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简称“金融23条”),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召开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表示,“金融23条”政策全面性、针对性...

    时间:04-28
  • 人民币汇率波动并非股市下跌驱动因素

      近日有市场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是导致近期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对此,专家表示,股市和汇市波动有相关性,但没有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并非近期股市下跌的主要驱动因素。股市和汇市出现短期波动,同为内...

    时间:04-28
  • 报告:超八成受访青年5年内有购房计划

      中新财经4月28日电 (左宇坤)你打算在几岁时买房?58同城、安居客28日发布的《2022年青年置业报告》显示,超八成青年5年内有购房计划。  报告对85年-04年出生的青年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中81.1%在5年内有购房计划...

    时间:04-28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6元

      中证网讯(记者 连润)4月28日盘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低,截至13:55,报6.6048元,较前收盘价跌479个基点,盘中一度跌破6.61元关口,最低报6.6133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破6.65关口,最低报...

    时间:04-28
  • 沪市公司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已有企业恢复八九成产能

      中证网讯(记者 黄一灵)自上海市启动新冠疫情“清零攻坚”以来,行动效果日益显现,每日新增感染者特别是社会面新增感染者逐步下降,封控区逐步缩小。随着上海疫情逐渐缓解,上市公司复工复产也正跑出“加速度”。...

    时间:04-28
  • 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财政实拨资金业务在海南文昌落地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财政实拨资金业务在海南文昌落地。据了解,这是海南继去年率先完成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税签约业务后,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又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

    时间:04-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