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2022-04-29 11:31: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国际时评|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徐超

  中国经济行不行,投资中国有没有前景?

  针对上述问题,视角不同,看到的景致大为不同;眼界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格局不同,作出的决策高下悬殊。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多家国际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

  全球投行的布局动向,历来被视为预判经济前景的晴雨表。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投行的“逆行”决定,无异于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这启发全球投资者,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把握大格局,从而对中国市场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把握大格局,就要深刻理解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所蕴含的宝贵而确定的红利。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一度高达6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4.8%;而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高位,去年为79.1%。

  这一升一降,展现了中国经济由外而内的动能变化,其背后是中国十余年间积累的超大市场规模和产业集群实力,这赋予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更强能力,有效稳定了增长确定性和投资回报预期。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即使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仍有超六成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加大在华投资。《金融时报》援引一名熟悉高盛投资上海计划人士的话说:“我们对在中国业务的规划是50年的。几个月的业务干扰不足以改变这种战略思维。”

  立己达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辅相成,正是有了前者的稳健畅通,才有了后者的有序交融。二者合力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贡献了宝贵确定性。

  把握大格局,就要清晰洞察中国主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机遇。

  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同比增长25.6%。这背后是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更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行动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即便在国内外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不少跨国企业仍在华新设项目或新增产线,把中国市场视为避风港和财富源。华南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受访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之一。2022年,76%的美企有对华再投资计划。

  “从经济角度来看,一些最明智和最有能力的国际领导力来自中国政府,中国一直在努力克服挑战。这些因素都使我们认为中国将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好地方。”澳大利亚塔纳拉资本公司董事长约翰·威利上周这样告诉客户。

  针对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的报道,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表示,最好的反击就是用事实说话。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年增长,已证明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不是看它们(外资企业)说了什么,而是看它们做了什么,特别是看它们把钱投到哪里。”他说。

  把握大格局,就要敏锐发掘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所释放的新的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中国五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窥一斑可见全豹。当前,中国立足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绿色发展动力。可以说,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新政,顺应中国经济转型之需,创造出新发展红利。

  “全球创新中心正在向亚洲东移。中国的表现非常亮眼。中国是唯一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15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说。

  “公司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数字经济、低碳等领域的前景,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倍感振奋,将加大在华投入。”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疫情反复和短期波动,不会击垮中国经济,只会淬炼中国治理和中国韧性,激发中国创新和中国活力。

  当前语境下,华尔街知名投资人巴菲特所谓“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信条,或许可以解读为:特殊时期,只有把握大格局的投资者,方能做到长远筹谋,并最终收获中国红利。

  • 相关阅读
  • 人大重阳智库报告:中国绿色金融呈矩阵式发展态势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胡默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29日在京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绿色金融已进入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矩阵式发展阶段。  报告以2021...

    时间:04-29
  • 连用两个“支持”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楼市调控三大信号

      (经济观察)连用两个“支持”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楼市调控三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连用两个“支持”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楼市调控三大信号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

    时间:04-29
  • 当乡村振兴遇上数字人民币:厦门银企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新网厦门4月29日电 (杨伏山 王小睿)厦门金融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又一生动实践:29日起,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五显镇竹坝村、莲花镇白交祠村、洪塘镇下墩村等陆续设...

    时间:04-29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超两成

      中新财经4月29日电 日前,宁德时代公布2022第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宁德时代营收486.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  据宁德时代2021年财报显示,宁德时代全...

    时间:04-29
  • 杭温铁路首座跨高铁连续梁完成转体

      中新网杭州4月29日电(郭其钰 王丽琳)4月29日凌晨,在杭温铁路桐庐段跨杭黄铁路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跨度长120米、重量超过7000吨的T构转体连续梁,在杭黄铁路上方“转身”53.4度,与两侧桥墩精准对接,标志着杭温...

    时间:04-29
  • 两部门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 额度为400亿元

      中新财经4月29日电 据央行官网29日消息,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  普惠养老专项...

    时间:04-29
  • 关于楼市,政治局会议释放重要信号!专家解读:限购、限贷有望再松绑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薛宇飞)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新经纬注意到,这场高级别会议中有关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市场调控、资本市场稳定等方面,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时间:04-29
  • 河北邯郸采煤沉降区变身“红薯小镇”

      中新网邯郸4月29日电 (王天译 张坤)29日上午,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上官庄一村的红薯种植基地,42座优质脱毒红薯种苗种植大棚内,100多名村民正在剪苗、打捆、分装,一捆捆红薯苗将被发往陕西省合阳县。  “...

    时间:04-29
  • 英特尔第一财季营收同比降7% CEO:缺芯将持续到2024年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说,芯片短缺的持续时间将较预期更长。  此前,基辛格预测全球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目前预计可能持续更长...

    时间:04-29
  • “西瓜之乡”河北阜城:小小西瓜“圆”了致富梦

      中新网衡水4月29日电 (崔志平 苗凤强)29日,走进河北省阜城县漫河镇后八丈村的西瓜种植基地,举目望去,一排排塑料拱棚首尾相接、错落有序地排列在田间。走进棚内,阵阵瓜香扑鼻而来,一个个西瓜圆润饱满,掩映在...

    时间:04-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