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起底“校园短视频创业”陷阱 号称能年赚百万

2022-05-06 11:23:24

来源:新京报

  起底“校园短视频创业”陷阱 借短视频拉人头 号称能年赚百万

  柳雪已经和父母冷战了一个月。

  这一切,都始于一次“短视频校园创业”的直播,在校园创业大师“吕不”的引导下,柳雪加入了一个名为“流量王”的创业项目,她一度以为,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但这份关于创业的梦想,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大师”一同消失的,还有柳雪从妈妈那儿“骗”来的6000块钱。

  “流量王”仅仅是骗局的冰山一角。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搜索“校园创业”,仍可发现大量此类分享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账号,其话题点击量高达7173.3万次。投身到校园创业项目中的大学生,有的想当上网红,实现经济自由;有的希望通过“流量王”补贴日常开销,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有的,则是打算赚钱购买一件“种草”很久的商品后,就退出的。他们都相信短视频造富的神话。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教大学生如何创业的短视频账号,在攫取网络流量的同时,借机推销“创业项目”,吸引在校大学生付费加盟。而所谓的项目,实则是不断拉加盟者入伙,发展下线。

  多年侦办相关案件的民警陈强(化名)则用“打不尽的老鼠”,来形容类似的团伙,“很多涉及传销的案件达不到刑责标准,证据链无法闭合,参与者们来报案只能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在巨额利益驱使下,有些人即使清楚会受到刑罚,也会铤而走险。

  短视频风口上的财富梦

  柳雪的财富梦,始于一次网络直播。

  2022年1月6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博主“吕不”主持的一场校园创业直播,引起了她的注意。“现在上大学赚钱简直太容易,我大学期间共赚了120万元,成功带领了几百名大学生实现经济自由。”屏幕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孩吕不,正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自己曲折辉煌的创业历程,他一身名牌,尖瘦的脸上挂着一副黑框眼镜,梳着锃亮的油头。

  “一个就读于专科的女孩,加入大学生创业项目后,仅用了一年,就摇身一变,当上了百万粉丝的网红,还喜提了敞篷宝马……”吕不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一个又一个大学生致富的案例,时不时抬起双手,在胸前来回比画,手腕上大一号的名牌金属手表被抖落得“哗啦啦”响。

  柳雪羡慕这些可以快速致富的人。她就读于天津一所高校,读的是国际商务专业,在无数种职业中,她最羡慕打扮时髦、时间自由的网红博主。19岁的她从不避讳自己每天花大量时间拍短视频的目的:“如果想赚钱就去互联网上,想出名就去当博主,既想赚钱又想出名就当网红。”

  吕不称,短视频有超强的互动性,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精神食粮”,不仅可以收割流量,更可以变现,“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飞猪,风口站对了,猪都可以飞起来。”柳雪拿起一支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定要做风口上的飞猪!”

  三十多分钟的直播,柳雪压根没搞明白,吕不所说的短视频创业项目到底是什么,但直觉告诉她,这和自己的梦想不谋而合。

  当天,柳雪主动添加了吕不的微信,并询问短视频创业的方法。“公司会手把手教你运营自己的账号,怎么通过短视频流量变现。”吕不非常热情,他告诉柳雪,几天前,刚帮了一个18岁的小姑娘做直播,涨了不少粉。

  柳雪回忆,一番客套后,吕不向她推荐了一个名为“流量王”的创业项目,称入会费原价9800元,现在只要5980元就能成为高级合伙人。入会后,公司将提供现成的视频素材和文案,帮助她打造一个大流量的成功创业青年人设。

  柳雪准备立刻行动起来。但入会费对于她来说并不是小数目。晚上,她以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为由,找妈妈要来了6000块钱。而电话另一端的父母,不仅对柳雪的创业计划浑然不知,还为女儿的上进感到欣慰。

  和柳雪一样,20岁的大三学生林阳,也一度以为遇到了“伯乐”。林阳自小生活在贵州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父母以种菜务农维持生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林阳每周末就去学校附近的快餐厅打工,一小时80元。“能从老家考出来不容易,肯定要比别人更努力。”

  2021年11月6日,林阳在短视频中被吕不的“豪气”形象吸引。他觉得吕不既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精通短视频运营的路数。

  “我看过很多因为短视频暴富的博主,特别酷,特别爽。”几天后,林阳拿出仅剩的1306块钱交了定金,又在一周内向周围的同学朋友东拼西凑了1500元,正式加入了大学生创业项目。他把“流量王”看成了改变他命运的一艘快船,决定试一把。

  从未谋面的创业大佬

  进入项目会员群后,柳雪得到了一份具体的项目教学视频。新京报记者从这份视频中看到,那是由吕不出镜录制的视频,教成员如何打造人设。视频中,他先教会员们如何编纂个人介绍:“大家可以这么写,年纪小就出来混社会了,取得了特别大的成就,有两家短视频互联网公司,这些都是编的,头像背景也要和炫富沾边。”

  在视频的最后一页写着,“内部资料,仅限会员观看,严禁泄露,后果自负”。柳雪称,这份教学视频曾出现在多个会员群内,“很多校园创业的短视频账号的包装和其中的话术,都和这份视频里所说的一模一样。”

  “项目是线下探店,不需要本人亲自去,公司会提供统一的店铺视频和文案素材,每天用自己的账号整理发布即可。”据吕不介绍,所谓的“创业”是通过打造成功创业青年人设,发布一些实体店的经营案例,来吸引粉丝付费加盟其项目,事成后可分成10%。

  柳雪刚入群的那天,吕不邀请了一位“男嘉宾”,在群内讲述自己加入“流量王”后的变化。在这次分享中,男嘉宾宣扬着自己利用打扫寝室、旧衣回收、开小型打印店等项目零成本赚钱的波折经历,并宣称只要按照教学视频中去做,月入大几千甚至过万很轻松。回想起那天,柳雪说,“就像是一场疯狂的成功学分享讲座”。

  按照教学视频,柳雪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新的账号。吕不告诉她,在包装人设的过程中,“炫富”很重要,“让观众觉得你特别厉害,他们就会私信你,问你创业的秘诀和方法,这样就成功了一多半。”紧接着,吕不向她保证,只要有人私信,公司就会派专人进行一对一的销售辅导,“下家完成加盟付费后,你就可以拿到提成了。”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流量王”项目共有三个层级,分别为:会员、合伙人、高级合伙人。缴纳2980元、4980元、6980元、1万元即可入会,成为不同等级的会员。依照“流量王”的返利制度,下线加盟付费后,上家即可提取总费用的10%至30%提成。此外,价格19800元的高级合伙人项目,宣称可以打造个人专属IP,成交一单,可获得最高50%的拉人提成。

  柳雪担心这种加盟模式类似于传销,但手机另一端的吕不,似乎早已感觉到了她的犹豫,“我不会害你,假如你拉到一个人,这个人就能再帮你销售拉人,一变二,二变四,上班族都挣不了这么多钱。如果是传销,警察早把我们抓起来了,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又怎么让别人相信呢?”

  另一端,林阳也加入了另一个“流量王”项目群。

  陆续地,林阳在三个短视频平台中开通了个人账号,他给自己制定的人设是:“20岁专科生,创业三年,成功经营了一家市值千万的传媒公司”。当林阳向新京报记者回忆起自己像着了魔一样盯着短视频个人简介的那几天,他说,“这是一个容易赚钱的机会,我当时特别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

  他所在的项目群内共有258人,均为18至22岁的大学生,像这样的群有十几个,而吕不的任务就是频繁地在群内鼓励、鞭策着他们。“二十几年的独立生活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人在没钱的时候,谁都瞧不起,想想自己的父母,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为了以后你们有出息。”吕不不间断地发送语音,而交了钱的会员们纷纷迎合回复,“大佬求带,一起加油!”

  回忆起“流量王”合伙人群,林阳直叹“疯狂”。实际上,群里的会员们从未真正见过吕不,也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

  拉人头行动

  线上“拉人头”成为了柳雪的“主业”。

  “先用大面积浅色眼影铺满整个眼窝,会有放大双眼的效果……”早上9点,大学里的第一堂专业课已经开始,柳雪才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盘腿坐在狭小的上下铺空间里,跟着视频博主学化妆,这是她成为网红创业博主的第一步。

  化完妆,直播开始,柳雪先冲着镜头比了个心,用余光瞟着纸上事先打好的草稿,努力回想着一些关键的话,“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天直播,以后我会用这个号分享我的创业故事,希望多多支持我,我是你们的小雪,爱你们!”她坐在书桌前,把窗帘往墙边拉了拉,以免有人在窗外看到她。

  3个多小时的直播结束后,柳雪开始整理、剪辑短视频的素材,回复粉丝发来的私信,一直忙活到夜里一点多。凌晨,柳雪依旧兴奋得睡不着,那些渺茫的财富梦,夹杂在漆黑的夜里,迟迟不肯散去。从那以后,旷课成了常事。

  为了拉到更多“人头”,柳雪把目标对准了身边的人。室友栗晓莹在柳雪的带领下,交了2980元加入了“流量王”创业项目,她为自己打造的网络人设,是一个创业三年,成为传媒公司女CEO的大学生。

  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孩们对“流量王”造富的路径深信不疑。栗晓莹回忆,有天早上,被舍友的电话争吵声吵醒,她听了个大概,是舍友的父母让她大学毕业立即回老家找工作,但同学不想离开大城市。“要想不受父母的管控,首先经济要独立,否则他们一定会乱安排。”在栗晓莹看来,能自己赚到钱的孩子,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验证了自己此次创业是明智的。

  2022年3月,柳雪的个人短视频账号拥有了近一万粉丝。“创业”三个月,她共拉来了两名室友加盟,又通过线上拉来1个人,共计加盟费8940元。柳雪喜滋滋地数着手里不到900元的提成,购买了一瓶“种草”很久的网红粉底液,她觉得,用自己赚的钱买来喜欢的商品,也算得上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发财梦破碎

  柳雪亢奋的创业激情,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一套操作全靠嘴皮子。”柳雪觉得没有具体产品,靠发展新会员的返利收益并不稳定。3月6日,她在会员群里公开提出了质疑。

  次日,一名自称是创业助理的人添加了柳雪的微信,向她宣布了一条“惩罚决定”,“你这个月没拉到人,作为惩罚,下个月提成也都没有了。”这之后,她才恍然大悟——“实际上这些公司没有实际的项目和产品,只是空壳子。”

  柳雪想退钱。她觉得自己不仅受了累,也没赚到什么钱,还亏了6000元,怎么看都不划算。“我一提出退费就被踢出群了,他们还说,让我有本事就去报警。”柳雪表示,对方曾多次警告她,付费行为纯属自愿,是她自己放弃,无法退款。而在付款前,双方未曾签过任何协议与合同。

  与此同时,吕不还在不停发布着校园创业成功学视频,拉人加盟入会。柳雪渐渐发现,无论是哪种项目,创业大佬们使用的话术和“教学方式”都一样。

  那天,跟着柳雪创业的几个舍友一同陷入了集体沉默。“其实我也曾怀疑过那些人。”“咱们怎么没想到那种几天就能咸鱼翻身的故事是神话。”“真的是脑子缺根弦才会做这样的发财梦,那些人估计就是靠着坑蒙拐骗起家的。”以往,大家每天都围绕着“创业”聊到深夜,但这次,九点半熄灯前的交流只维持了三两句话就结束了。

  另一边,半年下来,林阳也发现了端倪,他提出的退款请求也遭到了拒绝,被踢出了项目群。

  杨某曾是“流量王”核心成员,他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大多数创业博主采用雷同的套路:成功添加学生微信后,将通过其朋友圈发布一些“成功案例”,使用一些项目中赚取到费用的付款截图让学生们相信,该项目能够真正赚到钱。“其实那都是假的,伪造的截图,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真的拿到奖励和返利。”

  根据多名大学生提供的付款凭证显示,“流量王”项目的收款方名为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该企业注册地为杭州市钱塘区,成立于2021年8月13日,为存续状态。今年1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

  4月7日,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相关企业法人一直无法联系,具体案件仍在调查中。新京报记者致电浙江国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询问“流量王”等创业项目涉及的拉人头、分提成等模式。其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为合理合法的二级分销,并非传销。

  被骗之后

  发现可能被骗后,柳雪开始在心里一遍遍琢磨,“为什么我会被骗?”她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自由,对于他们这群被骗的人来说,倾诉自己的经历,或许也只是被当个笑话听听罢了。

  4月,这些曾深陷创业骗局的大学生们自发组成了维权群。入群之后,柳雪发现,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人遍布全国各地。“这样的维权群总共有十三个,每个群都有二三百人。”据她的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有1000余名被骗,涉案金额总计达400万元左右。

  学生们向当地派出所报警。4月11日,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该案件已在处理中,初步认定为经济纠纷,已对涉案大学生进行教育,具体办案细节不便透露。

  因为受骗,学生们时刻关注破案的信息,他们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发起了“大学生反诈骗”超话,搜寻着关于该案的证据。最近,为了警示其他大学生,林阳牵头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揭露校园创业成功学“大师”的套路,发布在社交平台上。

  随后,更多的骗局浮出了水面。

  “流量王”仅仅是骗局的冰山一角。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中,搜索“校园创业”,仍可发现大量此类分享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账号,其话题点击量高达7173.3万次。该类账号通常配以光鲜的个人简历,如大学创业三年成为某集团合伙人、帮助上万大学生实现经济自由等,而视频内容和文案也基本相似,大多为打扫寝室项目、旧衣回收项目、打印店项目。

  记者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信了多个账号,均被要求添加个人微信。一个名为“小开学长”的短视频博主在聊天中,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元宇宙宠物店”的创业项目,称每个月躺赚几万块钱不是问题,没有任何风险。

  反诈民警陈强(化名)介绍,以网络加盟等噱头不断发展下线,拉人头,收取入门费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实际上,依赖网络平台的传销、诈骗犯罪,在数据调取方面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此外,有的涉案人员还会租用国外服务器,数据调取耗时久、周期长。

  在多年参与办案的过程中,陈强发现,网络传销会员多,组织人员之间的关系松散,甚至互不相识。而在涉案资金认定方面,涉案人员通常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轻易地绕开了银行监管,“很多资金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后,很难直接认定哪一笔属于传销资金。”

  陈强用“打不尽的老鼠”,来形容网络上的传销诈骗团伙,“很多涉及传销的案件因为证据链无法闭合,层级、人数达不到刑责标准,参与者们来报案只能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陈强表示,在巨额利益驱使下,有些人即使清楚会受到刑罚,也会铤而走险。在他看来,网络传销有很强的裂变性和再生性,加大了基层干警的查办压力。

  近日,“校园达人吕不”账号已被注销,新账号“校园指路达人吕不”再次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中,利用相似的文案和视频圈粉。记者在吕不短视频账号留言请求采访核实上述信息,但截至发稿时仍未获回复。

  林阳仍持续向监管部门举报,“光维权群就有十几个,有的人觉得钱也追不回来,就算了,但我还在坚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柳雪、林阳、栗晓莹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咸运祯

  • 相关阅读
  • V观财报|金种子酒全年亏1.66亿!直言“区域性白酒品牌压力很大”

      中新经纬5月6日电 日前,金种子酒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16.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339.76%;扣非后净利润-1.9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时间:05-06
  • “四分之一订单是送电脑”,闪送小哥亲历节后北京复工

      中新经纬5月6日电 (常涛)4日晚,北京市朝阳全区实行居家办公的消息发布后,闪送小哥李师傅发现“送笔记本”这样的订单突然多了。很快,他也接到一单,是把一台笔记本电脑从国贸送到通州某地。“后来我又连送两单...

    时间:05-06
  • 仲量联行:疫情影响中国办公楼市场情绪

      中新财经5月6日电 (记者 王庆凯)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日前发布的“中国40城办公楼市场指数”报告显示,得益于前两个月的良好开局,一线城市在一季度的整体指标表现优异,但自3月以来,受疫情扰动及不确定因素影...

    时间:05-06
  •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研究:获科技信贷支持的小微商户疫后恢复水平高20%

      中国科技信贷再获国际认可,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方向。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5月初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基于二维码支付数据的科技信贷创造了中国小微普惠金融新模式,将线下小微信贷可得率提升至80%,是银行体...

    时间:05-06
  • 宁德时代回应美国工厂进入审查最后阶段:不予置评

      原标题:美国工厂进入审查最后阶段?宁德时代:不予置评  5月6日,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在对美国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工厂进行审查的最后阶段;宁德时代正在洽谈开设工厂,为宝马和福特提供产品,工厂的潜在地点包括...

    时间:05-06
  • 海南出台行动方案向塑料污染治理纵深化推进

      中新网海口5月6日电 (记者 黄艺)记者6日从海南省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省禁塑办日前印发《海南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在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绿色包装、绿色会展、塑料...

    时间:05-06
  • “以株成林”青海东部门户引种“桃花源”致富

      中新网西宁5月6日电 题:“以株成林”青海东部门户引种“桃花源”致富  作者李隽石延寿  6日清晨,在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的千亩桃园里,下川口村民武金环提着水桶为...

    时间:05-06
  • 中国A股周五下跌 沪指险守3000点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6日遭遇大跌,主要股指悉数下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跌逾2%,盘中一度失守3000点关口。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3001点,跌幅2.16%,成交3462亿元(人民币,...

    时间:05-06
  • 报告:4月中国楼市预期转弱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庞无忌)58同城、安居客6日发布的《4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称,4月份包括新房找房热度、购房者信心指数、经纪人信心指数等多项反映楼市预期的指标转弱。  报告指出,4月新房中国找房热...

    时间:05-06
  • 央行: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

      中新财经5月6日电 央行微信公众号6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

    时间:05-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