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孩可多房",东莞两次松绑楼市 释放什么信号?

2022-05-15 11:21:50

来源:证券时报

  两大万亿级城市相继出手,对多孩家庭放宽限购。其中,东莞更是在半个月内再度松绑相关政策。

  继5月1日起恢复个税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和新入户购房政策后,5月14日,东莞又进一步出台“莞七条”稳楼市,其中,包括进一步放松限购政策,多孩家庭可新购一套房;放松限售政策,取证2年即可上市交易;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5改2”等。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东莞楼市下行幅度比较大,地方政府对于楼市回稳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东莞楼市需要第二轮政策纾困。相较于月初的政策力度,这次松绑的力度更大,政策措施也比较多。

  无独有偶,5月13日,“南京房协”微信公众号发布楼市新政显示,为支持改善型购房需求,南京自5月11日起,针对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的南京户籍居民家庭可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同时可享受相关银行最优惠贷款利率等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广东经济强市,东莞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首次超过了一万亿;南京2021年GDP则突破1.6万亿。

  东莞出台“莞七条”稳楼市

  5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住建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莞七条”),从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等七个方面出台了优化调整措施。

  在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新政提出,居民家庭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可以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其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需提供购房之日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4个月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解决“一房多证”历史遗留问题,居民家庭持有或购买“双(多)证房”但实质作为一套住房使用的,在核验购房资格时视作一套商品住房。

  在满足合理购房信贷需求方面,新政提出,积极支持居民合理住房信贷需求。商业银行要准确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鼓励银行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的购房人,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优化服务便利交易方面,新政提出,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的可以进行交易转让。通过系列优化措施,促进商品住房有序交易和流通。

  在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方面,新政提出,通过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通过配售“三限房”、安居房等,降低符合条件的刚需群体和人才的购房门槛;鼓励城市更新项目配建共有产权住房或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大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租购的支持力度。

  对于出台新政的原因,东莞市住建局表示,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东莞市适时优化购房政策,自今年5月1日起恢复个税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和新入户购房等政策。结合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关精神,东莞市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了“莞七条”并从5月14日起施行。

  东莞市住建局还表示,下一步,东莞市将继续牢牢把握“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适时优化调整购房政策,减轻个人住房消费负担,进一步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东莞购房政策时隔2周再次松绑

  此次调控距离东莞上一次政策松绑,仅时隔两周。

  4月29日,东莞市住建局旗下“莞e认购”小程序更新了购房政策,对外地人才购房限购放松,个税或社保要求降低,由此前的“逐月连续缴纳”调整为“累计缴纳”,同时,恢复个税购房政策。

  当时政策规定,自2022年5月1日起,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能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可以在本市购买第1套商品住房;购买第2套商品住房的,须提供购房之日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4个月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另外,入户即可购房;社保之外,可凭借个税证明买房。

  对于此次出台的“莞七条”,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这次调控松绑的力度比较大,政策措施也比较多。

  一是对于房贷政策,东莞希望商业银行能够根据一城一策的原则,合理调整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但地方政府的权限比较小,主要取决于银行对于本地房地产风险的判断。央行“23条”后,意味着金融政策在支持楼市上的力度比以前加大了,面对高房价和高购房成本,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是大的趋势。东莞的首套房利率和二套房利率都比国家规定的最低利率水平高很多,还有下降空间,但东莞毕竟是限购城市,随后首付和利率怎么调,还要拭目以待。

  二是增值税免征年限从5年调到2年,这个政策在预料之中。因为现在高房价下很多是换房需求,之前沈阳、无锡都已经“5改2”了,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政策也应该调整。

  三是限售政策的调整,东莞这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完全退出限售,而是保留了2年的期限,这确保了“房住不炒”的大基调。

  四是对多孩家庭可新购一套房,这符合国家鼓励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政策导向,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因为多孩家庭对住房空间需求较大,可以释放一部分需求。

  五是解决“一房多证”历史遗留问题,过去限价政策导致的双证问题,本来是一套房却两个房产证,导致房子被限购了,这次为了释放需求,把双证问题解决了。

  “总的来说,东莞楼市下行压力比较大。当前地方政府对于楼市回稳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后续疫情得到控制后,随着政策持续叠加,相信楼市稳定肯定没问题,而且东莞本身库存很小。”李宇嘉对证券时报记者说。

  不过,李宇嘉同时指出,东莞还要保留一下,不能因为市场下行一股脑释放所有政策,也要考虑后续可能出现新一轮暴涨。

  • 相关阅读
  • 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影响几何?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吴雨  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调整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这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首次下调首套...

    时间:05-15
  • 广西首趟白糖中欧班列发车

      中新社南宁5月15日电 (宋斯丽 刘雅琴)5月15日,搭载2600吨白糖的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驶出,途经阿拉山口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整列食品出口中欧班列,标志着跨境运输整车出口...

    时间:05-15
  • 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揭牌 聚焦高端新材料等领域

      中新网深圳5月15日电 (朱族英)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15日在深圳龙岗举行。  据悉,该研究院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起成立,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担任创院院长。  朱世平称,该研究院...

    时间:05-15
  • (上海战疫录)国内航司开始少量恢复进出上海航班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李佳佳)吉祥航空15日称,根据航班运行计划,将于5月16日起恢复HO1145/46上海浦东-福建龙岩往返航班。这是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以来,吉祥航空恢复的首个上海始发国内定期客运航班。  吉...

    时间:05-15
  • 探访“中国抹茶之都”:抹茶吃出新“食”尚 走俏海外促增收

      中新网贵州江口5月15日电 题:探访“中国抹茶之都”:抹茶吃出新“食”尚 走俏海外促增收  作者 周燕玲  在“中国抹茶之都”贵州铜仁,热销海外的抹茶,在当地逐渐由喝演变成了一种新“食”尚,抹茶面条、抹...

    时间:05-15
  • 云南开远:念好“花经”蓄动能 办好“农特”促振兴

      中新网云南红河5月14日电 (国福祥 李雪琼)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园区提供服务、企业发挥作用、双绑联农带农”的方式,不断把花卉产业做优做大做强,让美...

    时间:05-15
  • 中国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楼市信心有望提升

      (经济观察)中国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楼市信心有望提升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中国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楼市信心有望提升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5日发布通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时间:05-15
  • 长兴2号船坞项目复工驶上快车道

      (上海战疫录)长兴2号船坞项目复工驶上快车道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刘晓)5月14日深夜9点半,上海长兴岛。随着“浇筑完成”指令的下达,长兴2号船坞项目首块坞口底板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项目复工后的首个重大...

    时间:05-15
  • “发货太慢了!”网购服装遭吐槽,服装线下销售也承压

      2022年来,受疫情影响,服装行业面临销量下滑、存货积压、物流受阻等多重问题,实体服装店铺销量承压,电商平台30天至45天的超长预售期更是成为常态。  疫情下,相关上市公司一季度表现分化明显,有公司实现营...

    时间:05-15
  • 重达2800吨!深中通道第100片混凝土箱梁完成浇筑

      中新网中山5月15日电 (蔡敏婕 刘海浪 杨凝)15日,历时10小时,深中通道项目第100片60米混凝土箱梁浇筑成功,重达2800吨。据中铁大桥局深中通道项目部S07合同段二分部项目负责人鲁庆当天介绍,至此,深中通道项目...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