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2022-05-25 04:57:57

来源:人民日报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逐渐落地,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调查③)

  本报记者 王 政

  核心阅读

  当前,不少车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高峰期,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走进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的广汽商贸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两台叉车在库房之间往来穿梭。“这两台叉车搭载了广汽研究院研发测试的梯次利用电池。”公司总经理闫良波说,2019年广汽集团正式开展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已逐步构建起废旧动力电池的溯源、检测、梯次利用、拆解、重组等工程能力。

  提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个绕不开的高频词。那么,什么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在回收利用产业链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又存在哪些挑战?

  车企探索动力电池利用新模式,构建循环生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意味着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与广汽集团一样,搭载梯次利用电池的叉车,如今也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进行着测试。“2017年,宝马便已在中国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业务。通过深化与专业的电池运输和回收企业合作,宝马建立了经销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宝马中国有关负责人介绍。

  持续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地的还有上汽集团。2018年,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探讨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联手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此外,由北汽新能源发起成立的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建+共享”方式,已初步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服务体系。

  3月22日,广汽集团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上也更进一步。集团宣布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9.6亿元,用以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既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明确要求,更是汽车企业的难得机遇。

  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

  如今,不少车企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销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用户难以找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专属区域。记者咨询了几家新能源车企销售经理,得到的答复都是4S店里没有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国家明确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后,企业非常重视,只是废旧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一家大型汽车企业总工程师说。

  “据行业早期预测,自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应用至2020年底,其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累计可达20万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废旧量明显低于行业预期。”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生态业务部部长徐树杰说。

  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出行有所减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修、损耗相对下降。二是部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虽然容量明显衰减,但是因为置换差价大、报废损失更大等原因,不少私家车主要么继续使用,要么选择在二手车市场卖掉。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废旧动力电池量低于预期。目前的废旧动力电池主要来自早期投入市场的电动公交、出租车、租赁汽车、环卫专用车等集团用户运营车辆,数量有限。”徐树杰说,目前回收市场上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的报废电池等为主。

  湖南省工信厅的一组统计数据,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累计回收拆解报废新能源汽车仅334辆,回收车上废旧电池达147.4吨。

  不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快速提升。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220吉瓦时,同比增长16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将在600吉瓦时左右,2030年将达到1500—2000吉瓦时。

  加大技术创新,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

  如果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地,是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找到了“主心骨”和“定盘星”,那么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动力源”。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废旧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除了增强制度约束力、加大激励政策支持,还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中汽数据中心总经理冯屹说,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废旧动力电池残值状态评估、快速无损检测、分选重组、精细化智能化拆解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持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湖南依托创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试点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说,2019年以来,各试点单位共申请专利33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4项。带电破碎、电解液低温挥发、湿法剥离铜铝高效回收等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已经开始产业化。

  ——湖南江冶机电牵头研发了废旧动力电池成套处理技术,形成了万吨级拆解破碎成套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并在株冶集团、凯地众能、山西岷科等一批再生利用企业实现推广应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使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以上。截至2021年底,邦普循环已参与制修订废旧电池回收、电池材料等相关标准204项,申请专利930件。

  “近年来,废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材料高值化利用等一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废旧动力电池一致性、自动化拆解等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 相关阅读
  • 数字营销时代如何破局? 钱小乐助力机构场景金融建设

      数字化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家强调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使之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下,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技与业务加快融合,各项业务...

    时间:05-25
  • 端午出行“充电焦虑”还有吗?如何解?

      端午出行“充电焦虑”还有吗?如何解?  2022年端午假期就快来了。想开新能源车出行还会有“充电里程焦虑”吗?遇到“龙舟水”,高速出行有哪些要注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粤交集宣  广...

    时间:05-25
  • 2021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私家车出行逆势增长

      中新财经5月25日电 交通运输部25日在其网站公开了《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及相关评读。  数据显示,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5.6%,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

    时间:05-25
  • 靠双手一起打拼出好日子

      靠双手一起打拼出好日子(我们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方针政策指引下,个体私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4月底,我国...

    时间:05-25
  • 一根狗绳也能撑起一桩IPO

      羊城晚报记者 丁玲  一根狗绳居然也能撑起一桩IPO?5月13日,温州源飞宠物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飞宠物”)深交所主板IPO顺利过会,即将登陆A股,成为“宠物牵引用具第一股”。  宠物经济火爆之下...

    时间:05-25
  • 职场“升级指南”:如何打破成长天花板

      5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被提出,迅速引起各行各业的广泛支持。  在此之前,数字经济作为已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社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技...

    时间:05-25
  • 市场火热!二孩家庭需要什么样的MPV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亮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带动和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多孩家庭出行需求逐渐增加。以往的轿车和SUV在保证造型和操控的同时,牺牲了一部分乘坐舒适性和驾乘便利性,或已无...

    时间:05-25
  • 农业专业托管走俏

      “每到关键农时,专业服务队就会来打理,不用担心误农事,也省了很多成本。”初夏,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种粮大户施荣清察看田间时说。施荣清所说的服务队是南浔浔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

    时间:05-25
  • 疫情下,合同违约怎么办

      □ 具有优势地位的市场主体利用中小微企业处于危困状态或对于内容复杂的合同缺乏判断能力,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中小微企业请求撤销该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最高法已发布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

    时间:05-25
  • 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美国谁在阻拦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杨沙沙 本报特约记者 辛 斌  编者的话:针对美国总统拜登23日重申正考虑削减对华加征关税的表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24日回应称,美国在决定是否取消中国关税时必须具有“战略性”。《纽约时...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