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5月汽车产销降幅收窄 新能源年内累计突破200万辆

2022-06-13 12:54: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自5月下旬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政策包容性强,对于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多种促进汽车消费的配套政策,极大地活跃了市场。

  上周五(6月10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5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6万辆和186.2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59.7%和57.6%,同比分别下降5.7%和12.6%,降幅比上月收窄40.4和35个百分点。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共同提振,对于拉动汽车消费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汽车行业上下努力拼搏,复工复产节奏显著加快,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

  分车型来看,乘用车产量已高于同期水平,销量略低于同期水平,恢复情况良好,显示消费在回升。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0.1万辆和 162.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0.8%和68.2%,产量同比增长5.2%,销量同比下降1.4%。与上月相比,生产增速由负转正,销售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整体产销已接近正常水平。1-5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19.6万辆和 813.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1%和3.6%。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较快增长,其中基本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显著;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产销呈小幅增长,SUV销量略降,产量增长,其他品种产销依然呈快速下降。

  陈士华表示,一方面企业对促进政策存在预期,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另一方面随着供应链的恢复,复工复产节奏加快,企业尽最大努力安排生产,有的企业已经恢复到双班制。

  另据透露,截止到目前,除小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没有复工外,全国的汽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企业的生产人员流动、物流运输、供应商供货情况均大幅好转,产能逐步爬坡。

  5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27.1万辆,同比下降6.7%;1-5月,累计销量为131.3万辆,同比下降9.4%,降幅大于乘用车总体。陈士华说,“上海、北京等地区属 于高端品牌消费的主要区域,此轮疫情影响了短期消费。本次购置税减半政策包容性更大,相信高端品牌市场也会很快恢复起来。”

  在车市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乘用车趁势抢占市场份额。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汽车79.9万辆,同比下降17.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2%,上升7.9个百分点;1-5月累计销售389.7万辆,同比增长11.3%,市场份额为47.9%。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提升,离不开新能源方面的支持。”陈士华表示,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发展的比较早,打下了很好的产业基础,目前无论是综合竞争力,包括外观、关键技术,还是年轻化需求,以及服务都值得称赞,也反映出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受到国际物流不畅、国内供给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5月汽车月度出口仍创出年内新高。5月,国内车企共出口24.5万辆,环比增长73 %,同比增长62.3%。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出口19.6万辆,环比增长97.5%,同比增长69.7%;商用车出口4.9万辆,环比增长15.8%,同比增长38.2%。

  “汽车出口发展的非常好,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产品竞争力提高,车企十分重视品牌的打造,在海外直接投资,也建立了良好的服务体系。此外,新能源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拉动力。”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未来,在混动和在纯电动车型的推动下,中国海外生产和出口将会持续增长,这是我们成为汽车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新能源在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6万辆和44.7 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

  “即使在疫情严重的月份,新能源车依旧保持增长,说明产业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企业也十分重视。”陈士华表示,前5个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已经双双超过200万辆,按照月度变动规律,通常是“前低后高”,因此我们对全年超过500万辆充满信心。

  分驱动形式来看,1-5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2万辆和 158.6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7万辆和4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1万辆和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倍和3.5倍。

  陈士华表示,插电式混动车型增幅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说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影响非常明显。另外,这也说明插混车型做的越来越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谈及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表现,中汽协方面表示,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保经济增长的政策的出台,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很快回归正常轨道。行业内企业正在全力抢抓二季度最后一个月重要窗口期,在稳定二季度产销形势的同时,力保全年预期。尤其是进入到6月份后,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开始发力,预计6月产销形势将会继续好转。(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 相关阅读
  • 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  “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  “...

    时间:06-14
  • 各地麦收捷报频传 增产之后,如何进一步增收?

      增产又增收,种粮有劲头  眼下,全国麦收进入后半程,各地捷报频传:在江苏射阳,1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的麦子边收边售,产量高、收益增;在山东东营,盐碱地里的新品种耐盐碱小麦收割测产,亩产增加100多公斤;...

    时间:06-14
  • 货币基金收益率全面跌进“1时代” 你还买余额宝吗?

      货币基金收益率全面跌进“1时代” 你还买余额宝吗?  扬子晚报讯(记者 徐兢)还记得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6%的“高光时刻”吗?最新数据显示,6月10日,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71%的水平。  “天...

    时间:06-14
  • 直播带货的尽头是知识和传播

      直播带货的尽头是知识和传播  张田勘  近期,新东方名师们“中英双语带货”的直播场景迅速火遍全网。6月10日,东方甄选直播间,自黑撞脸“兵马俑”、号称8年教过50万学生的英语老师董宇辉介绍五常大米时加入...

    时间:06-14
  • 负面消息缠身 明星投资餐饮为何频遭质疑?

      明星投资餐饮为何频遭质疑?    餐饮业本是竞争红海 部分明星开店赚钱目标也并非普通消费者  过去的一周,两位明星的餐饮“副业”先后翻车——胡海泉的品牌“本宫的茶”因偷漏税被罚,陈赫创立的贤合庄也因...

    时间:06-14
  • 罗永浩退出所有社交平台?退了,但没完全退

      中新财经6月14日电(记者 宋宇晟)“明天我就正式退出微博和所有的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去了。”  12日深夜,罗永浩的这条微博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到了13日下午,罗永浩再次通过包括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在内的...

    时间:06-14
  • 新东方直播带货“卷”出新高度,含“英”率过高有风险吗?

      中新财经6月14日电(记者 吴涛)吟诗作赋、能歌善舞、段子随口就来、双语直播是常态、甚至会五门外语……近日,东方甄选直播带货热度走高,主播全程双语直播,会英语和不会英语的都沉默了,原来直播带货还可以这样...

    时间:06-14
  • 5月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传递什么信号?

      中新财经6月14日电(记者 李金磊)形势似乎正在起变化。  根据日程安排,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将于6月15日发布。而先期发布的出口、金融等数据,超出市场预期,预示着中国经济传递出积极信号。  超预期的进出...

    时间:06-14
  • 中国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

    时间:06-13
  • 人社部推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 将提供3.5万个岗位

      中新财经6月13日电 据人社部官网消息,6月13日至1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推出汽车制造、医药卫生、电子商务、女性、制造、能源环保6个专场招聘,共有3400家用人单位提供3.5万个岗位。...

    时间:06-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