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吞象”5年无结果!70亿定金被深套,这家公司去年巨亏64亿

2022-06-19 09:33:58

来源:中国证券报

  王方圆

  历时近5年,中天金融“蛇吞象”收购仍无结果。

  6月17日晚,中天金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以现金方式购买华夏人寿21%-25%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在进程中,尚未形成最终方案。

  早在2017年11月,中天金融与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签订框架协议,拟以310亿元收购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并且支付了70亿元定金,相当于中天金融近四年净利润的总和。

  资料显示,中天金融是贵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贵州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实际控制人是前贵州首富罗玉平。

  中天金融近年来业绩并不理想。2021年,中天金融发生巨额亏损64亿元,旗下中融人寿也亏损65亿元。

  收购华夏人寿仍在进行

  中天金融收购华夏人寿,是保险业有名的“蛇吞象”案例。数据显示,2017年,中天金融总资产为762.29亿元,净资产为157.1亿元;而华夏人寿同年总资产已经达到近4800亿元,净资产也达200亿元。据华夏人寿财报,在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已经高达5006亿元。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银保监会派驻接管组对华夏人寿实施接管。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延长华夏人寿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

  今年5月5日,深交所向中天金融下发问询函,要求中天金融结合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最新进展情况,说明相关交易是否存在无法达成的风险,中天金融拟采取的消除保留意见涉及事项的举措。

  对此,中天金融表示,公司已支付的华夏人寿股权交易定金70亿元的后续计量主要受交易进展的影响,如果交易最终未能达成,则公司可能收回定金、也可能面临定金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根据2022年7月华夏人寿接管到期情况,寻求各方努力推进收购事项,或者收回已支付的交易定金70亿元。”中天金融称。

  5月13日,在贵州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上,中天金融高管表示,公司始终密切关注华夏人寿相关事项进展,将根据2022年7月华夏人寿接管到期情况,积极与监管机构、交易对方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汇报、沟通及协商。

  2021年巨亏6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天金融是贵州省首家上市公司,前身为中天城投,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相关;自2014年开始全方位布局金融业务,陆续控股中融人寿、海际证券(现中天国富证券)等。

  中天金融年报显示,2021年,受外部环境以及公司自身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下降1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6亿元,同比下降1221.92%。利润的下降主要源于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增加、地产业务销售毛利率下降、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及大额预期信用损失等资产减值准备。

  子公司中融人寿业绩也十分“惨淡”。2021年,中融人寿实现营业收入140.96亿元,同比增长14.99%,净利润亏损却高达65.36亿元,相比上年盈利2.59亿元,同比大降2624%。

  目前中融人寿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截至2021年末,中融人寿的总资产为682.8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了32.72%;净资产为-33.33亿元,较2020年末的31.66亿元大幅缩水205.27%。

  收购华夏人寿股权仍无进展,70亿元交易定金也未能收回,可能为中天金融的业绩再泼一盆冷水。

  信永中和对中天金融2021年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认为最终可收回金额无法估计,截止2021年12月31日应当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可能超过合并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15000万元,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

  • 相关阅读
  • 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 “新农人”网上闯出致富路

      手机当“农具”,直播成“农活”   “新农人”网上闯出致富路(网上中国)  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利用物联网系统,田间管理更“智慧”;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解决农产品运输“堵点”“...

    时间:06-20
  • 中国100余品类的轻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100余品类的轻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轻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编制出台了《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

    时间:06-20
  • 创新体制机制促内外贸一体化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更好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外贸融...

    时间:06-20
  •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基本盘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成绩来之不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局势紧张等因素以及高基数效应影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时间:06-20
  • 促外贸既要保稳又需提质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进出口保稳提质”纳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求“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

    时间:06-20
  • 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 资产管理公司强化逆周期功能

      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   资产管理公司强化逆周期功能  资产管理公司迎来业务新机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

    时间:06-20
  • 权责配置更为合理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速

      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

    时间:06-20
  • 交通指标逐步恢复 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向好

      货运物流持续恢复向好  近期,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努力下,全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正逐步从全面打通大动脉、基本畅通微循环,向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运行转变。  交通指标逐步恢复  近日,山东...

    时间:06-20
  • 多因素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

      受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令、“欧佩克+”产能调整计划、美国遏制通胀的相关政策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波动较大,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本月1日收于每桶115.26美元,8日升至每桶122.11美元,16日收于每...

    时间:06-20
  • 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市场剧烈反应 大宗商品未来走势如何

      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市场剧烈反应——   大宗商品未来走势如何  近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一波三折,多数品种呈下挫趋势。美联储日前大幅加息引发剧烈反应,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在升温。  大宗商品未来走...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