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跨越发展 成就页岩气开发“中国样板”

2022-06-20 09:59:36

来源:科技日报

  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滨江之城涪陵以榨菜闻名,而10年前的深山地底喷出的页岩气燃起形似“火凤凰”的火焰,使这个西南一隅的小城有了第二张名片——页岩气。这里是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发端,现在平均每天2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这里源源不断输送到长江中下游6省2市,点亮万家灯火。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自2012年取得勘探重大突破,至今累产气突破445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占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34%。

  445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它可供100万户家庭用244年,它更意味着起步较晚的中国页岩气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页岩气开发提供中国样本。

  从零起步,快车道发展,涪陵页岩气田亦是中国石化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缩影。

  这根“针”非捞不可

  在长达数亿年时间的作用下,页岩地层中不断生成富含甲烷的天然气,留藏在纳米级页岩孔隙里的被定义为非常规天然气,称为页岩气。在地下三四千米、上亿年前的石头里找气,听起来就像大海捞针。21世纪初,在攻克技术和成本障碍后,美国不仅发起了页岩气革命,而且从天然气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我国海相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但与北美页岩气相比,地质条件更为复杂、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勘探开发技术难度更大。但中国长期是油气进口大国,页岩气有望成为中国能源重要支撑点。

  这根“针”,中国非捞不可。

  2008年,中国石化开始捞这根“针”,从基础研究开始。

  中国石化成立了专门的非常规勘探处,统一组织实施上游页岩油气勘探,并与埃克森美孚、康菲等国际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展页岩气勘探合作,在安徽、四川打了多口探井。

  尽管几年未获突破,压力空前,但中国石化决策层没有放弃,明确提出: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要走在中国前列,要用非常规的思维实现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并明确了非常规领域会战的部署和目标。

  最后,凭借多年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勘探开发人员经过反复查验老井资料、勘查野外,推断在先前勘探过的地点再继续往下打几十米可能找到页岩气。2012年11月28日,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HF井放喷,地下气龙燃起的火焰高达20多米,现场沸腾了。至此,中国页岩气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拉开商业化开发的序幕。

  勘探过程中,中国石化创新形成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认识、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技术等技术体系,建立100多项技术标准,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有效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从“四大皆空”到“解锁拼图”

  页岩气开发像朵带刺儿的玫瑰,看上去很美,但商业规模化开发难度大, 2013年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之初,很多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

  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页岩气工程技术的探索。从中国石化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建页HF-1井,到涪陵大安寨区块涪页HF-1井,开发效果都不理想。

  我国当时在页岩气开发上可以说是“四大皆空”——无经验、无技术、无设备、无人才,很多员工都是第一次听说“页岩气”。

  “有页岩气,但能不能商业化、高效开发,当时是未知数,外部的质疑声很大。我们心里没底,但很清楚,保障国家天然气供应这件事再难也得干。”中国石化江汉油田首席专家、涪陵页岩气公司党委书记刘尧文告诉记者。

  要想实现页岩气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商业开发,必须加快页岩气开发技术国产化研究,突破技术瓶颈,不被国外公司“卡脖子”要钱。在集团公司支持下,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确立了《长水平段钻完井技术》《非常规水平井分级射孔工艺》等20多项科研先导项目,画好科技攻关“路线图”,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自主创新实践。

  长水平段钻井、长水平段分段压裂……一块块拼图拼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国石化举全集团之力,树起了我国页岩气自主开发路上的3块里程碑:打成井、压好井和重要装备工具国产化,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

  全国顶尖选手的“竞技场”

  今年一季度,涪陵气田共生产天然气18.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7%,实现“开门红”。

  “涪陵页岩气田对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具有示范引领意义。它的成功开发与钻采技术突破,增强了国内各方和相关企业的信心,助力四川盆地很快成为我国页岩气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对我国页岩气发展产生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油气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说。

  页岩气井具有初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为何涪陵页岩气田能持续保持高产?秘诀正是中国石化整合国内外资源,研发投入不断加码。

  涪陵页岩气公司成立全国首个页岩气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人才资源,围绕地质评价、钻井工程等开发配套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有效解决了开发建设中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自院士工作站建站以来,共引进7名院士,13个专家团队,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引进江汉油田研究院等单位技术人员,而中石化集团公司工程院总院等专家资源也可通过项目合作关系进行调动,共有研究人员400余人,7个攻关技术团队。

  “一站一院人才济济,譬如院士工作站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是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专家,承担了深层压裂技术及新型压裂液技术攻关,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的长江大学许明标教授主要研究钻完井液等油田化学领域,承担了页岩气钻井智能堵漏工艺研究及应用研究。”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师李鹏告诉记者。

  为了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的发挥,涪陵页岩气公司制订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科研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为进站工作的院士及其团队提供必需的生活后勤及科研条件保障等。

  搜索

复制

  • 相关阅读
  • 广东20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成开放

      中新网河源6月20日电 题:广东20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成开放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在广东九连山林场,依托万亩成片的优质红锥林,这里建成全省唯一红锥大径材主题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时间:06-20
  • 国家药监局:广西金嗓子小儿感冒颗粒有批次不合规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国家药监局6月20日发布关于10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其中指出,经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等8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广西金嗓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生产的小儿感冒颗粒等1...

    时间:06-20
  • 发改委等开展拉网式调查 依法查处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行为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6月20日消息,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下,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开展落实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拉网式调查。调查组以重点燃煤电厂5...

    时间:06-20
  • 首条宁夏至伊朗“跨里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中新网银川6月20日电(记者 于晶)6月20日,宁夏(银川)至伊朗(安扎利)“跨里海”国际货运班列由银川南站始发,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跨越里海到达伊朗安扎利港。  据悉,本次班列的开行,首次打通...

    时间:06-20
  • 陕西首批进境种羊隔离检疫完成 助推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22只进口新西兰萨能奶山羊20日在完成45天的隔离检疫后,由西安海关给予合格放行,正式交付企业开展生产养殖、良种繁育、奶品加工等生产活动。此番为陕西首次引进境外种羊。 ...

    时间:06-20
  • (中国这十年)蔻驰中国区总裁:中国消费者成全球时尚产业发展变革中坚力量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蔻驰中国区总裁:中国消费者成全球时尚产业发展变革中坚力量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消费主力军。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时间:06-20
  • 全球发展报告: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崛起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崛起,会在全球经济增量中占有更大份额,也会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报告认为...

    时间:06-20
  • 全球发展倡议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 100多国表示支持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自中方提出该倡议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迄今已有100多国表示支持。  ...

    时间:06-20
  • 报告指全球落实2030年议程仍存在多重挑战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近七年来,联合国及各国努力推动落实2030年议程,取得一定进展。但落实该议程仍存在多方面困难,许多领域进展面临停滞或...

    时间:06-20
  • 报告:2020至2025年全球约8500万工作岗位将被机器替代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6月20日发布首期《全球发展报告》,其中指出,自动化的生产线、智能化的机器人等将代替大量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的劳动者,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职业岗位消失...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