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投放更多中长期贷款 金融机构发力驰援基建

2022-06-20 10:01: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风劲正是扬帆时。在多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之际,金融力量正加快集结、加快发力。多位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投放更多中长期限贷款,共同从资金端支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特殊的空间资源禀赋和生态保育功能,让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盘山县西部地势高,水系连通工程尚未实施,径流只有丰水年份汛期来水,人工湿地地表没有补水,导致超采地下水、湿地退化等问题严重,亟须实现西部中小河流互通互联互蓄。

  国家开发银行辽宁分行结合盘山县域水资源禀赋和农村水系特点,授信5.7亿元支持盘山县西部地区绕阳河流域水系连通工程、盘山灌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的项目建设,打造出乡村振兴的“盘山模式”。

  盘山县的项目建设,只是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水利贷款12995亿元,贷款余额5464亿元,其中2022年以来发放398亿元。在差异化政策方面,该行还设立水利专项贷款,配合人民银行、水利部研究运用低成本资金政策切实降低水利项目贷款利率。同时,进一步延长贷款期限,对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最长贷款年限可达45年。

  事实上,无论是在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还是在供水供电、园林绿化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建设中,都不难看到金融机构活跃的身影。比如,一季度,民生银行为广东肇庆市四会南江工业园至肇庆新区一级公路新建工程PPP项目发放贷款5.4亿元,为肇庆市政道路建设提供助力和支持。目前项目进度正常,项目难点马房特大桥工程进度也已达97.6%,预计全工程将于10月1日完工。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压舱石”,也是金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有专家表示,加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期、拉动就业,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与可持续性。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也强调,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优化贷款结构,投放更多更长期限贷款;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等。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部分投资回报周期长和基础性的重点项目,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近日发布的“助力稳住经济大盘28条措施”提出,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投放更多中长期限贷款,发挥好政策性银行长周期支持作用。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将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加快项目储备,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在服务效能方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应加大与商业银行合作,借助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和专业人员,通过转贷等方式,提高服务重大基建项目的效能。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企稳回升势头,前5个月的投资增速比前4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得益于金融、财政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一些机构预计,后续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更好发挥稳需求、稳经济的作用。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牢牢抓住资金这个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牛鼻子”,专家认为,后续金融支持基建应更加聚焦、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在董希淼看来,当前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科技、农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支持。“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加强与重点基建项目的对接,对重大项目实现‘一对一’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服务的精准性。”他建议。

  在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加大融资支持方面,邹澜表示,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自身优势,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专项债券、PPP模式等,与地方政府、社会资金协力并进,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站在产品创新的角度看,由于基建项目往往对资金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中长期信贷和信用贷款比重。市场人士建议,针对基建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优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此外,应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对于金融有待发力的领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当前国内部分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不足,仍然需要大量的“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投资,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的需要,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在数字强国指引下,应加大对5G、“东数西算”、智能制造、特高压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深挖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潜力。此外,可加大对城市更新领域的支持力度。

  • 相关阅读
  • 广东20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成开放

      中新网河源6月20日电 题:广东20个省级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成开放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在广东九连山林场,依托万亩成片的优质红锥林,这里建成全省唯一红锥大径材主题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时间:06-20
  • 国家药监局:广西金嗓子小儿感冒颗粒有批次不合规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国家药监局6月20日发布关于10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其中指出,经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等8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广西金嗓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生产的小儿感冒颗粒等1...

    时间:06-20
  • 发改委等开展拉网式调查 依法查处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行为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6月20日消息,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下,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开展落实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拉网式调查。调查组以重点燃煤电厂5...

    时间:06-20
  • 首条宁夏至伊朗“跨里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中新网银川6月20日电(记者 于晶)6月20日,宁夏(银川)至伊朗(安扎利)“跨里海”国际货运班列由银川南站始发,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跨越里海到达伊朗安扎利港。  据悉,本次班列的开行,首次打通...

    时间:06-20
  • 陕西首批进境种羊隔离检疫完成 助推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22只进口新西兰萨能奶山羊20日在完成45天的隔离检疫后,由西安海关给予合格放行,正式交付企业开展生产养殖、良种繁育、奶品加工等生产活动。此番为陕西首次引进境外种羊。 ...

    时间:06-20
  • (中国这十年)蔻驰中国区总裁:中国消费者成全球时尚产业发展变革中坚力量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蔻驰中国区总裁:中国消费者成全球时尚产业发展变革中坚力量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消费主力军。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时间:06-20
  • 全球发展报告: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崛起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崛起,会在全球经济增量中占有更大份额,也会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报告认为...

    时间:06-20
  • 全球发展倡议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 100多国表示支持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获。自中方提出该倡议以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迄今已有100多国表示支持。  ...

    时间:06-20
  • 报告指全球落实2030年议程仍存在多重挑战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指出,近七年来,联合国及各国努力推动落实2030年议程,取得一定进展。但落实该议程仍存在多方面困难,许多领域进展面临停滞或...

    时间:06-20
  • 报告:2020至2025年全球约8500万工作岗位将被机器替代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6月20日发布首期《全球发展报告》,其中指出,自动化的生产线、智能化的机器人等将代替大量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的劳动者,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职业岗位消失...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