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光伏组件厂联合停产抵制上游涨价?集体停产是假的,但苦水是真的

2022-07-03 13:58:20

来源:澎湃新闻

  光伏产业链新一轮击鼓传花式涨价依然不见拐点。在上游多晶硅、硅片、电池大幅涨价背景下,下游组件端的成本压力爆棚。近日,网传多家主流光伏组件制造商于6月底7月初集中停减产,其中包括隆基、晶澳、晶科等多家头部企业,部分企业的网传停产时间长达3天以上。消息一出迅速点燃行业情绪,有观点认为,这是光伏下游企业以联合停产“抗议”上游涨价。

  对此,所涉的两家大型光伏企业在回应澎湃新闻求证时称,网传停产消息为谣言。一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称,传言“虚虚实实,半真半假。但不是联合大面积停产行为。”另据多家光伏垂直行业媒体求证,确实有部分企业的一些产线停产,但停产主因多为内部生产调整而非上游涨价。有资深行业分析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产业链持续涨价之后,二三线组件厂商加剧承压,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组件龙头排产稳中有升。

  组件厂商联合停产抵制上游是假的,但在上游报价连创新高之际,光伏产业链博弈白热化和组件端叫苦不迭却是真实的。组件厂商直接面向终端光伏电站投资者,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受原材料和光伏电站的两头挤压,涨价潮下的组件左右为难,压力陡增。

  涨价潮再起,短期内硅料价格难撼动

  短暂的平稳后,光伏产业链近来再度掀起涨价潮,涨价一路从多晶硅、硅片、电池传导至组件。

  7月1日,电池片龙头通威太阳能公布最新单晶太阳能电池片定价公告,报价全线上涨,不同尺寸上涨5-7分/瓦,涨幅最高为5.98%,爱旭等电池片公司也上调了报价。有业内人士测算,按照最新的1.26元/瓦的电池价格,组件包含人工、折旧等在内的成本至少要到2元/瓦。考虑到短期内硅料价格难有逆转,电池价格创新高,有组件企业戏称,成本被拉爆、集体放暑假。

  稍早前,两大硅片龙头相继上调报价。6月30日,隆基绿能发布全系列硅片最新价格。报价显示,P型M10 160μm厚度的硅片价格调整为7.3元/片,5月报价为6.86元,涨幅6.41%;M6硅片价格从5.72元上调至6.08元/片,涨幅6.923%;158.75产品价格从5.52元上调至5.88元/片,涨幅6.52%。隆基的本次涨价在市场预料之内。在上游硅料价格大幅上涨且缺货愈紧的情况下,硅片价格上涨趋势已定。6月24日,另一硅片龙头TCL中环已率先宣布产品价格全面上调。

  在更上游,近段时间以来,作为光伏上游基础原材料的多晶硅价格再度上演五连涨,刷新2021年创下的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6月29日发布的跟踪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5-2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6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83%;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3-28.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4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5.10%。

  据澎湃新闻测算,当前的多晶硅市场价已较2021年初的价格水平暴涨230%。当前供需形势下,硅料价格难以撼动。硅业分会预测,临近月底,正值7月份长单集中签订期,而现阶段硅料企业陆续检修,硅片扩产产能等米下锅,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往月更甚,因此预计短期内硅料价格走势难有逆转。

  这一幕与一年前何其相似。

  去年,多晶硅价格走出超全行业认知的暴涨行情,业内高呼“活久见”,价格博弈不断升级,全行业违约高发频发。下游投资商感到很受伤,项目收益率不断受到侵蚀,还招不招标?还投不投?在光伏行业全面迎来平价上网时代、新能源被定调为新型电力系统主体的2021年,涨价却在削弱光伏的竞争力。究竟谁在暴涨背后推波助澜?上下游之间的博弈、指责、驳斥声穿插在汹涌的涨价浪头间。下游指责硅料企业牟取暴利,后者则称硅料是化工行业,有风险、安全问题,投资密度和科技含量、门槛是产业链中最高的,投资回报周期也很长,“光伏尽管经历了十几年发展,但投资经营行为仍存在不理性,硅料价格的上涨推动是下游推上去的,锅不应该由硅料企业来背。”有硅料生产商去年在行业会议上如是说。

  在本轮涨价中,面对下游的指责,有硅片企业人士回应澎湃新闻时也感到委屈,“我们也是下游啊。硅料价格大幅攀升,硅片涨价是市场行为。”

  归根结底,原材料端的硅料到底够不够用?价格到底何时见顶?有熟悉多晶硅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年内硅料总体供应充足,尤其是第四季度供应增量较大,届时价格有望下调。

  硅料供需总体平衡,但硅片产能与硅料产能出现了严重错配。与去年一样,今年硅料价格不断上攻,很大程度上与其交易结构有关。据澎湃新闻了解,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国内光伏产业链,尤其是硅片端的大规模扩产引发企业对硅料供应的焦虑,纷纷签订长单。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供应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一直不足,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也就是说,涨价很大程度上是抢料“抢”出来的,零售交易部分的硅料价格上涨在推动硅料整体价格节节攀升。

  高价抑制国内电站需求,抢料仍在继续

  组件高价行情下,国内地面电站的需求受到压制,分布式光伏需求保持较高韧性,后者已成为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主力。

  据行业智库Solarzoom分析,本周光伏产业链上游各环节仍在继续上涨且有上涨幅度扩大态势,国内组件厂商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本周国内组件价格开始小幅上扬,但整体组件端的价格尤其是在国内项目上涨阻力明显,部分投资国内电站企业针对此轮价格上涨已在考虑项目暂缓,而仍在进行的交付的项目单双面P型组件价格还是略有上浮,主流价格来至1.91-1.98元/W,而市场组件不少新项目招投标报价、新订单报价已经达到2元/W以上。

  光伏行业价格追踪机构PVInfoLink在最新报告中称,组件厂家已经对7月价格报价有些微调整、涨幅约每瓦0.02-0.05元不等,然而截止目前,终端接受度仍然低迷。展望7-8月国内需求,项目的拉动看来又将因为高昂的价格受限,仍需等待供应链上游的价格底定,7月开工情况有可能出现变化。

  与国内形成对比的是,海外需求的超预期爆发在助推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

  PVInfoLink分析称,尽管2022年至今因原物料价格高昂导致光伏供应链价格持续坚挺,但在能源转型浪潮和国际冲突造成的能源供应紧张下,全球对于光伏等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高涨。根据PV InfoLink对中国海关出口数据的分析,五月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达到14.4GW,同比成长95%;累计1–5月的组件出口则达到63.4GW,同比成长102%,需求成长相当强劲。

  目前中国主要出口成长的区域市场,仍是目前能源转型最积极,同时也因俄乌冲突下能源供应不稳定而面临能源危机的欧洲。欧洲5月从中国进口8.9GW的光伏组件,同比增长146%,1–5月则累计达33.3GW,同比增长144%,为各区域市场中增长最高。2021年欧洲全年进口量已经是最高的40.9GW,占中国2021年出口的46%,在基期已高且今年仍呈现逐月成长的态势下,印证了欧洲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仍然强劲。

  不过,PV InfoLink提醒,尽管欧洲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总量持续增长,甚至已经超过整年组件需求预测,但据观察,目前欧洲地区实际装机的热度并不如进口量般火爆,进口量和实际安装量呈现些许不匹配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前期中国疫情管控导致部分出口产品物流延误,与此同时,目前欧洲市场在光伏终端安装上正面临逆变器和施工人力短缺的困境。

  火爆的抢料行情仍在继续。

  7月1日,作为全球最大多晶硅供应商的通威股份公告签订了两份重大销售合同,美科硅能源和双良硅材料分别计划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采购25.61万吨、22.25万吨多晶硅产品,实际采购价格由买卖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6月29日)公布的数据测算,上述两份长单合计销售金额超1200亿元。6月18日,通威股份发布关于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表示与青海高景签订5年硅料销售合同,预计后者采购规模为21.61万吨,按照上述测算方法,预计销售总额为509亿元。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威股份已签订5份重大销售合同,预计的销售金额累计达2540亿元。

  产业现状已引起主管部门重视。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6月22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负责人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等单位参会。会议全面梳理光伏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光伏企业生产经营、产业投资、产能建设、市场供需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研究推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 相关阅读
  • 促消费政策激发活力 汽车产业画出复苏曲线

      见习记者 郭博昊 秦燕玲  汽车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近期,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汽车产业近期发展定调,财政部、税务总局迅...

    时间:07-04
  • “闪电式”增持频现 210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增持计划

      董添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17时,今年以来共有21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其中,3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计划增持金额均超过1亿元。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加速落地,“闪电...

    时间:07-04
  • 北京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全链条金融支持

      欧阳剑环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日前联合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全链条金融支持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七大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

    时间:07-04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期权工具成避险利器

      李莉  今年以来,全球原油、化工、贵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不少商品期货价格在3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又在近期回落至阶段低点。与此同时,期货期权成交量激增,其中玉米期权创上市以来单...

    时间:07-04
  • 遇供应链危机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环比下降

      金一丹  7月3日,特斯拉公布2022年第二季度交付数据。由于供应链受阻,二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约25.86万辆汽车,交付约25.47万辆汽车,不仅低于特斯拉第一季度31万辆的交付量,也是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特斯拉...

    时间:07-04
  •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部分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

      王方圆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了解到,部分银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少数银行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甚至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专家认为,这是商业银行持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表现...

    时间:07-04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增加

      张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创历史高位,今年夏季全国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略显宽松态势。  机构表示,目前中下游各环...

    时间:07-04
  • 大事件!6000亿“活水”今起互通,“ETF通”正式交易

      作者: 胡华雄  7月4日,港股与A股市场在将迎来历史性大事件!  根据相关安排,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2022年7月4日正式开始。  北向方面,此番83只北向合资格ETF纳入初始名单后,北向陆股通标的将变为同...

    时间:07-04
  • 五部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迈上中高端

      杨洁  工信部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在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医药、消费电子等行业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200家百亿规模知名...

    时间:07-04
  • 上半年IPO未通过数量大增五成 3家券商担任主承销商被否率100%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2022年已经过半,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市场IPO未通过数量大增。  IPO未通过数量同比增50%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发审委、上市委累计审核260家次,较2021年同期244家次增长6.56%,较...

    时间:07-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