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承压中复苏 构建更有活力的市场——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消费篇

2022-07-12 09:46: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题:承压中复苏 构建更有活力的市场——2022年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消费篇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熊琦

  今年上半年,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多发频发,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促进消费的政策。数据升降之间,结构变化背后,消费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消费画出复苏曲线

  上海,百年历史的南京路上,再次飘起蝴蝶酥、卤味糟货等美食的香气,“中华商业第一街”正在回归“熟悉的模样”。

  武汉,夜幕降临,江汉关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随时可见熙熙攘攘的客流。”江汉路一家小吃店主刘聪说。

  西安,集秦腔演艺、老字号美食、国潮新零售为一体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成为吸引大批年轻人前来打卡的新宠……

  记者近日调研走访多地发现,由于疫情等因素一度“遇冷”的线下市场,正在释放复苏“暖意”。

  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让开年一度有所回暖的消费迎来“倒春寒”。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1至2月的6.7%,降至3月的-3.5%,4月进一步下跌至-11.1%。一些地方的餐厅、影院、商场等经营场所人气“冷落”。

  重压之下,一系列激活消费市场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多措并举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为餐饮、零售等市场主体提供房租减免、平台佣金减免、金融支持等纾困举措;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全国多地纷纷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

  “消费券对我们的销售提振效果很明显。”卜蜂莲花湖南区域总裁宋华松说,6月以来,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带动线上销售额增长超200%。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各地消费持续升温、复苏脚步加快:5月社零总额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在美团、京东等平台,餐饮、酒店、机票预订等业务均有所增长……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的步伐也会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此前说。

  透视消费升级“密码”

  加热净水器、智能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这是2022年某电商平台评选出的家电新“三小件”。

  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

  “疫情发生后,健康消费需求持续扩大,我们相继推出主打除菌功能的新品,并创新研发技术,满足消费者对‘留香持久、香气高级’的洗衣升级需求。”立白科技集团副总裁许晓东说。

  品质、科技、健康、绿色……近年来,中国消费的关键词不断更新。“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推动供给侧加速变革,未来,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将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服务消费空间广阔——

  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家政自营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洗衣洗鞋类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80%;家政保洁类到家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88%;宠物健康管理、家居整理等新型服务也受到消费者欢迎。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44.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未来我国服务消费将持续增长,企业要专注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推动从以生产产品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

  7月底,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在海口拉开帷幕。本届消博会参展企业和品牌数量均超首届,境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比由首届的75%增加至80%,不少企业将携“首发”“首秀”产品亮相中国。

  “我们将为本届消博会带来多款充满科研技术的绿色健康食品。”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说,中国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还在持续走向多元化,达能始终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中国贸促会近期的一项调研中,不少外资企业表示,尽管疫情带来一定冲击,但中国消费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升级趋势明显,外资企业对中国这片沃土依然充满信心。

  构建更有活力的国内大市场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破除堵点卡点和障碍壁垒,消费活力才能有效激发,经济运行才能循环顺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发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着力破除消费领域痛点堵点……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接连落地,为强大国内市场“通梗阻”“畅循环”。

  “消费恢复增长不仅要‘货畅其流’,更要通过改革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壁垒,以有力的改革举措不断提振和稳定消费预期。”王蕴说。

  广袤的县域农村消费市场,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新空间。

  “农村消费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仍存在许多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因素。”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说,应进一步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优化农村消费供给,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商品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畅通物流大通道,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同时,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 相关阅读
  • 从悬水小岛看浙江共富路:现实生活未来想象两手抓

      中新网舟山7月12日电(林波 倪妮 叶武杰)准备餐饮、收拾帐篷、接送游客……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吹着海风,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东岠岛上,应舟辉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没想到露营淡季,还能迎接一波又...

    时间:07-12
  • 广西生物质发电能力提升 今年上半年发电量达37.3亿千瓦时

      中新网南宁7月12日电 题:广西生物质发电能力提升 今年上半年发电量达37.3亿千瓦时  作者 陆冬琦 邹振远  随着广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广西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发电能力持...

    时间:07-12
  • (人民幸福生活)宁夏吴忠:葡萄采摘正当时 农旅融合迎客来

      中新网吴忠7月12日电(记者 于晶)时下,当露天葡萄还是“绿果果”的时候,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温室大棚的葡萄已陆续上市,销售火热,俨然一派“小葡萄”种出了“大身价”的样子。  7月12日,记者走进利通区的葡萄种...

    时间:07-12
  • 信通院评选护童优秀案例 快手华为中国电信入选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年“护童计划”评选落下帷幕,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电信终端产业协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等十余位专家...

    时间:07-12
  • (上海战疫录)连线外企|强生:长期扎根中国的初心从未改变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李姝征)“尽管疫情为业务日常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强生公司长期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百姓健康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表...

    时间:07-12
  • 上海这群“新”农人扎根郊区3年 攻克陆地养虾技术难关

      中新网上海7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尽管连日来上海持续高温,但在崇明岛上的一座养虾基地内,一尾尾南美白对虾仍在室内养殖池里惬意游动。和传统虾塘不同,这些位于工厂内部的养殖池,池底带有加热设备,水温全年控...

    时间:07-12
  • 科技创新助河南民企产品“出海”

      中新网郑州7月12日电 (杨大勇)因为科技创新,企业有了健康发展的源泉;因为有了科技创新,企业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因为科技创新,企业产品漂洋过海……连日来,记者在河南多地采访中发现,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引领和...

    时间:07-12
  • 油价年内第三次下调 部分地区92号汽油回归“8元时代”

      中新网7月12日电 题:油价年内第三次下调 部分地区92号汽油回归“8元时代”  中新财经 葛成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7月12日24时起,每吨汽油下调360元,每吨柴油下调345元。这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两连跌...

    时间:07-12
  • 南京大手笔土拍落槌:释放市场复苏信号

      中新网南京7月12日电 (记者 申冉)12日上午,南京2022年第二批“两集中”地块网上竞价出让落槌,交易结果等待公证。据官方消息,本批次出让地块共44幅,与第一批次土地出让相比,本次土地出让上市地块数量与金额均...

    时间:07-12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创新设置“项目资本对接馆”

      中新网厦门7月12日电 (记者 杨伏山)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将于今年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举办,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  投洽会组委会12日介绍说,本届展会将突出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主...

    时间:07-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