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年内129家企业终止IPO 四大问题引关注

2022-07-14 09:38: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投行的监管力度,先后发布多项规则,督促投行归位尽责,提升执业质量。其中,投行项目撤否率高被列为应当开展检查的情形之一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记者据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网站数据梳理,截至7月13日记者发稿前,今年以来,129家公司IPO申请终止,较去年同期下降11.03%。其中,15家公司为上会被否,较去年同期增3家,114家为主动撤单,较去年同期减少19家。主动撤单数量占比88.37%,接近九成。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普遍认为,拟IPO企业撤单或被否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不符合拟上市板块定位;二是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三是企业内控制度存在问题;四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问题。未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投行将更加审慎选择和辅导项目,拟IPO企业“闯关”现象将减少。

  年内114单拟IPO项目

  主动撤单

  具体来看,上述15家拟IPO上会被否公司中,证监会发审委否决8家,创业板上市委否决7家。而在114家主动撤单企业中,沪深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30家、15家和69家。其中,科创板主动撤单数量较去年同期(50家拟科创板IPO企业撤单)显著减少。

  某南方券商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拟IPO企业撤单或被否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板块定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不符合板块定位被否或撤单;二是可持续经营能力,如毛利率、应收账款、收入真实性、业绩下滑等都是监管关注的问题;三是合规性问题,如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独立性诉讼、客户集中、对赌协议等。

  “今年IPO被否和撤单数量较高,与近两年发行人经营活动受疫情影响、业绩下滑也有密切关系,部分企业不满足发行上市条件。”某北方券商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外,部分发行人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从公司被否原因来看,证监会发审委问询问题集中于关联交易、同业竞争、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持续盈利能力、内控制度等。如环洋股份于2月24日上会被否时,证监会发审委针对公司独立性、毛利率合理性、可持续经营能力等提出疑问。

  创业板方面,在上述7家被否企业中,有5家上会时被问及信息披露充分性和准确性等,有4家被问及内控有效性。如3月29日九州风神上会被否,创业板上市委认为,发行人关于外销收入增长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合理性等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合理,报告期内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IPO撤单后

  发行人、保代仍收监管警示

  记者注意到,主动撤单也并不能成为发行人和投行“闯关”的“保命符”。今年5月31日、6月2日,深交所对2单拟IPO项目中的4名保荐代表人采取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2家公司亦收到深交所监管函。2单拟IPO项目分别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主动撤回申请。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投行的监管力度,先后发布多项规则,督促投行归位尽责,提升执业质量。其中,投行项目撤否率高被列为应当开展检查的情形之一。

  “之前,很多中小券商拿项目不太容易。所以拿到项目之后,‘闯关’心态比较重。”上述南方券商投行人士表示,随着监管部门提高现场检查力度,加大对撤单的处罚,将使得券商提高项目选择标准,更加谨慎选择项目,同时加大拟IPO企业的辅导力度,实现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监管采取的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保荐机构的保荐质量,从入口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述北方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未来,市场参与主体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资本市场应密切服务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企业。

  谈及未来IPO市场的趋势,上述南方券商投行人士认为,未来一级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一是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且更加强调板块定位;二是强调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即市场化竞争能力;三是在合规背景下,持续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只要企业满足发行条件,进行充分信披,将“小瑕疵”告知投资者,依旧可以上市;四是上市标准更加多元化,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数量增多;五是中介机构更倾向于选择行业赛道好、质地好、合规性好的“三好”企业开展业务;六是更多中小企业可能选择被上市公司并购,而非IPO。(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约4万亿元直达资金中 中央财政已下达3.992万亿元

      中新网7月14日电 财政部14日召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干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约...

    时间:07-14
  • 交通银行:存在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

      中新网7月14日电 14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导致部分城市的项目出现停工、延期交付的情况。经初步排查,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本公司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

    时间:07-14
  • 工行: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 风险可控

      中新网7月14日电 14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工商银行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经排查,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

    时间:07-14
  • 邮储银行: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房贷逾期金额1.27亿元

      中新网7月14日电 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密切关注部分地区出现的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开展深入排查,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规模和占比小,风险可控。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时间:07-14
  • 中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中新网7月14日电 14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今年以来,本行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及对困难房企项目并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位于同业前列;因城施策,实施差异化住房贷款政...

    时间:07-14
  • 6月中国财政收入企稳回升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人民币,下同),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

    时间:07-14
  • 财政部:上半年共有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

      中新网7月14日电 财政部14日召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干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市场主体面临一定困难,为中小微企业纾困是当务之急。  薛虓干介绍,...

    时间:07-14
  • 啥情况?三大知名品牌宣布:关店,全线退出!

      近日,ZARA三大姐妹品牌均在其天猫旗舰店发布闭店公告:自2022年7月31日起,品牌线上商店将停止销售商品。这也意味着,这个月结束后,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ZARA三个姐妹品牌...

    时间:07-14
  • 财政部: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区转移支付力度 保障基层“三保”

      中新网7月14日电 财政部14日召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干表示,当前,受疫情和退税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县区财政运行压力较大。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督促省...

    时间:07-14
  • 财政部:1-6月专项债券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

      中新网7月14日电 财政部14日召开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干表示,专项债券撬动投资作用明显。  薛虓干介绍,1-6月,各地共安排超过24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