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2022-07-18 05:42: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锐财经·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①)

  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经济发展极不寻常,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最新数据有哪些看点?下半年走势怎样?本报今天起推出“聚焦中国经济半年报”系列报道,全面、辩证、客观解析经济数据,回应热点问题,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编 者

  7月15日,中国经济上半年运行数据发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评价。上半年,各部门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增多。多方面表示,下阶段尽管面临较多困难挑战,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月度经济逐步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36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亿元,增长1.8%。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4%。

  这样的成绩,是在超预期因素带来严重冲击,4月主要指标同比下滑的条件下取得的。“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付凌晖说。

  经济克服困难保持增长。从月度来看,呈逐步回升态势。5月份经济止住4月份下滑势头,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在生产端,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也由上月下降5.1%转为增长1.3%;在需求端,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上月下降6.7%转为增长3.1%;出口增长22%,比上月加快了6.7个百分点。

  就业民生得到保障。受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以来就业压力陡然上升,民生保障难度增加。针对突出问题,各方面持续加大稳就业力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成效逐步显现。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此外,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价格形势总体稳定。

  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新动能较快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二季度我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实现企稳回升。

  多数地区经济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疫情对部分地区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区域经济运行也备受关注。

  “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影响都是短期的、外在的,不会改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大的趋势。”付凌晖说,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加快恢复,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

  二季度,多数地区的经济基本稳定。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占83.9%。其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势较好。二季度,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3%和2%,增速均快于全国。上半年,中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均增长7.3%,中部、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7%和8%,均快于东部地区。

  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地区经济加快恢复。尽管二季度部分地区经济受疫情冲击较大,但是从月度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加快,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6月,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和6.3%,上个月分别为下降30.9%和4.9%。从消费看,吉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月份增长5.5%,上个月为下降1.5%。

  经济运行加快恢复的同时,付凌晖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

  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不小的压力,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能否持续?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逐步改善。”付凌晖说。

  需求恢复有潜力。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快,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提速,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望增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线下消费场景渐次复苏,加上促消费政策发力,消费有望继续恢复。当前港口物流保通保畅继续推进,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较快恢复,外贸保稳提质具有较好基础。

  生产回升有支撑。企业复工复产正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逐步打通,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带动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服务业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企业信心恢复,服务业有望进一步改善。6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升至54.3%,重返扩张区间,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61%,连续2个月回升。

  此外,产业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稳增长政策正在显效发力。下阶段,大规模留抵退税、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政策效应会继续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从下半年情况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付凌晖说。

  李 婕

  • 相关阅读
  • 新加坡浙商会数字创新峰会,大咖齐聚解析未来10年风口

      由新加坡浙商总会与新加坡PIF资本联合举办的“新加坡数字创新峰会”开幕。此次峰会旨在探讨数字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为新加坡企业与国内外浙商加强合作提供交流合作平台。约有20个创新...

    时间:07-18
  • 贾跃亭新增恢复执行案件 执行标的超10亿元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7月14日,贾跃亭新增恢复执行案件,执行标的10.45270060亿元人民币,执行法院为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中新财经)图自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时间:07-18
  • 电子烟出海大潮:从制造出口到品牌出口,行业已现两极分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海外市场现在呈蓝海趋势,公司未来方向肯定会向海外偏移。”7月11日,在国内经营着一家电子烟品牌的张雷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一年前,自觉“国内机会不大”的他将销售市场盯向了海...

    时间:07-18
  • 银保监会深夜发声给老百姓吃了五颗定心丸

      原标题:千方百计“保交楼”、启动村镇银行5万元以上客户垫付工作……银保监会深夜发声给老百姓吃了五颗定心丸  作者:杜川  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对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住宏观经济...

    时间:07-18
  •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提升空间

      原标题:今日视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提升空间  苏向杲  据银保监会日前披露的上半年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成绩单”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

    时间:07-18
  • 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记者 吴晓璐  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临近,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将迎来解禁。7月15日晚间,首批公司齐发公告,其中9家公司股东表示延长锁定期6个月或12个月,或承诺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

    时间:07-18
  • 央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业界预计下半年结构性政策工具将重点发力

      记者 刘 琪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通胀较低,预期保持稳定,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央行将加...

    时间:07-18
  • 央行发行泉州世界遗产金银纪念币一套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1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7月25日发行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金银纪念币共4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2枚...

    时间:07-18
  • 盘活存量资产 带动增量投资 12个省份支持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试点

      记者 邢 萌  7月16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九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

    时间:07-18
  • 全国碳市场一年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线上线...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