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无人机有“超能力”

2022-07-18 05:43: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翠绿的麦田上,黑色的无人机盘旋,均匀喷洒雾状农药——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水稻进入病虫害防治关键期,为推动农药减量增效,碧江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区范围内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随着无人机技术进步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融入生产生活。

  行业发展快

  航拍、表演、送快递、喷洒农药、应急救援……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加深。

  “与传统手动背负式或高杆喷雾器作业相比,无人机自动定航、定速、喷雾,精准打药,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碧江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刘泉说。如今,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全国农技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仅病虫害专业防治服务组织的植保无人机就已超12万架,作业面积突破10.7亿亩次。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效果比农民自防效果提高10%至20%,农药利用率提高10%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通信、航空运力等技术不断成熟,中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达78.1万个,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83.2万架。

  无人机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由2022架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集群给人们带来了灯光视觉盛宴;在西藏山南雅鲁藏布江畔,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采集图像,准确分析拉林铁路隧道进出口的图像数据,有效降低了汛期出巡检查工作强度,防洪安全也更有保障;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40个管护站配备50台巡护无人机,开启“空中”巡护监测新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无人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4月,上海实现了第一单“无人机配药”。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至高新区,原本需要半个小时车程的配送,改由无人机运输仅需15分钟,不仅省时省力,还降低了志愿者交叉感染的风险。

  巡航线路长

  进入7月,浙江杭州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保障供电安全稳定成为重中之重。在余杭西部的瓶窑地区,山水相连、河塘密布,近1000公里的供电线路巡视工作一度是个不小的难题。今年夏天,浙江省首个AI无人机智能巡检中心在余杭正式启用,供电线路巡检有了一双“智慧之眼”。该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巡检中心的“飞控平台”,可同时操纵多架次无人机执行任务,并进行系统化安全监控和航线管理,“飞控平台”还能智能识别安全隐患,并自主传回后台,正确率达90%以上。架空线路巡检进入“AI智能时代”,大大降低巡检的难度和成本,提升了电力的安全和效率。

  无人机是传统航空与新兴电子及通信技术结合的成果,行业发展主要靠技术驱动。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被赋予更多“超能力”。

  今年6月,为加强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空中巡航感知能力,南京联通利用5G低空智联网,助力南京海事局完成基于5G的无人机远程起降飞行,首次实现全辖区长距离巡航和高清视频实时回传。此次飞行任务覆盖了南京江心洲至兴隆洲长50公里的区域,突破传统无人机通信及续航能力的局限。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农场,无人机、北斗导航、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等融合应用,通过指挥中心的5G信号汇集至北大荒智慧农服平台,实现“一张网、一键通”的数字管理新模式。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玉彬表示,无人机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密切结合,目前已在遥感监测、精准植保、智能撒播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应用,在农业人工智能发展中呈现“头雁效应”,有力推动了智慧农业发展。

  市场需求大

  民航局日前印发的《“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拓展无人机应用领域,引导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驱动的低空新经济,明确表示将支持无人机应用服务拓展,深化农业服务,拓展工业应用,支持物流配送,推动跨界融合。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杨金才表示,在低空开放、法规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无人机产业发展潮头正劲。预计今年国内无人机行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保持30%的高速增长。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秘书长谭翔表示,随着低空空域改革走向深入,低空经济也将得以高速发展,包括无人机以及基于统一施工的无人体系等迎来巨大商机。

  目前,四川、湖南、海南、江西等多省正在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成都工业学院无人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严月浩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无人机企业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相关企业应与时俱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谋划高质量发展战略,拓展航空拍摄、国土测绘、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物流运输等领域无人机应用场景,构建多领域、多维度、多要素深度融合场景体系。

  专家指出,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无人机行业发展还需要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应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监管手段,同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助力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市场实现规范化发展。

  李嘉宝

  • 相关阅读
  • 新加坡浙商会数字创新峰会,大咖齐聚解析未来10年风口

      由新加坡浙商总会与新加坡PIF资本联合举办的“新加坡数字创新峰会”开幕。此次峰会旨在探讨数字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为新加坡企业与国内外浙商加强合作提供交流合作平台。约有20个创新...

    时间:07-18
  • 贾跃亭新增恢复执行案件 执行标的超10亿元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7月14日,贾跃亭新增恢复执行案件,执行标的10.45270060亿元人民币,执行法院为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中新财经)图自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时间:07-18
  • 电子烟出海大潮:从制造出口到品牌出口,行业已现两极分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海外市场现在呈蓝海趋势,公司未来方向肯定会向海外偏移。”7月11日,在国内经营着一家电子烟品牌的张雷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一年前,自觉“国内机会不大”的他将销售市场盯向了海...

    时间:07-18
  • 银保监会深夜发声给老百姓吃了五颗定心丸

      原标题:千方百计“保交楼”、启动村镇银行5万元以上客户垫付工作……银保监会深夜发声给老百姓吃了五颗定心丸  作者:杜川  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对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稳住宏观经济...

    时间:07-18
  •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提升空间

      原标题:今日视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提升空间  苏向杲  据银保监会日前披露的上半年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成绩单”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

    时间:07-18
  • 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记者 吴晓璐  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临近,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将迎来解禁。7月15日晚间,首批公司齐发公告,其中9家公司股东表示延长锁定期6个月或12个月,或承诺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

    时间:07-18
  • 央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业界预计下半年结构性政策工具将重点发力

      记者 刘 琪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通胀较低,预期保持稳定,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央行将加...

    时间:07-18
  • 央行发行泉州世界遗产金银纪念币一套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1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2年7月25日发行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金银纪念币共4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2枚...

    时间:07-18
  • 盘活存量资产 带动增量投资 12个省份支持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试点

      记者 邢 萌  7月16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九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

    时间:07-18
  • 全国碳市场一年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线上线...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