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圳:支持医疗器械企业纳入带量采购,按当年采购额3%资助

2022-07-26 20:05:36

来源:澎湃新闻

  7月26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三个政策措施的通知。

  其中,《深圳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显示,为加大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支持医疗器械企业纳入带量采购。

  “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拓展市场,中标品种按当年采购总金额的3%予以资助,单个品种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措施》指出。

  具体来看,《措施》表示,将从五方面加大创新产品应用示范。

  一是优化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入院流程。对纳入国家或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确定可另行收费的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可凭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在阳光平台申请挂网,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将积极指导有需求企业向国家医保局申请赋码,并在阳光平台挂网采购。对医疗服务项目以外的内容,且不能另收费的创新型医用耗材,建立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绿色通道,加快推进创新产品临床使用。组织医疗机构成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行为。

  二是支持医疗器械首台套应用示范。加大创新医疗器械首购力度,提高政府采购份额,鼓励本市医疗机构采购经市有关部门认定的医疗器械首台(套)产品,建立用户(医疗机构)和本地企业的联系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了解、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

  三是探索建立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试点使用。联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积极申请国家下放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在深圳指定医疗机构试点的审批权限,鼓励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联合深圳的审评、医疗、检测以及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已在港澳上市未在内地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深圳指定医疗机构试点的审评审批流程,推动港澳已上市医疗器械在深圳试点使用。

  四是支持医疗器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在本地完成研发和产业化并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欧洲共同体(CE)等机构批准,获得境外上市资质并在相关国外市场实现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械,按审计后的实际发生费用予以资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五是支持医疗器械企业纳入带量采购。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拓展市场,中标品种按当年采购总金额的3%予以资助,单个品种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此外,《措施》指出,将从四方面强化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策源能力。一是聚焦医疗器械原始创新与融合发展。二是推动国家、省市级医疗器械重点平台建设。三是布局市级医疗器械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四是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推动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光明分院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打造集医疗器械注册检测、生物安评、产品改进、法规咨询、质量体系建立及跟踪验证于一体的全链条公共服务体系。

  《措施》进一步指出,将从五方面强化科技转化和产业化能力。一是支持二、三类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二是注重医疗器械研发、申报环节特色服务能力提升。三是鼓励医疗器械生产场地建设。四是鼓励医疗器械产品本地产业化。五是促进第三方组织参与临床试验管理。六是优化医疗器械产业环境。

  《措施》显示,相关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 相关阅读
  • 广州发布20条支持汽车产业措施 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

      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近期,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若干措施》分五个章节共计20条支持汽车相关产业发展,覆盖了支持构建...

    时间:07-27
  • 复星医药宣示阿兹夫定独家商业化权益 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出局?

      本报记者 张 敏  7月25日,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性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附条件获批上市。  当日,复星医药火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

    时间:07-27
  • 损失认定成庭审焦点 鲜言案投资者胜算几何?

      本报记者 贾 丽  曾因主导“匹凸匹”更名事件而轰动一时的鲜言,如今因一起集体诉讼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据上海金融法院消息,7月25日上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于某等13名投资者与被告鲜言操纵证券...

    时间:07-27
  •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出口退税“及时雨”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是稳外贸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出口退税“加速提档”,持续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  “我就在税务工作人员的辅导下,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了50万元的出口退税申请,当天退...

    时间:07-27
  • 多国出手抢购致海外煤价飞涨 国内煤企持续增产保供稳价

      本报记者 李春莲  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今年以来,海外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动力煤1#(热值5500大卡,灰分20%)价格为例,由年初的107美元/吨,上涨至7月中旬...

    时间:07-27
  • 韶能股份大股东股份遭拍卖 宝能系无奈被动“大撤退”?

      本报记者 李昱丞  韶能股份正在“去宝能化”。7月26日,韶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监事边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监事职务,其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从韶能股份披露的年报可以看出,边峰的另一个身份...

    时间:07-27
  • 上市银行上半年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多家地方银行不良贷款率创上市以来新低

      本报记者 吕 东  7月份以来,已有11家银行业绩快报率先亮相。  从其披露的业绩快报看,上述银行不但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长迅猛,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资产质量全面持续向好。  ...

    时间:07-27
  • 这三个“稳”,道出广东经济的基本盘

      俄乌冲突、新冠变种、猴痘疫情、极端天气……在大事频发的2022年上半年,全球经历着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  在广东,即使遇到疫情袭扰,粮食、蔬菜、猪肉、食用油等物资价格依然能够保持平稳,这是为什么?  ...

    时间:07-27
  •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将打造“升级版”

      傅苏颖  7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赵文华表示,近十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

    时间:07-27
  • 上半年发行新增地方债逾4万亿元

      赵白执南  财政部7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逾4万亿元。专家表示,今年地方债发行明显加快,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后续专项债资金将加快拨付使用,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

    时间:07-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