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暑期牙齿正畸套路多,消费者应避免“低价吸引”

2022-08-01 03:00:13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伴随牙齿矫正市场增长,问题也逐渐显现。广告数量多,内容上一面制造容貌焦虑,一面以免费、低价为噱头诱导消费者,有的甚至还是变相的网贷。规范正畸市场,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消费者也应认识到牙齿矫正是医疗行为,而非美容行为,应谨慎对待。

  隐形牙套免费试戴、7天公益补贴快速整牙……进入7月,整牙广告多了起来,像张晓棠这样的“牙套青年”也渐渐多了起来。

  暑期正值牙齿矫正高峰期,在“整牙”大军中,不乏为了追求颜值而来。早上刚过8点,沈阳一家口腔医院候诊区已经排了20多人。人群中学生居多,有的还在捧著书本学习。18岁的张晓棠今年刚高考完,即将进入大学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由于一直对自己外翻的虎牙耿耿于怀,经父母同意后,她选择在暑期戴上隐形牙套,矫正牙齿。

  去年发布的《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9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6%,正畸和种植牙规模最大、增长最快。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抱着整容的目的矫正牙齿,爆发式增长的市场中夹杂着哪些值得关注的忽悠和陷阱?

  边制造容貌焦虑边发布诱导性广告

  张晓棠告诉记者,她在浏览网页时经常看到牙齿矫正广告,比如“沈阳整牙人必看,暑期特惠来了”“换头式整牙”“最佳正畸是几岁,错过还有救吗”等等,“越看越焦虑,也越想尽快矫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潜在需求者多且牙齿矫正价格不菲,一些商家一面夸大正畸效果或制造容貌焦虑,一面打出“免费试戴”“公益补贴”的幌子,吸引消费者。但是动辄成千上万元的牙齿矫正项目,真能便宜卖吗,试戴意义何在?

  记者尝试联系了一家声称“招募100名牙齿不齐者,免费试戴隐形牙套”的正畸机构,但对方告知,“隐形牙套并非完全免费,后续出方案后,要在指定金融机构分期支付费用。”另一家声称“7天快速整牙”的商家告诉记者,公益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矫正费用,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记者进一步追问消费者需具体支付多少,对方称,“3000元~6000元”。

  沈阳某专科三级医院正畸科主任医师王继荣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中指出,对于有牙齿矫正需求的人群来说,隐形牙套试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牙套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牙齿矫正需求,并不能通用。

  “此外,一般的牙齿矫正费用为6000元~3万元,商家以公益补贴作为宣传,可信度不高。”王继荣说,牙齿美容不是兜底保障类项目,少有公益组织提供援助。他还表示,分期支付针对的是没有收入的青年学生,本质是诱导消费,还有部分广告其实是变相的网贷。

  矫正不当会导致牙齿松动等不可逆损伤

  经过前期拔牙、制作模型、确定方案,张晓棠拿到了隐形牙套。按照她的矫正方案,需要更换50副牙套,为期将近一年,价格2万元。

  沈阳市于洪区一家小型口腔诊所经营者赵明晗告诉记者,牙齿正畸周期较长,牙医需要检查、确诊、测数据、出方案、治疗、定期复查,因此7天快速整牙并不现实,“需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以上。”

  赵明晗表示,从价格看,目前市面上的牙套分为钢丝牙套和隐形牙套,钢丝牙套价格在1万元~3万元,隐形牙套国产品牌要2万元~3万元,进口品牌4万元~5万元,这些费用几乎一半流向材料供应商,一半用来聘用专业医师。

  “一些商家声称低价整牙,目的是先引流,成为客户后再通过各种隐形消费实现加价。”赵明晗说,此外,从业人员资质也是该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口腔医疗是一项严谨、精细的医疗行为,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不少于5年系统、正规的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实习满一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有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注册后,方能在注册地点独立从事相应类别的口腔医疗工作。“但是一些医美机构聘请的人员资质或资历不足,因此以低价方式扰乱市场。”赵明晗告诉记者。

  “消费者对口腔等改善型医疗有需求是正常的,但是在商家广告诱导下,目前的正畸市场存在过度医疗情况。”王继荣说,儿童过早矫正会影响乳牙发育和恒牙替换,青少年会导致牙松动、牙神经坏死、骨开窗开裂等不可逆损伤。

  牙齿矫正是医疗行为而非美容行为

  针对目前正畸行业存在的乱象,王继荣表示,从长远来看,应该引导和培养更多的正畸科医生,同时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多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的“牙套”,降低行业材料成本,让真正有需求的人能消费得起。另一方面,应该加强行业自律以及市场监管。

  去年8月1日,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关于坚决抵制口腔医疗美容乱象的声明,表示成立口腔医疗美容相关组织,对造成口腔医疗美容乱象的潜在因素加强行业监督。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国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行动的通知》,要求自2022年3月起,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行动,引导医院端正办医理念、规范执业行为,严厉打击漠视和损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赵明晗认为,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医美机构规范经营,禁止违规操作,对于虚假宣传、贩卖“牙齿矫正焦虑”的商家,采取严厉措施予以整顿,同时打击社交媒体上的虚假文案。此外,还应该探索制定牙齿矫正治疗标准,敲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除非特殊情况,严禁过早实施牙齿矫正手术。

  王继荣提醒说,牙齿矫正是医疗行为,不是美容行为,消费者避免自行网购牙套,应该在正规口腔医院检查和矫正。“消费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共同努力,才能给口腔正畸行业‘正畸’。”

  本报记者 刘旭

  • 相关阅读
  • 今年前7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车同比增长逾一倍

      中新网新疆霍尔果斯8月1日电 (李明 李辉慧)据新疆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日消息,今年1-7月,霍尔果斯口岸以“界桥交接”模式出口铲车、客车等商品车辆25581辆,同比增长128.91%,商品车出口数量增长成为今年...

    时间:08-01
  • 广期所开业进入倒计时 期货公司加快设立分公司

      本报记者 王 宁  日前,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相继发布6项业务规则,分别是《广州期货交易所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广州期货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广州期货交...

    时间:08-01
  •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已追赃挽损118亿元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银保监会网站8月1日消息,7月29日,全国专项办召开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第2次推进会,分析总结前一阶段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专项办123...

    时间:08-01
  • 证监会:私募基金业正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发展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7月30日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总体看,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已经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

    时间:08-01
  • 三部门: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8月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

    时间:08-01
  • 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正式上线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2022年8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该系统集合了我国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律法规制度、申报流程、审查流程,实现“申报端”“委托端”和“审查...

    时间:08-01
  • 三部门: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

      中新网8月1日电 工信部网站8月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工业节...

    时间:08-01
  • 杭州三孩家庭购首套房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杭州公积金发布”公众号8月1日消息,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加大对三孩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的支持力度。  其中指出,杭州市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

    时间:08-01
  • 前7个月156家企业IPO终止 主动撤单者约九成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强化发行上市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IPO“入口关”。据记者梳理,今年前7个月,IPO终止企业达15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其中,主动撤单139家,占比89.1%,上会被否16家,不予注册1家。...

    时间:08-01
  • 行业延续严监管态势 金融租赁公司年内合计被罚657万元

      金融租赁行业今年依旧延续严监管态势。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特色功能,做精专业,金融租赁行业也在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监管层已对金融租赁行业开出多...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